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矿,一个遥远的回忆

李明沧

<h3><font color="#010101">721矿,一个遥远的回忆<br>文/图: 李明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里的地名富有诗情画意:古老的小城、荷香的池塘、远山的南麓、白云的边缘、水中的小岛、湖畔的港湾;这里的父辈多是百里挑一果敢坚毅的优秀军人,他们用忠诚的目光、拼搏的激情、青春的岁月,锻造着让中国人挺直脊梁的亚洲最大核原料基地;这里的孩子们到后山上吸花蜜、摘杨梅,捧来大把满眼春色的映山红,听着多种方言却说着一口挺像样的普通话——这是721人的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57年,全国铀矿资源普查,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普查队航测员赵树新发现,江西省乐安县公陂乡(今公溪镇)一带辐射异常。经过前苏联专家的考察,肯定了这里是一个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铀矿床,从此揭开了721矿建设的序幕。于是,第一批创业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艰难创业;于是,我们记忆深处有个响亮的名字—721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721矿,原名421矿。1960年8月改名为江西一矿,1964年1月改名为721矿,沿用至今。鉴于国家对铀矿石的急需,721矿是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建设的。1960年2月,先期进矿的200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点火放炮,开始第一个矿井和露天矿的工程建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批创业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中,艰苦奋斗、立足安家。没有住房就上山砍毛竹、割茅草,用藤条、石块垒砌和竹木支撑的方法盖草棚,搭起用竹片编成的大通铺;饮水困难,干部职工就打水井;蔬菜供应不上就自己动手开荒,蓄水养鱼,上山打猎,有时用盐巴和酱油拌饭。以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掀起了大打矿山之仗的建设热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建设和开采第一批矿点的同时,为满足核燃料生产对铀矿石日益增长的需要,721矿将几个条件优越、铀矿储量大的矿点作为第二批铀矿建设和开采的重点。当时,721矿的交通、电力、设备等辅助设施尚未配套,生活设施极不完备。从1959年9月开始,每月有上百名干部、工人进矿,安排和解决职工的吃、住是当时最大的困难之一。同时,由于交通不便,矿山建设所需的大批物资积压在东乡火车站,运不进去;而几个矿点建成后生产的矿石又要运到外地冶炼……要建矿,必须修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3年,中央专委决定,为721矿修建由向塘至矿区江边村的铁路专线——向乐线。经铁道兵两年的施工,铁路于1965年3月建成通车。向乐线全路长度为123公里,纵贯南昌、丰城、临川、抚州、崇仁、乐安等6县、市。向乐线在向西站与浙赣线相交,成为沟通赣东地区与南昌、浙江、上海、江苏、福建、湖南等地的一条交通支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与此同时,一批退伍转业官兵分配进矿,成为了矿山建设的主力军。为修通连接主要矿点的公路,1964年2月成立“721矿筑路指挥部”,组织1200余名退伍兵开山修路,矿区公路和铁路同年竣工。铁路和公路的通车,为721矿发展和矿石外运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7年至1972年,721矿区建成预选厂和水冶厂。同时,建成以莲塘、山南、水冶厂、古城为中心的生活区。至此,矿区已形成一个矿冶生产配套、管理科学、生活设施初具规模、完整的大型铀矿企业。年平均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最高年份达1400万元。1977年至1983年,是721矿鼎盛时期,矿山建设热火朝天,职工生活蒸蒸日上。矿部所在地古城被周围居民羡慕地称为“小上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核工业的战略转移,从1984年起,国家对721矿实行限产,铀矿产量下降,721矿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选择。在“以铀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指引下,该矿实行“保军转民”,民用品生产得到发展。到2000年,721矿累计完成投资2.58亿元,拥有固定资产2.06亿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721矿40多年,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有30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有三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成果获1989年首届和1991年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一项成果获1992年北京国际展览会银奖,一项成果获1997年首届国际民族医学科技大会二等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根据国家政策,2005年,721矿实施破产重组。原矿办社会职能移交到当地政府管理;原矿辖医院、学校、公安等机构人员收编到乐安县人民政府;原721矿在职职工全部置换身份进入新的企业。为了体现对劳苦功高的几代矿工的关怀,职工们享受了国家住房改革和棚户区改造政策,在远离铀辐射的南昌、鹰潭、抚州城区新建了职工家属居住区;721矿人撤离了为之奋斗几代人的大山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正式运营,原指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又谁知在国际铀价大幅下跌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运行不到10年的金安铀业公司即将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改革”,昔日人山人海的开采场面将永远成为历史。</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