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瑞士,欧洲的屋脊,世界的花园。这里有着上天造就的自然风光,还有人们修筑的不朽文明,二者和谐共存融为一体,这里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h3> <h3>瑞士就是一幅明媚秀丽的山水画卷:湛蓝如镜的湖面,挺拔幽深的杉林,雄伟峻峭的雪山,以及被绿地包围的民居,形态各一的教堂。</h3> <h3>沿途之上,湖水散发着梦幻般的湛蓝,湖边是大片民居林立,教堂点缀其中,远处高山耸立,长满衫林和绿地。</h3> <h3>路边任何一憧普通的教堂,都有一段历史。</h3> <h3>狮子纪念碑是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设计雕塑,以纪念为保卫法国国王而全部战死在凡尔赛宫的瑞士雇佣兵。整座纪念碑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h3> <h3>这是狮子纪念碑旁的一条美食街,人们在这里享用美食、品尝咖啡,悠闲而又惬意!</h3> <h3>琉森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琉森湖水如水晶般晶莹眩目,从码头岸边放眼望去,尖尖的霍夫大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整齐的树木,排列的游船,以及飘扬的瑞士国旗,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h3> <h3>古老的罗伊斯河从琉森城中悠然地穿过,河右老城与河左新城之间有7座桥梁相连,其中最大的木桥,就是这座卡贝尔桥,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木桥。这座长达245米的廊桥,正因为鲜花和天鹅的“装饰”,成为明信片和画册上出镜最多的琉森景观。</h3> <h3>琉森湖水和卡贝尔桥,让琉森这座暮光之城成为孕育爱情与灵感的温柔之乡,德国作曲家理查得.瓦格纳在此完成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出《琉森游记》,钢琴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灵感便是来源此地。作家大仲马称琉森是“世界上最美蚌壳中的明珠”,而作家雨果曾吟咏:琉森幽雅、静谧,碧水轻轻地拍着河岸,柔水在我脚下流淌……</h3> <h3>如果说琉森湖水是古城的灵魂,那么皮拉图斯山一定是它的精神所在。上千年以来,琉森湖区的山峰见证着这座小渔村从宁静到繁华,从默默无闻到闻名全球。</h3> <h3>这是罗伊斯河畔的基督教堂,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筑。教堂外矗立着醒目且具有代表性的二个拱顶装饰。</h3> <h3>琉森湖里成群的天鹅水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盘旋嬉戏。它们会友好地游到人们面前,用天真无邪的目光看着你,让你忘了自己,恨不能走进湖中,与它共舞。</h3> <h3>在琉森火车站,乘上瑞士著名的景观列车——黄金列车,前往因特拉肯。</h3> <h3>黄金列车可算是集瑞士精华景观之大成,以位于琉森湖畔为起点,串联起琉森、因特拉肯、兹怀斯文,以及蒙特勒,一路延伸到蔚蓝海岸的日内瓦湖畔。</h3> <h3>黄金列车设有特大玻璃窗,为游客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坐在车上可以尽情浏览瑞士的湖光山色,列车所到之处的美丽风光,叫人流连忘返。</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特拉肯作为少女峰的门户,而闻名于世。因其地理位置位于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之间,而得名“因特拉肯”,有两湖之间的意思。因特拉肯自古以来,就是风光明媚的旅游度假胜地。</font></h3> <h3>这是因特拉肯镇中心的何维克大街,因连接东西二个火车站,而成为小镇的主要街道。这里人流如潮,游客永远要比当地居民多。街道南侧是Hohematte绿地,北侧分布着高级酒店、赌场,以及各类名牌商店。</h3> <h3>在Hohematte的宽广绿地上,可以清晰地远望美丽的少女峰,不论你何时从这片绿地走过,都能随时与少女峰的美丽相遇。</h3> <h3>到达这片绿地时,正好有一片滑翔伞飘过,这是小镇美丽的风景线。据说在空中可以看到一蓝一绿两个象似眼睛的湖泊,那就是图恩湖和布里恩湖。</h3> <h3>当夜幕降临时,我们入住在格林德尔瓦尔德。这是一个海拔1000米的瑞士小镇,被阿尔卑斯山环抱。从酒店的窗台就能望见少女峰伟岸美丽的身姿,怎么看都像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h3> <h3>少女峰海拔3571米,以其巍峨的山峰、陡峭的绝壁、壮丽的冰川,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少女峰被迷蒙的云雾笼罩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不似油画那样浓墨重彩,又没有水墨山水的写玄苍凉。</h3> <h3>少女峰沿途山道蜿蜒曲折,牛羊成群,野花烂漫,白云缭绕,漫步云中,随行随摄,那份愉悦的感受,非亲历而不能言表。</h3> <h3>鲜花小镇沃韦,坐落在日内瓦湖东岸,走在鲜花盛开的湖畔,穿梭在葡萄园间的小径上,都是美妙的享受。湖边有好多天鹅,湖水清澈。柴克夫斯基的《天鹅湖》,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而创作的。</h3> <h3>在沃韦的湖畔边,竖立着沃韦的标志——定海神叉。这把叉子被誉为GIANT FORK,是上帝吃饭时,不小心掉下来的叉子,也是世界上“17个最大的玩具”之一的雕塑作品。