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7日,第十、十一天
篇头是一张油画:一对恋人站在查尔斯大桥上,雨中忘情地相拥,全然忘却了周遭的一切,即便可能已经生活在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天。背景是布拉格老城。一个绅士模样的穿着燕尾服的男子替他们打着伞,不知是其中一人的男仆还是路人。
这张画点出了查尔斯桥的迷人之处,以及超越时空的内在美(因此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布拉格的查尔斯桥被称为欧洲最著名的大桥,全长逾一里,宽十米,跨越伏尔塔瓦河。
该桥由查尔斯四世下令,始建于14世纪中叶,半世纪后完工。据说第一块石头由查尔斯四世亲自放下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桥曾经是东、西欧贸易枢纽,也是捷克人抵御外族入侵的险要。17世纪中叶,庞大的瑞典军队横扫中欧,却在查尔斯桥遇到"三十年战争”中最猛烈的抵抗. 瑞典军队占据了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布拉格要塞,以此为据点希图进入布拉格老城一一当时捷克的生命中心。捷克总督科洛雷多身先士卒,率领城中男子浴血扺抗,双方伤亡惨重,但布拉格旧城终究得以保存。愤怒的瑞典军队掠走了西岸的布拉格要塞的文物珍宝,却末能跨越伏尔塔瓦河一寸
这次住在西岸airbnb 的一个宽敞的二室一厅,离查尔斯桥15分钟步程。对面正好一家中国歺馆(很开心)
住在离桥边这么近,晚上停车是一个巨大的头痛。近处停车场需要预约(至今仍未搞懂原由),停在街道上则需要往计时器上刷卡。 可怜捷克字大字不识一个,谷歌翻译也帮不了忙。幸而先碰到一个从纽约来读书的小伙子,会点三脚猫捷克语,如见亲人啊!帮助找到英文屏幕但不知如何操作。継而又碰到一个中年妇女,略懂英文,花了半小时帮助搞定。 捷克人民真好! 面向西岸。右边是桥头堡
此堡曾被瑞典人占据,连续数日挂着捷克军人的头颅,以瓦解守城人的军心 桥中。
桥两侧各有15个石雕,这30个雕像代表的是当时人们信奉的圣人和守护神。
雕像本身是布洛克式的,桥却是哥德式建筑风格。由当时波西米亚最有名的艺术家完成 桥中间。阴沉的天空,增加了中世纪的风味 过桥,进入老城后,登上东岸的桥头堡,俯视查尔斯桥
登上堡顶要付相当于8欧元的捷克克朗,不收信用卡,欧元或美元。急切间无处兑换克朗,只能作罢
突然发现塔壁小窗正好可以容纳一只手机,于是将就着拍了几张照片 老城内 老城的标志之一:天文钟 天文钟,制于六百多年前。该钟极其复杂,分有天,地,日,月4界面,不易读懂,却又精密无比,惟于天灾人祸中被部分损坏,而后人穷无限力量予以修复。据说当时制成该钟后,那位制钟巨匠被赐瞎双眼,俾使世上再无人能制作如此精巧的钟表 几千人站在老城广场看时钟敲出下午三点(右侧现代时钟),众人拼命想琢磨出如何把天文钟和现代时钟所指的时间挂起钩来,一时间众说纷纭,包括我在内,无人知晓。
钟敲三点时,钟上小窗打开,出现一个人头,与另一人头換位,然后关窗。
二天后在柏林跟搞天体物理的大女儿谈起这口钟,她放大了照片看了大约1分钟后,便把此中关节源源道来,然后推演各个小时的天文钟的指针该是如何。
我听了无语,且心中很是郁闷 泰恩教堂,布拉格最著名的教堂,始于14世纪,历时近百年而建成。
这是一个有无数尖塔的哥德式建筑 老城广场的北面是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8世纪。据说内部极为宏大而精巧。只是那天无缘入内 老城广场,向北看 扬.胡斯雕像
扬.胡斯,14世纪捷克最著名的新教牧师(那时的捷克应该称之为波西米亚)。由于对圣经的解释有悖于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义,在46岁时被以火刑处死。其后布拉格人大部转为新教徒,在教皇11年5次东征中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信仰
只此一例,见证了欧洲中世纪的黑暗 又是老城广场,好像是面西 老城的这幢楼飘中“中国华信”的旗帜。好像是国内一家能源和金融公司 布拉格骑警,也是一道风景,还节省能源 城内街道 典型的斯洛文尼亚甜点: Trdelnik. 当街制作。找不到中文翻译 伏尔塔瓦河西岸 西岸的民居 西岸的典型街道,深夜在鹅卵石路上行走必定别有一番风味 巷子。让人看了难免想起冷战时期的影片中汽车和摩托车的追逐 布拉格要塞,建于1300年前。曾几何时,该要塞风光无限,为波西米亚国王行宫,神圣罗马帝国的大本营,及后来捷克期洛伐克总统府。据说古时的波西米亚王冠上的珍珠贮藏于此。
建于公元870年,历代帝王加强完善要塞的抵御能力。中世纪时期,查尔斯四世在建造查尔斯桥时也大大增强了要塞的防御能力。可惜200年后的“三十年战争”使得要塞沦陷于瑞典人,800年的财富积累尽数落入侵略者之手
由于几经修整,要塞几乎具有所有古建筑学的风格:哥德式,罗马式,模糊主义式等
二战期间德军占领捷克后,希特勒专程到布拉格要塞过了一夜。此后要塞成为纳悴首领海徳里希的驻地
80年代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印地安那.琼斯,多个内外景来布拉格要塞拍摄 从要塞眺望城区 从要塞往下走 巨型铜塑婴儿,与“破碎的人”并列十大布拉格奇异雕塑 “破碎的人”,布拉格十大奇塑之一,位于小城,毗邻佩任山 布拉格久已被称为最具中世纪风格,且最浪漫之地。
午夜前,心中仍有一丝遗憾,遂再次前往查尔斯大桥,当然只为前者而去
雨夜里,桥灯幽幽,秋雨愁人,两岸的城堡投射下巨大的阴影,桥边的雕像依然默默地注视着行人⋯
在桥上佇足良久,感受在窒息人生的黑暗的中世纪人们如何思维,忍耐,学习,生存和消亡⋯
明天下午启程,北上柏林,那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