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山村的美丽“嬗(shan)变” 鲁山脚下古村落――水么头村

狼图腾:):):)老陈

水么头村,位于上土门西北3公里处,沂源县南鲁山镇(原土门镇)辖区,鲁山之阳,沂河之源,明初建村,据[崔氏谱承]载:“吾氏族籍冀州枣强县人,先人于明初迁至博邑石磨上庄、阁庄。二世祖二支居蒙邑水么头。”以村西河边有水打磨取名“水磨头”,后沿革为水么头。1961年以螳螂河为界,分为水么头河北、河南两村。 水么头河北、河南,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属山区地带。 水么头属沂河流域,八百里沂河发源地,这里山奇、水秀、林美、红叶满山、流苏花海,山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无任何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 村后风凰岭上如火的红叶与远处青黄的颜色,渲染了一幅美丽生态画面…… 今年在市、县、镇领导的关怀资助支持下,他们立足村庄特色,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按照“生态、自然、和谐”的原则,彰显“山水相依”的优势,突出“拙朴厚重、自然生态”的特点,提升、打造以石街石巷,石路石墙,石槽石磨等为特色的原生态古村落。 突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记乡愁”的理念, 前几年水么头河北,河南村中的小河根本称不上河,只能看到荒草中一条鞋带长,鞋带宽的小水沟,垃圾堆满河,夏天蚊子,苍蝇到处飞,冬天白色污染彩旗满天飘,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现如今,清澈见底的螳螂河从水么头村穿流而过,潺潺的流水声宛若一首美妙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河岸上几位老人手扶新建的大理石栏杆满脸笑容的赏花,拉家常。墙上描绘着内容丰富的孝德文化。河面上三五成群的鸭、鹅在游水嬉戏,好一幅悠闲自得的农村生活画面。 三五成群结队嬉戏的鸭,鹅。 勤劳的保洁员 他们以“道路硬化,石板辅街,墙体复古,石槽花盆,石磨坐凳,边角绿化,河坝美化,墙体文化,游园休闲,凉亭话吧,绿萌长廊,文化广场”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 光伏太阳能发电,农户增收 石屋、石墙、青石铺路,石碾、石磨、石头坐凳,走在街道给人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