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唐卡艺术,才旦卓玛引领传瑞开微密

传瑞影像

<h3><font color="#010101">热贡艺术<br>热贡艺术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因此这一艺术便统称为“热贡艺术”。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富于装饰性。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热贡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也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br><br>十月二十五号起,才旦卓玛及其亲人引领传瑞进入神奇的热贡艺术的天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吾角大师,热贡艺术泥塑非物质遗产传承代表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夏吾角,男,藏族,1966年4月生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加仓玛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br>  夏吾角幼年跟从父亲仁青才让、叔父西合道以及银交加大师学习泥塑、唐卡技艺;高中毕业后分别师从热贡艺术四大天王——夏吾才让、尖木措、更藏、久美系统学习泥塑、唐卡、壁画等热贡艺术门类,为其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经过30余年的刻苦研修,夏吾角大师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建院授徒,先后培养出60余名优秀的热贡艺术家。<br><br>  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比如塔尔寺、拉卜楞寺、隆务寺以及国家博物馆、北京热贡艺术馆、天津热贡艺术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热贡艺术博物馆、热贡画院等国内著名艺术机构均收藏有众多夏吾角大师精美的艺术作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娘本大师,热贡艺术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物。拜访娘本大师时,他说刚从上海回来,十月份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上海举办他作品展览。<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娘本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71年出生;12岁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拜师学艺,从事“热贡艺术”唐卡绘画和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工作;其后成为藏族绘画大师夏吾才让的真传弟子。藏族唐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br><br>从12岁跟随夏吾才让大师学习唐卡绘画,到今年获得非政府类文化最高奖项,28年的唐卡绘画生涯中,娘本以执著和努力,给自己的艺术生涯留下了一个个注脚;从借债办热贡画院,到办热贡唐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办热贡唐卡技艺博物馆,他把得来的一切又都全部“还”给了热贡文化和唐卡艺术。娘本说,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是热贡这片金色谷地里,七百多年来祖祖辈辈唐卡艺人的毕生心愿,让唐卡艺术从这里走向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合道大师,热贡艺术唐卡老艺人。<br>西合道,1946年出生,藏族,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br>自幼从师藏区唐卡画家尕藏。西合道执着追求,信念鉴定,孜孜不倦,建树颇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汲取百家之长,形成了作品绚丽大方,画面构图精细复杂,线条绘画严谨细腻,唐卡人物形象丰富多彩。<br>2008年1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br>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曾多次深入西藏、甘肃、内蒙古、山西、云南、四川等地开展艺术创作。先后参加2005年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2006年首届国际影响重大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其艺术作品多次获得金奖、特殊贡献奖等荣誉,被国内外有关部门及日本、英国、加拿大及欧洲许多信徒争相收藏,此外还受邀参加在2005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十七大会场和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现场进行热贡艺术彩绘唐卡献艺表演,获得了国内外各级官员、广大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br>西合道在弘扬、保护和宣传优秀的民间文化,畅通热贡艺术传承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特殊贡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热贡塔,热贡艺术的综合体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庄严、最激动的时刻<br><br>才旦卓玛展示她历时八年,倾生创作,无与伦比,举世绝技的108米唐卡长卷卷首部分。<br><br>拈指一挥,精神永铸, <br>定睛一瞬,万象庄严。 <br>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华丽名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里,讲述着一个个纳人心脾的神奇故事。此情景,不需要语言的诠释,跨越国境,引无数世人为之倾倒,倾倒于她的神圣,高贵,明艳,华丽。 <br><br>才旦卓玛创作的唐卡作品,色彩搭配绚丽大方、画面构图精细复杂、细条绘制严谨细腻、个中人物神态突出。在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及带动下,热贡唐卡艺术严格遵循藏传佛教绘画度量理论和造像仪轨,不断吸收西藏及汉地绘画艺术精华,结合热贡地方独特审美习惯,在当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热贡唐卡艺术恰似一股清流,在众多唐卡流派中,脱颖而出,散发着无穷魅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域朝圣 朝拜隆务寺维哇仓活佛<br><br>维哇仓活佛,五岁时金瓶抽签进入隆务寺,博学精辩全寺第一名,满屋经书,拒用手机,闭关修行。<br><br>佛教圣地隆务寺位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隆务镇,距西宁186公里,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也是青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br><br>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699年的历史。隆务寺座西朝东,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庄严,装饰华贵。寺内珍藏各类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还有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西域胜境"扁额。<br><br>1625年,第一世夏日仓葛丹嘉措在隆务寺建成显宗学院,以后历代夏日仓陆续主持修建了佛殿、经堂等建筑群,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兴盛时曾占地近百公顷。寺院内现有密宗院、天文院、显宗院,还有天女殿、灵塔殿、观音殿、文殊殿、曲哇殿、马头殿、大经堂等,寺院建筑为藏汉合壁式,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寺内有众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等。经堂佛殿典雅庄重,屋顶皆为碧瓦,中脊有镀金高瓶。<br><br>中央大经堂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内有18根巨柱、146根短柱。供奉着释迦牟尼、宗喀巴大师等数10尊佛像。<br>其宗喀巴大师佛像是藏地最大的金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热贡艺术不断走向外部世界,艺人们在早期长年累月地到处作画,足迹遍及青、藏、甘、川、新疆和蒙古地区,以及印度、缅甸和尼泊尔等国,广泛接触到西藏塑绘、甘孜木刻、敦煌壁画以及其他民族或友好国家的艺术,吸收了丰富的养料,经过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了细腻生动、富有热贡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藏传佛教画坛上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流派。<br>始于15世纪甚至更为久远的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数百年来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十九世纪以后,为热贡艺术的近 期。这个时期的作品色彩鲜艳,笔法细腻,特别追求装饰趣味,同时大量用金,使画面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和热烈的气氛。近 期的代表人物有更藏、尖木措、夏吾才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随师受聘协助张大千赴敦煌临 摹壁画),他们的作品构图疏密有致,人物造型严谨又不显刻板,色彩鲜丽和谐,富于装饰性,画面既有一种统一感,又显得生动活泼,艺术效果不同反响。热贡艺术作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流派区别于其他藏区艺术,也是这一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作品一经拿出,即知是热贡地区的佳作。<br>热贡艺术在它产生至今的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提炼、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丽富于装饰性,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节奏感、运动感和立体感,强调了整体的完美。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许多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香港、广州、深圳、西藏、甘肃、青海等地展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高度的评价。<br><br>热贡艺术,藏传佛教艺术给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艺苑增添了新色,热贡艺术就是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夺目的奇葩。艺术家们通过无以伦比的艺术和几百年漫长的历史踪迹,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之间交光互影的产物。它虽历经波澜,几度兴衰,但它有宽广的前途,一定能从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不断创新,使热贡艺术这一“明珠”大放异彩。</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