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想像见面——台湾环岛

桔子皮皮

<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心里,台湾是个很远的地方。记得小时候看卫视中文台:鸡蛋碰石头、铿锵三人行、福星小子、流行MTV、还有数不清的娱乐节目和儿童游戏……直到现在仍历历在目。从那时起,就觉得台湾人漂亮又时髦,它应该是个遥不可及的天堂,它是那么高级时尚,却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去那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决定自由行以后,便早早查询各种相关资料,时刻准备着。8月20日中午时分,飞机飞过台湾海峡之后顺利抵达了那个想象中遥远的地方。<br> 站在台北桃源机场,除了文字变成了繁体字之外,并没有感觉太多的不一样,机场设施若比豪华高档还是差了长水一截档次。出了机场就有一股巨大的湿热空气迎面扑来,皮肤有明显的不适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台北101大楼,当初的世界第一高楼,现在第三。六楼以下是商场,以上是商务楼,这幢楼有些似塔的感觉,远远看去除了高过周边的建筑以外,无论从结构还是装修上看似乎也没有太多特点,而说到要乘坐世界最快电梯上楼看景这样的噱头对我而言吸引力并不大,加之下午的重头戏是故宫博物馆,所以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座高楼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未到台湾之前,总是听到“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宝贝”的说法。抱着看宝贝的虔诚心态,我们一心一意地仔细欣赏着,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稀世珍宝。只是无奈宝贝太多,据载有69万件之多,要看完的话几天也不够。很多年代久远的器物破损残败,看上去并不是我等凡胎肉眼的俗人所能欣赏。世界闻名的镇馆三宝肉形石、玉白菜和毛公鼎却因为一件在南馆,一件在美国都无法参观,只看到毛公鼎。虽然不懂鉴赏,但宝贝始终是宝贝,细致的纹路、晶莹的色泽、低调的厚重、巧妙的设计、精湛的手工……无一不彰显了它们的与众不同。没有去过北京故宫,所以无从对比,但作为中国人来说,这些宝贝无疑是有着极大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也确实值得一观。哪怕凡夫俗子们未能看出个中奥妙。<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九份,是反复纠结后才最终定下的景点,据说是《千与千寻》的灵感雏形取景地。来之前就听说这里人挤,也做好的心理准备。到达目的后,果然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本就狭窄细长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我四处张望努力寻找故事中的细节以及心中渴盼的那份悠远古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令人失望的是并没有找到,但凡印入眼帘的都是商贩、店铺、嚣杂声,叫卖声……当然还有满满的红灯笼。至于“千与千寻”,谁能说跟这里有半点关系呢?和国内大大小小的古城古镇一样,这里一样都被商业所充斥,“古”味早已荡然无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倒是镇上的“升平戏院”令人眼前一亮。这间据今已经100多年的戏院很好的保存了当年的原貌,门口那部旧式放影机和泛黄的海报让人真正感受到历史,以及历史所带来的厚重感。如果时间允许,我想我很愿意坐在里面慢慢欣赏一部老电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野柳国家地质公园——这处景点主要是以火山风化和海蚀所造成的各类形状迥异的沙石而闻名。<br> 石头粗糙坚硬,大多呈蜂窝状,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斧凿加工,以一种狂放不羁的姿态生长在天地山水之间。这边是湛蓝的海水,那边是雄伟的奇石,虽说石头形态各异忽而像人,忽而似物,但总归也只是仁者见仁罢了,要说它仅仅只是些普通寻常的石头也未尝不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来到淡水,太阳还没下山,我们走上“风帆大桥”后尚未体会到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眼前确实人多为患,人们都挤在桥上各种拍照,来到桥尾,风景果然渐渐突显出来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个时候夕阳缓缓下沉,我们站在木栈道上能对整个码头一览无遗,无论是远处的钟楼,还是眼前停泊的渔船,又或是仍旧热闹的人群,都完全笼罩在一片柔和温暖的霞光中。之前的烦躁不知不觉中隐去,迎面的海风给温热的空气带来一丝凉爽,我们放慢脚步,慢慢地走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酒店位于延平北路老街,热闹繁华不说,整个街道商铺都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当年的风味,鳞次栉比的竖形招牌放眼看去热闹中又秩序井然,清一色的骑楼设计,复古中也体现了人文关杯。<br> 夜里走在街上,总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自己已经置身于解放前的大都市,让才从现代社会中过来的人感觉如真似幻,加上太多的日本元素充斥其中,那些无处不见的日文和日式餐馆,无一不叫人迷幻。既在新时代又在旧社会,既在华人城市又似进了日本地界……不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因为它确实让人觉得不真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三天,清水断崖,作为台湾重要景点之一,自然是不容错过。