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69年下乡到四川西昌冕宁县当农民。那里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区,每年夏季是雨季,雨后漫山遍野就会长出各种野生菌。那时我们才刚刚开始养猪养鸡,家畜都还没有长大。平时没有什么好吃的,就跟着老乡的孩子们一同上山采蘑菇。小朋友告诉我们哪些蘑菇好吃,那些蘑菇有毒。我发现那些长得好看,颜色鲜艳的都是毒蘑菇。跟着生产队里的小孩我学会了采摘山里的美味。其中最鲜美的非鸡枞菌莫属。后来我才知道鸡枞菌在我国属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也有称野生食用菌之王的。
鸡枞菌因内部的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
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独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总之无论炒、炸、腌、拌、烩、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非常鲜美。
我们在农村时,乡下老乡把新鲜的鸡㙡菌洗干净后撕成小条,然后加入盐、花椒、干辣椒到大锅的油里面炸,把鸡枞里面的水分榨干之后就制作成了油鸡枞,油鸡枞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也可以当做一道菜来吃,口感干香很有嚼头,是我在农村吃过的美味食品之一。现在一些云贵川的土特产商店里能买到这种油鸡枞罐头,不过味道远逊于鲜鸡枞。
鸡枞的英文名为Collybia albuminosa。贵州称三八菇,广东称夏至菇,福建、台湾称鸡肉丝菇。在明代之前的古籍中名称更多,有鸡菌、鸡傻、鸡宗等。鸡枞菌是丛生的菌类,数朵相连着,所以人们称一丛鸡枞为鸡枞窝,偶尔也有散生的,叫散鸡枞,有时多到数百朵相连。我们下乡的地方是彝汉杂居地区,彝族人使用火把照明,每年还要过火把节,因此就把这种像斗篷样的大丛鸡枞叫火把鸡枞。鸡枞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主要是鸡枞生长需要高温高湿度等气候原因。
据老乡讲,在山上发现了鸡枞,不可大声说话,否则便会把“鸡枞娘娘”吓跑,其实这都是迷信说法。我们生产队有个叫杨小三的小孩采鸡枞特别有经验。雷雨后他总要上山,从未有空手而归的时候。后来他才告诉我们,鸡枞菌和大白蚁是共生关系,采鸡枞时千万不要触动破坏了白蚁蚁巢。如果扰动了蚁巢,白蚁就会搬家,第二年此处就不会有鸡枞了。杨小三采完鸡枞会十分细心地在蚁巢附近撒一些米粒粮食,安抚白蚁。总之只要发现了“鸡枞窝”,这个“窝”下,必有白蚁蚁巢,一般多在地下20~100厘米处,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卫星巢, 之间还有蚁道相互连接。这些白蚁群在蚁巢中会长期繁衍达几年至数十年之久。只要在周围做上记号,就可年年雨季到那里采获。杨小三为了证明他的说法正确,还将一个不大的鸡枞窝刨开给我们看过,果然鸡枞下有一块黄色的蚁巢。
在农村跟着乡下小孩上山采摘鸡枞菌是一件特别欢乐兴奋的活动。一开始我不能辨认鸡枞,后来我们知识青年与当地农民小孩成为很好的朋友。他们开始教我们识别鸡枞的方法。第一是菇伞形似斗笠,菇伞顶部有显著的凸起,称之为伞尖。用手指触压伞尖极为坚硬,硬度就像瓷器一般扎手,这是其他菇类所没有的。虽然鸡枞菇伞的大小差异很大,大的直径可达20公分以上,小的还不到3公分,可伞尖坚硬是其共同特点。二是菌褶一开始都是白色,以后渐渐老熟,颜色也会有变化。当地人习惯将最嫩的叫白皮鸡枞,成熟的叫黄皮鸡枞或反毛鸡枞,比较老了变黑的叫清鸡枞,菌伞开裂、露出白色菌肉的称花皮鸡枞。三是鸡枞一条菌根不会分叉,一直通到地下的白蚁巢。很快我们就掌握了辨认鸡枞菌的特征。鸡枞在成熟之后到即将腐烂时有特殊强烈的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米之外就能闻到。所以只要闻到了鸡枞香味,在方圆10米之内一定能找到鸡枞菌。
鸡枞菌多生长在针阔叶林中,夏季高温高湿,最适合鸡枞生长。在大雷雨天后,最好在早晨去寻找采收。这时的鸡枞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清香鲜美,味道特别好。 鸡枞的根深入到白蚁的巢中
后来我才从书中知道,鸡枞菌与白蚁共生。是白蚁在建巢中为鸡㙡菌传播菌种 ,同时白蚁又从鸡枞菌中获得各种营养和抗病物质。鸡枞菌也从白蚁菌巢及周围环境获得营养源。最主要的是蚁巢内有稳定的生态条件适宜白蚁与鸡㙡菌共同生存。
鸡枞为菌中之冠,中国历代都有文献记载。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字典《玉篇·土部》里说:“枞,土菌也。”由于味美如鸡,所以俗称“鸡枞”。清代的《黔书》中记载“鸡枞,……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
因为鸡枞很难保存,有人从《庄子》的
“朝菌不知晦朔”里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开始食用鸡枞菌了。
传说明朝的高宗皇帝朱由校,最喜欢吃鸡枞了。只因鸡枞娇嫩易变质,采后过夜便香味大减。为此,令沿途驿站快马急递鸡枞菌到京城。
还有一个明代人叫杨慎的,曾把鸡枞菌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夸赞鸡枞质地细腻,兼具脆、香、鲜、甜等风味特色,品尝一次,终生难忘。
鸡枞在《本草纲目》有记载。“谓鸡枞,皆言其味似之也。”鸡枞有“益味、清神、治痔”的作用。
根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鸡㙡菌性平味甘,有补益肠胃、疗痔止血、清神、治痔等功效,可治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痔疮出血等症。鸡枞菌有养血润燥功能,对治疗妇女病也很适合。鸡枞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降低血糖明显的效果。
鸡枞不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鸡枞营养价值也很高。鸡枞菌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也较为全面,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此外,鸡㙡菌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常食鸡枞菌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不过患有感冒或胃肠不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鸡枞。
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农贸市场一斤鸡枞还不到一块钱一斤。九十年代,我在云南工作过一段时间,周末常逛农贸市场。那时鸡枞已经涨价到十几元一斤了。后来四川凉山州农科所研究用野生鸡枞菌丝人工培育成功了鸡枞菌,鸡枞市场的价格才稳定下来。由于产量和储存技术都大大提高,现在市场上能买到冷冻、盐渍、干制等方法处理的鸡枞。不过要我说,还是鲜鸡枞最好吃。所以我提醒大家夏季去南方旅行出差,一定不要错过品尝鲜鸡枞这种不可多得的美食哦! 当年带我们知青采蘑菇的小女孩和男孩都成了老人,岁月不饶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