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月是家乡明,人是故乡亲。</h3> <h3> 东白驹村名由来,自小的时侯听说有个人牵了匹马,在路上从东往西行走,走在村子所在地方生了匹小白马,向西走了一段路后,又生了一匹小白马,故东边的称东白驹,西边的称西白驹。这个传说曾在心里记了多少年,直到前些年,听说有人在老祖坟里面发现了有张木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东伯骥字样,结合东白驹音义,我感觉东白驹实则应为东伯骥,只不过久而久之,人们慢慢传成了现在的村名东白驹。</h3> <h3><font color="#010101">老井</font></h3> <p class="ql-block"> 东伯骥究其名来源,网上搜索未果,传于坊间的历史也少之有少,权切暂搁,待有识之士进一步考证。自记事以来,民风淳朴,乡情浓厚,邻里和谐。村西有座庙,雕梁画栋,甚是优美,虎头瓦,青砖石,花岗岩都十分精美。只可惜无人修葺,现已破败不堪。后来庙宇成为了村办小学,80年代,庙里每年还要唱戏,门外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这应是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由此可窥见村子是有悠久历史的,只不过后来没有传承下来。</p> <p class="ql-block">头条上看到的2023.3.11</p> <h3><font color="#010101">赵州桥仿</font></h3> <h3> 村南有条河,以前水流比较大,水清澈见底,水中尤以泥鳅居多,那时候这是孩子们的乐园,捉泥鳅,玩泥巴,夏天游泳洗澡,冬天滑冰,玩的不亦乐乎。这条河带给了孩子们多少的童年回忆与乐趣!</h3> <h3>村南小河</h3> <h3>村东小瀑布</h3> <h3> 东白驹人是有智慧的,是善于创新的,是会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村里的小河不仅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更是村民的母亲河。在庄稼收成靠天的年代,勤劳智慧的先辈们能化劣势为优势,筑堤建坝,引水灌溉,我村是我们镇唯一一个有水浇地的村落。当时,村东有座桥,该桥可以说是先辈们勤劳智慧的见证,桥面通行,斑驳溜光的石板面刻着曾经的繁华,记录着历史的沧桑,高高的桥顶上建有半米宽的水渠,建坝聚河,提升水位,西边的水浇地就是通过天堑变通途实施灌溉的,可惜现在已基本存在于中老年人的记忆里。</h3> <h3>东地里李家大院</h3> <h3>李家大院</h3> <h3>精美雕刻</h3> <h3>新院里大门</h3> <h3>雕梁画栋</h3> <h3> 记忆的大门一旦打开,思绪又飘回了过去。每逢八月十五家家户户搭月饼,手巧的捏成各种动物形状,内包核桃、花生、糖等香甜可口,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各家用绳子将月饼串成一串,高高挂在墙上一直吃到年根,甚至来年春天。到了年根,浓浓的年味早已在家家户户蔓延开来,炒茶面、磨豆腐必不可少。豆腐用浆水点制而成,手工制作,刚做成的热豆腐吃上一口,满口豆香,现在已成为村里的一张名片,每年都有好多外乡人专门预订。</h3> <h3><font color="#010101">故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纺车织布机</font></h3> <h3>碾盘</h3> <h3><font color="#010101">秋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秋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庙,古树一国槐,撖庄</font></h3> <h3>2008年正月初七村民合影留念</h3> <h3> 现在的东白驹,既有历史的沧桑烙印又有现代文明的发展元素。侯月铁路从村北贯通而过,承担着繁忙的交通运输,高速公路上东白驹特大桥,连接着东西,交通枢纽在这里交汇,见证着村里的发展与繁荣。一代代村民在这里繁衍生长,建设美化着自己的家园。君不见,一盏盏路灯站列两旁;君不见,文化休闲广场人来人往;君不见,一条条水泥路铺就院落;君不见,自来水管通到各家厨房;君不见,退耕还林现已绿树成荫;君不见,家家户户翻盖新房。美好的生活从现在出发,快乐的家园需亲手打造,幸福的梦想在这里起航!</h3> <h3>特大桥</h3> <h3> 故乡,梦魂牵绕的地方。童年的回忆,快乐的时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