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有如下几点想法:
1、态度决定一切。
各位老师对待此项工作的态度有所不同,而态度也决定了评比的结果。即便是各镇推选上来参与评选的课,竟然还有三分钟的。有的课例录制画面抖动,画面不清晰,声音过小,这些问题其实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做事儿的态度和标准,重视程度够不够,有没有应付的意思。应付也许难以避免,但应付的课不能推荐上来参加优质课评选。
2、功夫下在平时。
“一师一优课”活动年年都有,为什么推选上来的所谓优质课还有这种应付的情况,主要还是平时无准备,临时抱佛脚。如果把“一师一优课”活动和平时的公开课和各级赛讲活动结合起来,把功夫放在平时,就不用临时抱佛脚地胡乱应付。每一个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校级公开课,大部分老师一个学年中都参加过市、区、镇、校不同级别的赛课活动,不少课准备充足,设计新颖,教学效果良好,就缺少一个技术环节~~录课,如果把这些课能录制下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应付现象。
3、细节决定成败。
有的课例在录制过程中出现外面学校施工刺耳的噪音,这就是录制时没有注意细节。还有录制完成后视频的剪辑,有的老师整节课从课堂设计到教学效果都比较好,但是开头出现找不到粉笔之类瑕疵,应该通过后期视频剪辑把能够剪掉的细节问题处理掉。
4、与一般优质课赛讲关注点有所不同。
一师一优课与一般的优质课不同,不是你教师素质高,教学设计好就行了,还需要必要的技术支撑,有时候技术细节的问题,可能导致一节课的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