</h3> <h3>世界著名的雀巢公司总部,就坐落在沃韦,1985年雀巢公司出资建造了这幢沃韦食品博物馆,馆内展示了食品从制作到被食用的不同环节与方式,这座鹅黄色建筑是沃韦标志景点之一。</h3> <h3>在沃韦湖畔,坐落着一个个铜像,然而最让人缅怀的,就是这尊查理.卓别林的雕像。1977年,在瑞士沃韦居住了25年的幽默大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带着无法回到祖国的遗憾,安静地在这个平静的地方,永远的睡去了。</h3> <h3>浪漫的爵士之都蒙特勒,是一个田园诗般的小镇,带着一种天然的风情,坐落在烟波浩淼的日内瓦湖畔,湖光山色之间,散布着教堂和星星点点的民宅。</h3> <h3>蒙特勒古朴的风情令许多欧洲皇家及显达人士将这里做为度假胜地。沿着湖畔漫步,日内瓦湖那柔软梦幻般的蓝色,很平静地袒露在你的眼前,仿佛有种进入天堂的错觉,使人陶醉在这诗情画意里。</h3> <h3>日内瓦湖是鸟儿自由翱翔的天堂,在这里不需要美酒也不需要佳肴,只要坐在湖边,让时间静止,卸下一切一切人生的包袱,你会感到,心灵的淡泊和愉悦。</h3> <h3>当夕阳把蒙特勒涂成金黄色,如一副魅力无限的油画,让人回味无穷。放眼整个日内瓦湖,景色优美,风光无限。</h3> <h3>当我们的大巴,开上蒙特勒背面山上的公路时,回首远望,日内瓦湖水被落日余晖照射得波光粼粼,那白色的游船风帆,都映入眼帘,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画卷。</h3> <h3>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西庸城堡,建在日内瓦湖畔,整个城堡包括庭院、瞭望塔、主堡和监狱等建筑,其中以监狱最为著名。1532年日内瓦维克多修道院院长博尼瓦因主张日内瓦独立,被铁链锁在石柱上达四年之久。1816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来到西庸城堡,听闻这段悲惨的历史,而在石柱上留下他的签名,并写下了著名的《西庸的囚徒》,致使西庸城堡名扬天下。</h3> <h3>远眺日内瓦湖对岸,便是法国,那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连绵不断。日暮下的西庸城堡,更显雄伟和肃穆。</h3> <h3>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是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的第三大城市。阿勒河把伯尔尼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与新城连接起来。老城区如今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h3> <h3>伯尔尼这个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传说扎灵根公爵要在伯尔尼建立要塞,为给城市取名,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的名字,结果打到了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因为这个历史的渊源,至今伯尔尼人对熊仍然特别偏爱,熊的形象处处可见,城里到处熊旗招展,市徽和州徽也都是熊的图案。</h3> <h3>克拉姆大街位于伯尔尼的城中心,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小石块铺就的路面,两侧是中世纪风格的带拱廊的公寓楼,公寓面朝大街的阳台上,都摆放着鲜花,电车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悠游地行驶,大街的尽头,是著名的钟楼。</h3> <h3>克拉姆大街上有许多街心喷泉,喷泉流出的是阿尔卑斯山引来的山泉水,清澈甘甜,从不断流,游人可以直接饮用。在街心喷泉上塑有各典含义的雕像,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扎灵根喷泉、文纳喷泉,以及希姆逊喷泉。</h3> <h3>克拉姆大街的尽头,就是驰名世界的古老钟楼。钟楼不仅能报时,亦可追随天象,正点敲钟时,钟盘下面就会有一个小金人出来,用锤子敲钟报时,同时,又有“时间老人”挥动手中琵琶,一只公鸡打鸣拍翅,一对小熊走马灯似的鱼贯而过,整个表演极为奇妙有趣。古老的钟楼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瑞士钟表业的象征。</h3> <h3>克拉姆大街49号,是爱因斯坦的故居,1902~1909年,爱因斯坦曾在此楼租住。当时的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光、热、原子能等物理难题,在1905年,就在这里,他推出了《狭义相对论》。</h3> <h3>伯尔尼市面繁华,汽车川流不息,但是听不到刺耳的喇叭声,整个市区没有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更听不到机器的马达声和其它嘈杂的声音。在公共场所,人们谈话轻声细语,整个城市显得十分宁静。</h3> <h3>坐落在阿勒河边的伯尔尼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壮观,教堂修建的尖塔,塔高100米,是瑞士最高的教堂。这座教堂最伟大的艺术品,是15世纪末由明师ERHART KUENG创作的浮雕《最后的审判》。</h3> <h3>这是一家商场,里面的店铺里,全都是最新款式的奢华品牌物品。</h3> <h3>右边的那栋建筑,是CASINO国际连锁赌场。</h3> <h3>望着秋叶飘落的林间小道,我将告别瑞士。但是瑞士丰富的旅游资源,给我带来了莫大乐趣,名种引人入胜的地形景观,自然和人工的融合,多姿多彩的瑞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