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 我们小时候的“长征路”

老彭

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电视、网上重走长征路成热门话题。我突发奇想,我小时候走过的最远的路,当年走起来也似长征一样艰辛。现在能回忆起来的也就算从河口走小路去永平了。那是50年前的事。昨天,吃了饭冇事,天气又好,不冷不热。我决定以摩托车代步,重走小时候的“长征路”。一路所见所思,留下这篇图文。有人会觉得可笑,这有什么可写。但我认为至少有一个人会有感触,那就是建华。因为她比我多走了好多趟,多走了好几年吧。 河口到永平走小路约三十华里。途经虞家店、七里亭、老爷湾、杨家洲、安洲、花亭子丶洋桥到永平。现在从河口到七里亭全部都浇了水泥路,骑摩托车只要十几分钟就到了。以前走路时七里亭的白沙渡口可是我们第一个休息点,一般从河口走到这里就有点累意了,所以要休息休息。下面的路有点山路、石头路,更难走些。所以要养足精力,以利再战。 从七里亭到杨家洲大约5华里,这段路因为是河口、永平两镇交界地,这5里路段既无村庄也无人家,所以只有一条当年修横南铁路留下来的施工便道,系沙石路。而且因无人保养,一路坑坑洼洼,比较难骑,这段路骑了20多分钟。 这就是当年每到此就汗毛倒耸的“老爷湾”。当年小路一边靠山一边临水。小时候大家都说这个地方出强盗,过往行人会被抢甚至被杀。所以我们每到此都是速速通过,从不敢在此歇息停留。其实从没有什么人碰到过一次强盗,再说那个年代我们身上一分钱都是没有的,我也不知道怕强盗抢什么。 一到杨家州地界,道路就十分好了。水泥马路虽不算宽阔,但很平整,因车少路况很好,骑车十分侠意。扬家洲可能是搞了新农村建设,村里比较整洁、卫生,还有休闲广场。村口的这个居义亭建设得也很有特色,我看到傍边还有一块碑,上面刻着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 骑行几分钟就到安洲渡口了。当年走到这里算走了一半路。这个亭子还是当年的老亭子,算是保存的古迹了。每次到此,都会坐在亭子里等渡船,除非是刚到此渡船正好在这边,那就会立即上船,在船上坐着休息。 如今,当年渡口位置上已做了一座水泥大桥。 桥很长很宽很气派。算是解决了两岸百姓的大问题了。可惜现在河口永平两地再也没人走路来往了,大桥的作用缩水了很多。 过了桥就是安州村,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 当年的渡口码头还依稀可见,只不过青石板改成了水泥。 上岸后的河边小道还保留有原来的走向,路边的鹅卵石围墙应是老的,只不过鹅卵石的地面变成水泥路了。 码头边上的大树应该还是当年的老树。说不定当年我们还抚摸或靠过这些树呢。 记忆中安洲有一条街,两边是店铺,不长,一二十米的样子,一边也就七八户店面。这条街现在还在,但长长了许多,大约有一二百米了。 原有的老街还是那么逼窄,拆了老屋新建的房子都是在原有屋基上建的。新加长的地方就规划得宽阔多了,象一个小集镇的样子。 新街上坐落着气派的安洲村村民委员会。 还有看上去不差的安洲小学。 走遍全村,基本上都是新建的楼房。象这样的老房子也就找到那么一二栋。而且都没有住人,只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安洲村到花亭子这七、八里路基本是山路。我记得当年是最难走的一段路,因为走到这里己经很累了,再走山路上坡下坡就更吃不消。现在路己加宽改直,很多地方还降了坡,所以一路倒觉不到以前的那种山路的感觉了。 这是出山路口的一个老亭子。下了坡就到花亭子地界了,从这里到永平就是一马平川的田野了。记得这亭子附近山上原来还有一座宝塔,我们来往看过多次,但从没有爬到近前去仔细看过。现在己是荡然无存了。 来到平地,从这里到永平只要几分钟就到了。以前可是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而这也是“长征”最难敖的半小时,因为一到这时人己是走得饥肠碌碌、精疲力尽了。 此趟永平之行,虽戏称重走”长征路”,但因为是骑现代化交通工具,甚觉轻松快愉快。短途游玩就是走走这种地方最好,沿途有山有水,路上车少人少,无灰无尘,空气清新。最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了二个出乎意料的东西:一是如图这么高大漂亮的天主教堂,坐落在这么偏远的山村里,在铅山别的地方还很少见呢,我记得在武夷山镇哪个地方见过一座,但还没有这座高大雄伟。 二是一进杨家洲地界时,竞发现山边还有一个火车站。竞然还叫铅山西站。我很奇怪,这个火车站我们从未听说过,而且从位置上看它在河口的东南方向,在铅山版图的东北角,跟西根本沾不上边,为什么叫“铅山西”。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看了此篇东西,只要有人觉得还有那么一点意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特别是建华,这篇东西能否钩起你些许回忆?不管是美好或是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