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教育部贺信全文<br><br> 贺 信<br>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br> 值此你校建校100周年之际,谨向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br> 成都市第七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一百年来,学校兴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你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br> 希望你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章)<br> 二OO五年四月十日<br></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墨池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生百年事,树木十载功。当年翰羽飞扬,赢得世代称雄。墨洗一池,笔扫千军,西蜀自古好文风。千秋经脉潺湲,源承非止墨池杨雄;百年大树峥嵘,彪炳是乃芙蓉七中。</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叹半亩荷塘,不过旧时书生风雨残梦;喜一泓春水,方显今朝俊彦襟抱长虹。</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名师荟萃,碧梧栖凤,春风化雨,挥洒从容,三尺讲台启迪风光无穷;英才踊跃,繁星灼空,志在青云,歌唱大风,无涯学海描画青春出众。</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登临处,问子云故亭安在,但一派青翠郁郁葱葱。繁花生树,雏鹰唳天,碧水映苍穹。看一池涟漪,如诗如画,潜蛟卧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成都七中高六一级校友林文洵</span></p> <h3>成都市人民政府 中共成都市委祝贺成都七中百年华诞</h3> <h3><font color="#010101">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庆典于2005年4月12日上午在成都七中艺术楼音乐厅举行。<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四川省省长张中伟,云南省省长、七中校友徐荣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寅逵、徐世群,副省长柯尊平以及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领导出席了大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校长王志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列队欢迎老校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列队欢迎老校友</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铜柱的排列看似杂乱,细细瞧瞧,所有铜柱都立在“七”字的笔划之上。</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铜柱广场记 》全文<br> 铜柱广场记<br> 公元二零零五年春,为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学生李星炜捐资一百万元,并建铜柱广场。<br> 铜柱有十。每柱刻十年大事,十柱录百年史实。错落排列,俯视形七。升沉环绕,时光再现。自芙蓉、墨池书院以来,历光绪、民国之变,辛亥、五卅风云,成县火灾,抗日募捐,解放军管,十四重点,十年动乱焚毁教学楼,上山下乡插队冕宁县,拨乱反正,理科实验,奥赛金牌,五一奖状,高考状元。一百年沧桑岁月,尽在其间。<br> 铜柱如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莘莘学子,代有人才。民国军长、延安英才、海外学者、商界名流、理工专家、两院院士,以天下为己任,争锋国际舞台、笑傲五湖四海。七中以学子为骄,学子以七中为傲。名校之花,栋梁之才。一百年长青盛开,桃李满园。<br> 铜柱如烛。燃烧一百年,照亮路漫漫。历届校长老师工友,前赴后继,默默奉献。其事可歌,其情可泣。一百年激情燃烧,铜柱可鉴。<br>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十二日<br> <br> 附:李星炜,成都七中高六六届学生,一九九二年创办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任集团董事长。构思铜柱广场,并邀西安美院周斌设计、成都七中高二零零三届学生家长李耕冬作记。<br></font></h3> <p>年级分会场之一</p> <p>办公楼前的花园,每年四月是七里香花开的季节,四月十二日,正是成都七中校庆的日子,今年的七里香比任比何年份的七里香开得繁茂,比任何年份的花香更令人陶醉。</p> <p>铜柱十根,分别立于“七”字笔画之上,每一铜柱上镌刻的图案及文字,记录着成都七中所在十年的重大事件,十根铜柱,记录下了成都七中百年变迁。</p>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我们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我们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我们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我们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他的学生亲切交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长解子光和我们在一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别老校长,送老校长回家的是初六六级的吕帖学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鲁季良老师和他的50年代的学生</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和当年班主任老师鲁季良老师合影</span></p> <h3>姐弟都是七中老三届学生,在百年校庆的时刻与学友们合影留念,更具有特别意义。</h3> <h3><font color="#010101">付勤宗老师和初六八级一、二班的学生合影</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成都七中一百周年华诞之际,学校领导成员(从左至右)</span>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书斌、副校长江华国、校长王志坚、副校长刘国伟、副校长段必聪、研修室副主任语文老师石峰。</p> <h3><font color="#010101">与时任成都七中校长王志坚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九九五年以前,以十二中学生家长身份就与时任十二中校长王志坚相识,今天在七中再次相见分外亲切。</font></h3> <h3>大路(建平)----总与车为伴</h3> <h3><font color="#010101">帅哥-----摄影师王守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两代七中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找到与自己有关年代的铜柱留影</font></h3> <p>年级男生班的部分同学在望江楼公园茶园,共叙衷肠,分享离别成都七中后的成长经历,深深体会到了成都七中良好校风学纪,在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烙上了终生难忘且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鼓励奋勇前行的动力。</p> <h3><font color="#010101">照片花絮🌸<br>成都七中百年校庆主会场的照片是怎么拍到的?<br> 2005年4月12日,参加成都七中百年校庆的各届校友都分别安排在各个教室里,在那里可以听到主会场的讲话,但是,同学们多年未见,互问安好,共叙衷肠,哪有心思在听主会场的讲话啊!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感到,不去主会场看看,拍上几张照片,将会感到遗憾的,这个时点绝不可错过!于是,我也顾不得与班上的同学打招呼了,扯起连二杆,一火镰(冕宁县常用口语,意为“马上”、“立刻”)就冲到主会场的大门口,两位学弟学妹拦住我,问我:有入场券没有?我急中生智,对两位学弟学妹们说,我没有票,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有票在里面,我现在受班上同学委托去通知他,散会后的集合地方,我去通知了他就出来。两位学弟学妹也通情达理,就放我进去了。进去后在主席台前两端及正中的位置拍了几张后,连忙奔向会场后面,拍了几张全景的照片,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主会场,出来时对两位学弟学妹连连致谢。<br>学弟学妹,你俩应该可以原谅我的谎言吧。<br> 另外,我还注意到会场里面拍照的人极少,并且,每个人胸前都有一个吊牌,以示身份合法。像我这样进入主会场拍照应该叫“无证经营”吧!<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少数合影照片采用学友班级合影照片,其余照片是与魏黎明同学共同完成的,特此致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