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慢慢感受,生活滋味。如此,安好!——实验小学 应瑾铭 我的教路历程
我,半路出家的一个教育工作者,09年的9月,带着些许的忐忑进入了神圣的教师队伍!一切从零开始!从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慢慢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与所有的从教老师一样,用尽了全身的力量与他们在一起,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12年的秋天,我来到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学校--实验小学。在这里,我收获了教育的智慧,收获了团队合作给我的力量,收获了无数家长给我们的关爱,让我不再懵懂,不再茫然,也让我明白我自己在教学领域还有足够多学习的空间!于是,我来到了这里,我渴望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渴望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渴望学到更有效的教学技术……
我们的团队
我们爱笑,爱闹,但我们更爱学习!我们就是青春活力的快乐乘方小组。
快乐是我们的生活状态,美是我们的姿态,快乐的乘方就是我们的期待。 开班啦 10月16日,我们早早来到教师进修学校,期待已久的96学时培训开始啦!共六十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仪式。在开班仪式上师训处主任王富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王主任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自我能力的提升,希望广大学员从思想与行动上认真参加培训,做一个敢于举手的人”。学员们深受鼓舞,👏掌声不断! 接着,师训处副主任徐卫兵从实现我省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出发,提出了互联网+培训的创新模式,就如何实现培训日志的电子化进行了操作培训,鼓励大家学习和使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做一个智慧的老师! 徐老师生动有趣的培训模式,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移动“OA”时代,告别厚重的纸质培训日志,迎来电子信息化时代。学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操作起来,切实感受到了电子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捷,在徐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用美篇来记录学习的成果,用照片来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精彩片段,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 亲切的胡老师最后对本次培训做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培训的过程性管理要求与先进评选条件。让我对这次的培训充满了期待! 参培之路 10月17日,杭城为期五天的培训,在我们的期待和向往中如期而至,我们带着甜蜜的笑容踏上了去往杭城的路。 我们调整好自己的位置,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学习!我们时不时的拿出我们的美篇来记录我们的生活,记录我们的感受,记录我们的想法!看,我们在制作,我们在相互学习,我们在进步! 贴心的胡老师早早的安排了可口的晚饭!学员们在一起谈笑,欢乐的用餐! 我翘首期待,实践活动马上开启🔛!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任务满满:签到记笔记写反思当场点评,还要用照片记录下精彩片段,把这些整理完成后制作成美篇日志,每日更新!这种新型日志模式我们觉得既新颖又方便! 第一站:东城实验小学
第一天 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本色的,不是华丽的,确是精心的,激起了我们想去里面好好看看的冲动。门口,走廊,操场,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贴近孩子,唤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人文的设施,给人温暖的感觉。 杨海燕老师执教的《条形统计图》思路清晰,郑颖颖老师的《认识四边形》情境创设非常好,白板技术应用非常到位。让我感觉原来上课可以这样子简单,方便! 课后,陈佳莹、王玉香两位老师针对这两节课做了《以"数据收集整理"为例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和《以“认识四边形”为例谈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设计》两个微报告,报告论述了整个小组备课、组员反复磨课、课后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大量分析然后调整教案等一系列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教研组的合作力量非常团结融洽!浙江外国语学院的蒋志萍教授从情境的创设,策略的选择,活动的引导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指出:你的价值是因为你的强项而形成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有自己的亮点。学会挖掘自己的强项。用生动形象的火车例子来描述我们的教育工作,教师不应该只做火车头,不能只靠老师的力量来带动学生的前进,而应该发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如动车一样一起发出动力前行,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有效并且是最好的。 蒋教授娓娓道来的专业点评,让我们受益匪浅,不知不觉我们就领悟了精髓,方才感悟到了教育的最主要力量应该来自于孩子自身的渴望,作为一个教育的引路人,我们要做的是带好头,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点亮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并驾齐驱,同发展共进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点睛之笔的指点对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怎么样才能点燃孩子们的内驱力?应该给他们带来个怎么样的环境更有助于他们的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是我思考的重点,也引起了我的进一步思考。 下午,我们快乐乘方小组的成员积极的参与评论,并对这两堂课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丁送琴老师对《认识四边形》这节课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指出直接揭题并通过辨析"是"与“不是”四边形的过程中理解四边形的特征,接着猜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并通过验证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通过画一画长方形与正方形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方法多样,达到结构优化的特点。随后,王四翠老师和田阳华老师也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活动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第二天 在这里,我们和孩子同学习,共进步,听公开课如饥似渴,如同喂不饱的小老鼠,我们认真学习。 在这里,我们仔细聆听各路专家的专业点评,认真做笔记,梳理知识脉络,跟上脚步。 在这里,我们有方向,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沟通,各抒己见。 一天下来,我记忆犹新的是郑校长提出的一节课要有保底目标和发展目标,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就要保住保底目标,在这个完成保底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能够对知识充分掌握,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来理解知识点,在摸索的过程中得到规律,而不应该是老师牵着走!在保底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发展目标。而温柔的李春英老师她的温馨提醒也是给我们上了完美的一课。经营好我们的课堂,就是经营好我的快乐,经营好我的快乐就是经营好你我的健康,经营好你的健康,就是经营好你我的人生!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温暖人心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离不开好好经营自己!在快乐中学习! 第二站 东城实验第二小学
第三天 猜猜我们的阳台有什么用处? 刚走进教学楼,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小树上挂着名著,墙上贴着大树!更独特的的是每层楼都用不同的颜色绘制,淡淡的绿,嫩嫩的粉,浅浅的蓝……好美好美!🐟型的书架,雨点式的墙壁,🎹式的走廊,各种图形的天花板……我们走进校门,就像走进一座有魔力的游乐场,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让我们留恋忘返!每个教室有一个突出的阳台,我们充满好奇心,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孩子的小清洁室,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洗手,洗拖把…… 上午,课堂展示,小组研讨,精彩分析,一气呵成。整个过程,展示——观摩——研讨——总结,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特别是任任露露老师执教的巜数学广角一一搭配》的一个环节,丁送琴老师针对"123三个组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猜测展开深入讨论,指出在"023这三个数组成几个两位数再猜测更具有意义,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0不能放在百位的特殊性。这样深入浅出的方式打开了我们的新思路,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怎样对材料的运用原来是这么大的一门学问,我不得不感叹:教学思想的深入是何等的重要。 下午,模拟上课和专题讲座,活动满满。吃完中饭,大家都为模拟课堂忙坏了,剪图形,修改教案,讨论组织语言,团队的力量充分发挥。先是实验小学的田阳华老师和实验二小的丁晓枝老师带给大家的模拟上课,两位老师甜美的声音,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把大家带入了一节生动的模拟课上,感觉到语言的魅力!
