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你值得拥有

小二麻花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nbsp;今天听到一个怀了二胎的妈妈提起,当年在生第一个宝宝的时候,医院还没有无痛分娩的服务,现在可以有了,医院给孕妇们提前普及无痛分娩的知识。但当她在家里提出自己希望无痛分娩的意愿时,却被老公和上小学的女儿一言否决:"不能打无痛!你第一个没有打不是生得挺好吗?"......"第一胎生得虽然顺利,也不代表不疼呀!"她又委屈又没主意,于是想到来找我这个麻醉科医生问问究竟。&quot;医生说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技术,没有太多风险,可是如果到时候我老公却不给我签同意书怎么办?&quot;&quot;亲爱的,你可以自己签字呀!&quot;真没想到!产妇希望缓解产痛的一点小小权利的生杀予夺竟然掌握在无知教条的老公手里!无痛分娩——确切点应该称为分娩镇痛,虽然这早已不是多么新鲜的名词,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它,除了止痛,它还有什么作用恐怕在大家心中知之甚少,许多人对它的理解仍然充满疑惑和误区。</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nbsp;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伴随着孕妇撕心裂肺的哭喊,婴儿呱呱坠地。这是古装电视里经典的桥段。"生孩子哪有不痛的!祖祖辈辈都经历过来了!"难道我们就一定要顺其自然,吃尽苦中苦,才有资格做妈妈?在医疗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经历大手术的患者可以借助麻醉术后镇痛来轻松调控自己的疼痛程度,作为头等喜事的生儿育女为什么不可以拒绝疼痛折磨,更加欢乐祥和?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娩的疼痛是怎样产生的吧。分娩要经历三个过程,不是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肚子一疼,就不停用力,然后孩子就出来了。第一产程,指的是从阵痛开始(医生说的规律宫缩)到产道完全打开,孩子能够出来。第二产程,就是助产士帮助孩子娩出的过程。第三产程,就是胎儿出来后,胎盘随之蜕落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的疼痛机制和性质都是不同的。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nbsp;第一产程,通过子宫间歇性的收缩压迫胎儿向下走,随着产道逐渐打开,借助子宫的压力胎头一步步下降。疼痛主要来自子宫肌纤维的收缩还有硬的胎头压迫柔软的产道的疼痛,是自发的,产妇不使劲而腹壁传出一阵阵地痉挛性疼痛。真正令人痛不欲生的产痛主要就指的第一产程的疼痛。而这疼痛的时间初产妇平均11-12小时,经产妇明显缩短,如果子宫收缩不够协调有效,胎位不正影响胎头的下降,则会大大延长这个过程,并加重痛苦程度。第二产程,疼痛主要来自骨盆底肌肉的收缩和受压,初产妇需要1-2小时,经产妇可以短到几分钟。这个过程,需要产妇屏气用力,借助腹肌的力量促进胎儿娩出,一般在这时产妇在产床上,有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急迫,并且需要配合用力,疼痛的性质也变了,觉得顾不上疼痛了。第三产程,子宫收缩排出胎盘,最多30分钟,会有轻度的宫缩痛,但是产妇们往往如释重负,感觉不到多少疼痛。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nbsp;所以所谓分娩镇痛,针对的就是冗长而难忍的第一产程的疼痛。由于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胎的年代,许多产妇和家人甚至想尽办法选择剖宫产来躲避备受煎熬的顺产过程的疼痛。产妇及家人的主观意愿一定程度也左右了剖宫产术的适应症,造成中国剖宫产率的独冠天下。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剖宫产后再次怀孕生产的并发症开始露出苗头,人们又逐渐回归到重视自然分娩。怎样才能促进顺产,分娩镇痛术功不可没。实施镇痛后,绝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不疼了那么简单,它减轻了产妇因克服疼痛体力透支造成的宫缩乏力,解决了某些胎位不正以致压迫剧痛难忍造成的难产,对于剖宫产率的降低有统计数据可查。 国内分娩镇痛的历史其实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麻醉科的张光波医生看到产妇分娩过程的疼痛,想到能不能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来缓解产妇的疼痛,这种麻醉方法既要减轻疼痛,又不是将产妇"麻晕过去",不能影响到自然生产。于是开始了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证实了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经过几十年科研及实践的断断续续,方法改进,直到200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又名北大医院)终于开始大规模规范化开展分娩镇痛服务,十几年来,国内的许多三甲大医院以及一些基层医院先后开展了分娩镇痛服务。对于产妇来说,能在有分娩镇痛服务的医院生孩子是一种幸运。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nbsp;那么硬膜外镇痛方法是怎样实施的?有没有风险呢?用药对胎儿有没有危害?硬膜指的是包绕在人椎管内脊髓外面的一层膜,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麻醉医生会在她腰椎的间隙进行穿刺,留置一个很细的硬膜外导管,并通过导管注入局麻药和镇痛药,阻断疼痛的感觉传入,使产妇疼痛感减轻或消失,产妇在整个产程中还可以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根据自己的需要追加镇痛药。硬膜外麻醉方法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安全可靠。而药物是注射到硬膜外腔的神经旁直接发挥作用的,用量比静脉药物使用剂量小很多,能够进入母亲血液内的药物很少,能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的药物剂量更是微乎其微了,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有效、最安全的镇痛方式。由于所使用的药物剂量小、镇痛效果好,所以产妇在整个待产过程中可以自由行走和活动,也可以睡觉保存体力,可以自主排尿,到了第二产程中还可以配合助产士主动屏气用力,顺利分娩宝宝。 有的产妇还会担心使用镇痛药物会影响分娩的过程,事实上,恰到好处的用量又不会影响子宫的收缩,而很多产妇由于疼痛减轻,产道松弛,第一产程会缩短,第二产程还能够精力十足地配合助产士进行分娩,增加了自然分娩率。 在分娩的整个产程中,产科医生会持续进行胎心监测和产程进展的,如果因为产科问题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话,也非常方便,直接通过后背的导管注射局麻药就可以手术了。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由此看来,初为人母的初产妇们,对于即将到来的长短未卜的生产过程,分娩镇痛绝对是鼓励和帮助她们勇敢顺产的好方法。除了少数脊柱或者凝血功能有问题的绝对禁忌症,大多数产妇都可以享受这种福利。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产程明显短得多的经产妇,或者第一胎没有经过镇痛的妈妈,还有没有必要打分娩镇痛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产程虽短,不代表不痛,第一胎顺利,未必第二胎就生得更快,由于年龄、子宫、胎位等因素,也有可能延长产程。生第二胎,也可以打分娩镇痛,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也",不要说有无必要,该关心的可不可以?即使疼痛的时间不是很长,也有权选择"无需忍痛"!当你走进产房,你可以淡定地为自己签下分娩镇痛的知情同意书。当然如果产程快到来不及进行大约半小时的监护和穿刺操作那也不用遗憾。 </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 &nbsp; &nbsp; &nbsp;还有,亲爱的,把这篇微信转发给你那未经过陪产、只在产房门口等待过宝宝出生好消息的老公,他没经历过,怎知你痛?再让女儿把手头的《新生儿护理》的专业书籍先放一放,换一本《分娩镇痛》学习学习,然后重新开一次家庭会议讨论此事怎样? </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