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三皮

人们说雪后的筒子河角楼、夕阳残照的钟鼓楼和后海的银锭观山是京味儿,其实,最京味儿的还是平民化的东西, 是胡同里悠长的一声吆喝,是大杂院门口晒太阳的老爷子,是胡同口聊天的大妈和扎堆儿玩耍的孩子们。 多年前,一次沿正义路南行,无意中淹没在一片胡同群,它们沧桑质朴,安静幽深,没有一丝嘈杂。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在前门东侧,还有“长巷”、“草场”等等一条条充满京味儿的胡同。 2011年的一场大雪下在周末,清晨看到银装素裹的北京,第一个念头就是去胡同看雪…… 这片地区完全不同于北京街巷棋盘式格局,5条长巷由西北向东南弯曲,10条草场从东北往西南弯曲,像展开双翅的大鸟,也是北京最民风,最原生态的地方。 30年来,拆迁大潮席卷北京,一条条承托岁月包浆的胡同被拆除。2006年开始,大潮卷向前门东,居民生活在极度不安中,尽管如此,豁达的北京人还是张灯结彩,“欢度”不知是否是祖祖辈辈生活的胡同里的最后一个春节。 胡同是北京的魂,达官显贵、市井平民,都在或宽或窄的胡同出入;饮食起居、悲欢离合,都在或深或浅的胡同发生。胡同有史,北京才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