接着是郑君辉校长向我们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思想,强调我们应该强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的力量,更应该发展育人的能力,怀着对数学教学的梦想,每节课都能想想孩子通过这节课是否离学生的目标更近了?学会在反思中逐步成长! 第三站 东城小学
第四天 实践活动课,无疑就是要发挥学生的思想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显然,闫俊斌老师做到了,而且上得如此有声有色,有条不紊。老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小组合作交流熟练,学生的基础扎实,研究方案有效,建模后当堂运用,实效性很强,这样的一堂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胡老师也激动的为闫老师颁发奖状。 下一环节,就是我们团队的主题研讨《掷一掷》。看,我们忙开了一一一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最后,丁送琴和叶永福作为代表阐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巜掷一掷》。叶老师首先对导入设计了一个练习对知识进行了预热:用一个🎲去掷,得出比5小的数字概率算理,再增加一个🎲,步步循序渐进,步步引导!
丁老师则是先出示两颗🎲一共有几种可能性,再根据几种情况对其可能性引起大家的猜测,再让学生进行验证,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各个突破,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的问题,不得不惊叹:丁老师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人才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贴心的东城小学还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茶歇,诚意满满,为东城小学点赞! 在贴心的茶歇后,我们又品尝了田晓琴老师给我们的精神大餐!点出我们在让孩子去探索时,孩子探索的空间能否更大,孩子的思维是很富有想象的,他们能够自己想象出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老师铺设的太多,学生只知道一步一步向前走,而不明白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走出那一步!在分析与解答时构建出自己的思路来,设计有效的练习,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疑又是点醒了我们这些梦中人,我们想象孩子的能力是局限的,但其实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创新能力,我们只想孩子在我们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动手能力,顾此失彼,往往我们常常犯,回过头想想,我们好像做的太多,反而让孩子丢的越多!该反思! 休息时间,我们和胡老师交流杭城的美食,安排课余的时间,时光匆匆,我们却不留遗憾! 学习的脚步不曾停下,白天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晚上回到宾馆拿出手机把一天的收获梳理一遍,用美篇记录美好的片段,有些疑惑小组在一起探讨一下,我们始终在学习…… 第五天 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也不曾松懈,满满地收获,也让我感叹教育是博大精深的,教育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从徐益萍校长事务繁忙,但是还能身兼一线教师这一身份,我不由得感叹:教育是来源于实践的!徐校长指出东城实验二小的数学实验作业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他们的“你知道妈妈的头发有多少根吗”实践作业曾轰动一时,同学们各式各样的作业形式更是让我为之赞赏!原来孩子们这么厉害!这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如此优越?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快乐的爱上数学?原来一切都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原来数学也能像科学课一样富有研究,原来数学也能像语文一样拿来阅读,原来数学也能够如此有趣! 结束我们的实践培训,我们的收获真是颇多!最后,胡老师做了最后的讲话,宣布我们的实践培训也告一段落!五天的实践培训,我们感受到胡老师富有的责任心,为我们付出的辛苦,我们为缙云进修学校安排的如此完美的知识盛宴点赞! 10月26日,我们再次相聚在这里-----教师进修学校。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学的更多,发展的更快! 27日上午,快乐乘方小组积极地在实验小学开展了实践教研活动。实验小学的丁送琴老师送上了精彩的一课——《图形的高》。快乐乘方小组成员和96学时部分学员及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丁送琴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精彩的点拨、高效的互动,带领学生从生活实际到几何图形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充分认识几何图形的高。他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新思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老师们做了一个良好示范,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课后丁老师和快乐乘方小组其他成员针对本堂课的教学中“梯型高的认识提前是否更合理”展开了激烈的研讨,小组成员舒海英老师指出,这样入手从易到难的教学更有助于深入理解三角形高的认识,突破难点,逐步渗透从而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高的目的。在实践研讨中大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愉快的96学时落下了帷幕,我们的学习还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