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秋日暖阳慵懒的洒进房间, 站在窗边,看花叶辞树,望大街上匆匆来往的路人和车辆,顿然想起了利川鱼木寨岩壁居的向氏夫妻,想起了海子的那首诗...... 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放马......
做一个幸福的人,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岩壁居的向氏夫妻,不知是否是海子诗中的那种幸福人。
向氏夫妻居所------岩壁居
岩壁居,顾名思义就是陡峭如墙的山崖上建造的居室。
据了解,鱼木寨一带,偏岩洞居多,有居住在岩下及洞穴的,还有家居寨顶的。解放初期,仍有80余户居住,而现今,在鱼木寨我们也就只见到了向氏夫妻在此居住。
从鱼木寨到向氏夫妻岩壁居的路上,依稀可见当被烟火熏黑的岩石,岩石上留下打桩的小圆洞,这些印痕,告诉我们这些匆匆过客,这里曾有过的历史。 这是一对非常淳朴,勤劳的一对夫妻。在和主人们聊天中得知,男主人小向去年一直在我们新疆昌吉打工,家里还有一个美丽漂亮的女儿就读利川重点中学一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今年初夫妻俩回到了鱼木寨的崖壁居,过起了劈柴放马的生活。
向氏夫妻种植的农田。 这是向氏夫妻圈养的牛羊的地方。 日常做饭的地方。 鞋架及放杂物的地方。 在二层居室前的留影。 我们不知是什么原因,让小向夫妇从繁华都市顿然退出,毅然来到这大山深处,过起了这种远离红尘繁杂的,看似浪漫温馨实则辛劳的原始的农耕生活。
据小向介绍,这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适合居住和种植。
或许,很多人都有一个浪漫的梦想,等我们老了,远离都市,归隐山林,建一所小房,清晨賞花沾露水,傍晚观日落红霞,听鸟语啾啾,潺潺流水,把日子过成诗。
把日子过成诗......
而当我初见向氏夫妻的岩壁居时,诗里描述的唯美生活瞬间被现实取代。虽然我眼前的大山被浓融云雾包绕的还是那么美,空气中弥漫的还是那淡淡的青草花香,依旧那样的唯美,但这样的静美,体现在向氏夫妻的身上有的也只是生活的不易,和为了生活所必须付出的辛劳。
我问他们从大城市回来,能习惯这种没有WIFI,没有电视📺的生活?小向回答刚开始不习惯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挺好的!
或许就是幸福的一种感受。
或许,在我眼里这是一种艰辛,是一份更多的
辛劳。但在小向眼中也许正是种幸福,远离城市喧嚣,找林中一隅,劈柴放羊,日出而出作,日落而息,至简至真至纯。
这种幸福,真的无关荣华富贵、无关名誉地位,有关的,只是一种自己内心的归属。
何为内心的归属?我一直未寻到最佳答案,看到鱼木寨岩壁居的向氏夫妻,或许我懂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质朴,或明丽。
在岁月的素笺上,每个人都有着一些幸福, 就像小向夫妻,或一窗明月,或一抹欣绿,或日出而作,或日落而息,随轮回的时光辗转自如,而内心里总是洒满金色的阳光幸福,就像眼前这黄橙橙的玉米。
这是一种现实中抓的到的幸福,可以拽的到幸福,或现实或浪漫,或清淡恬静或寂寞艰辛。
抓的到的幸福,就像我们清晨可以看到第一缕晨光,可以看到日落的那抹红彩。
拽的到幸福,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一切安好;就像我可以有说走就走了旅行;就像岩壁居里的向氏夫妻,虽略有艰辛,但内心平和。
。 行走红尘,隔着光阴的菲薄,每个人都有可触手抓得到的幸福,只需给心灵腾出一方空间,让幸福留住。
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就是不要再去打扰他人的幸福,去寻求自己内心的归属,就像岩壁居里的一切.....
愿------生命中途径的每一个人都幸福......
(感谢童鞋友友们提供的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