如果你喜欢看书,图书馆无疑是世界上最让你向往的地方。它让之着迷的不仅是丰富的藏书,还有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历史气息。
那么,你心中最美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近期美国《商业内幕》评选了“书虫们此生应该拜访的21座图书馆”,它们有的庄严而华丽,有的融古贯今,有的贯彻环保……无论是哪种风格,都能引你进入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下面就感受这些图书馆的绝美和特别之处吧!
这座巴洛克式建筑坐落在斯特拉霍夫修道院(Strahovsky klaster)中,曾被列为全球最美的图书馆,并占据各项“世界最美图书馆”榜单前列中。
斯特拉霍夫图书馆(Strahov Library)包括神学厅和哲学厅两个大厅,均建于18世纪之交。除了数量庞大的古籍,罕见手稿,还有华丽的穹顶壁画,古代地球仪和天体仪,以及传教士圣约翰的木雕像。 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Royal Portuguese Reading Room)建于19世纪,藏书超过35万册,是葡萄牙海外最大、最有价值的葡萄牙语图书馆。
除了拥有大量珍贵藏书之外,它也因其新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Neo-Manueline design)而闻名世界。
每一个书架从底部到天花板都摆满了书,有许多还是来自16世纪的罕有古籍,来到这里,简直就是被书海包围了。 乔治·皮博迪图书馆( George Peabody Library)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是慈善家George Peabody送给巴尔的摩市民的一份礼物,如今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部分。馆内藏书专业丰富且覆盖面广,藏有大型地图及绑卷手稿。
图书馆由19世纪建筑师 Edmund Lind 设计,以其内部飞天中庭闻名。五层铁铸的阳台边摆满了书籍,天窗屋顶让图书馆洒满自然光线,是举办婚礼和活动的首选场地。 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世界上第三大图书馆,拥有将近 5300万册图书。建成后,这座学院派(Beaux-Arts)建筑地标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大理石建筑之一。
其中的玫瑰主阅览室(Rose Main Reading Room)延伸近两个街区,长约91米,宽约27米,并提供42张长橡木桌。
入馆既不需要借阅证,也不需要交押金,因此被称为“美国文化机构中最平等对待人的地方”。
丹麦皇家图书馆(The Royal Library Of Copenhagen)于1989年与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合并,别称为“黑钻”,以黑色抛光的花岗岩和不规则角度而得名。
坚硬的外观,加上由玻璃制成的中庭,让内部洒满了明亮光线,还有难以置信的水道景观,构建了一个绝美的阅读环境。
它是北欧最大的图书馆,有许多历史珍稀藏书,自17世纪以来所有在丹麦出版的图书都存放在这里。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Boston Public Library)是美国第二大公立图书馆,拥有大约2,300万册图书。
它以其美丽的庭院、意大利风格建筑、中庭入口、以及经典的 Bates Hall阅读室而闻名。
Bates Hall阅读室是以图书馆的第一位捐助者 Joshua Bates 命名。在1852年,Bates 向图书馆捐赠了大笔款项,但有几个要求,即图书馆能起到装点波士顿的作用,以及免费向大众开放。 这座呈立方体的9层图书馆(Stuttgart City Library)以古罗马万神殿为原型设计,旨在营造出一种房间连续感的氛围,因此整个内部都采用统一的白色。图书馆中唯一的色彩就是书柜的颜色。
它由韩国设计师Eun Young Yi所射击,因其外形酷似魔方又被称为“书魔方”。 邓肯莱斯图书馆(Sir Duncan Rice Library in Aberdeen)是阿伯丁大学的新图书馆,也是英国最古老的五大图书馆之一。
它采用21世纪的设计风格,建筑中央拥有一个巨大的螺旋式中庭,可以照亮所有8层——建筑屋顶还有太阳能电池,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可持续性的设计特点,让这座图书馆获得了广泛关注。
这座图书馆(José Vasconcelos Library)由建筑师Alberto Kalach所设计,由玻璃和混凝土组成。在设计上,书架看上去仿佛漂浮在空中,图书馆的中心还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鲸鱼骨架。
图书馆以哲学家兼政治家的 José Vasconcelos命名,他是墨西哥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化人物,致力于积极推动鼓励市民多读书。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为当地交界河村建造的公益书屋。
篱苑书屋完全环保,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制成,坐落在河边,配置了先进的冷却系统,可以将冷气引入。外围护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则是铺满了柴禾秆,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完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内部相互之间没有隔断,也没有任何家具,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则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 小鼎君:您身边的教育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