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一例经鼻内镜下颅咽管瘤切除手术

神经脊柱 张玉海

一位29岁的女性患者,视物模糊、月经紊乱10个月,近半年体重增加30多斤,近半个月来感间断性头痛,多饮多尿明显。查磁共振提示鞍区巨大肿瘤,内分泌检查显示垂体功能轻微下降。经过专家讨论,考虑颅咽管瘤可能大。 开颅手术,在显微镜下,逐步切除肿瘤是这一类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但是创伤较大。“能不能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经鼻腔微创手术、在内窥镜下切除肿瘤?”病例讨论会上有专家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虽然这种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对手术者提出很高的要求,技术难关还是其次,心理难关就很难克服。经过深思熟虑,手术组医生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首先通过中鼻甲切除创造手术空间,开放蝶窦前壁、去除鞍结节、蝶骨平台骨质,显露蝶鞍及前颅底硬膜。 对这一例肿瘤,手术入路直接到达肿瘤,图中上方是视交叉、下方是正常垂体组织,中间部分为肿瘤的囊型部分。 通过切除肿瘤,创造手术通道,形成了肿瘤越切越少、通道越切越大的良性循环。 分块切除肿瘤…… 垂体柄完整保留。 将内镜置于鞍内,观察垂体柄背侧、上方部分是否有肿瘤残留,这是内镜手术的优势所在! 脑脊液瘘是这类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颅底重建,是手术的重要步骤。经过脂肪、人工硬膜、鼻甲骨片、阔筋膜层层修补后,再用球囊压迫,保证不发生术后脑脊液瘘。 术中病理检查证实是颅咽管瘤,手术后病人很会苏醒,精神状态良好,视力情况明显改善,生命体征稳定,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除。 这个病例的手术,远远算不上完美,在技术上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比如:内镜操作欠熟练、主刀和助手配合欠默契、术中止血显露分离等操作还有很多无效动作等等,但这是我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挑战自我的的开始,为了更好地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