<br> 网络图片上的清水断崖气势磅礴,崖断得凌厉大气,水清得湛蓝耀眼,将山石的硬朗和海水的柔情完美融合。<br> 从台北出发一路环太平洋行驶,满眼尽是无边无际的广阔大海,作为一个高原来的人来说,感到真实的震撼,远远看去的大海蓝得没有一丝杂质,尤其当天也是晴空万里,以前只从书面上读过的“海天一色”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了。亲眼所见的清水断崖与图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副画,没有游客的掺杂,景色才能体现出它的本真。清水断崖不可能让人攀爬或近观,所以得以如画般真实自然的展现。<br> 其实要说断崖,到处都是,并不稀奇,只是断崖下的景色不同,有的是枯草丛生,有的是干涸河沟,有的是潺潺溪流,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唯独没有这样开阔宏大的、一望无垠的、水天相接的大海!断崖呈80度直插入太平洋,山脚下的海浪裹着白沫一波接一波,汹涌的拍打崖边,击起千堆雪,而后缓缓退去,濒临平静之时又猛地来袭。岂是波澜壮阔可以形容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忽而想起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场景:英雄之决战必定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才够气势,二大高手衣袂飘飘的立于悬崖之峰,脚下是击流澎湃的万丈深渊,交战数个回合之后,或许有人会失足落于波涛之中消失无踪,多年后的某一天又毫无征兆的再次出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本来太鲁阁也是台湾经典景点之必游处,所以即使路况不佳且路程遥远,我们还是决定去看看。据说这里的公路是当年国民党老兵手工开凿的,也因此付出很多血汗的代价。公园是以岩石、峭壁、河谷、断层等自然景观形成,主要景观集中在燕子口,九曲洞,长春祠几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家乡本来就以山石闻名,所以当车行驶进山时已经隐隐有种熟悉的感觉,那些山、石、树……并无稀奇之处,河谷无法与己衣大裂谷媲美,石洞若放在燕子洞或阿庐古洞面前简直有如天壤之别,而树木则更不消多说,西双版纳的珍奇异树也能让这里望尘莫及。倒不是说太鲁阁有多差,对台湾而言,也确实算是不同凡响的好景致了。但在我心里因有了比较,自然会有落差。台湾人把这里标榜得如此与众不同也情有可原,毕竟那么小的一个岛,资源有限,岂能和我国大好河山相提并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出得山来一路沿海岸线北行,来到七星潭。<br> 进台湾以来已经是第3天了,对于海的印象也仅停留在远观之上,在野柳国家地质公园的时候曾在海边驻足过,但因为岩石太多,而且海滩粗糙,有点涠洲岛的感觉,现在到了七星潭才算是第一次近距离观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得不说,太平洋的海水真的很美。<br> 而七星潭又美得与众不同。海边既不是沙石,也不是泥土,更不是贝壳海螺,而是各色不同大小的鹅卵石。眼前是湛蓝清澈的天空和海洋,脚下是圆润可爱的卵石,迎面而来的是阵阵微凉的海风。大家忍不住脱了鞋袜走进海里感受这难得的美景。站在海边似乎脚下的鹅卵石也不那么咯人了,海浪渐渐涌起,夹着雪白细腻的泡沫浪花向我们靠近。<br> 因为不是常规路线,当地也限制开发,所以游客并不多,这才让我们得以安静的感受大海带来的这一切欢畅。旅途中的各种不经意经常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也许这才是旅游的意义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8月23日,早,万里无云。我们从花莲出发,准备向垦丁前进。路经石梯坪,也是海岸线风景之一。原为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一片凝灰岩质的地层,远看像是一层层石梯,并不算大众景点。<br> 如果说前面的七星潭具有大家闺秀的温婉气质,那么石梯坪则是大开大合的恢弘气势,也算值得一观。到处肆意生长的怪石嶙峋,忽而放任不羁,忽而低调沉重,在大海猛烈的冲击下巍然不动,极目远眺尽是无边无际的一片深蓝,沉寂而低沉,来到近处却倏地澎湃起来,惊涛拍岸击起千堆“雪”,让人在震撼敬畏之余无不有种酣畅淋漓之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难怪古人总会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美景当前之时忍不住吟诗作对。当时的我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思绪神游到何处,只感觉舒畅和激动,直到现在这一刻,再次看到那些照片并回忆写文时,心中也禁不住涌上一句“碧海狂浪风不止, 天阔地广人自强。”自勉也好,说说也罢,权当附庸风雅一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顺路而下,到达三仙台。所谓三仙台是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曾在岛上停留休息而得名。但凡这类与神啊仙啊传说有关的景点着实无法吸引我,好在顺路,也就一观罢了。<br> 只见一座小小的岛屿立在海上,为了方便游客赏玩沿岛搭了一座波浪式的连环拱桥,远远看去不过尔尔,又逢烈日当空,我们便放弃过桥上岛。如果说岛上尚有美景奇观倒会让人有些许失落,但岛上空无一物,并没有与三仙有关的奇观异景,无非只有桥、岛、卵石而已。加之在七星潭这颗“珠玉”前面,更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并不感到遗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猫鼻头。对于这些以形状著称的景点,历来有些茫然,哪怕是自家门口的西山睡美人在我看来也是似是而非。也许我没有抽象的审美思维,又或者很多先入为主的引导反而让人无法发挥想象。<br> 登上至高点,向下俯瞰,我一脸惶惑,顺着那些自称看得猫的人指点去琢磨,还是一无所获。<br> 来到山下,却不经意间猛然看到了那三只猫。一只小猫向海匍匐,两只大猫在它身后蜷曲而卧,其中一只还慵懒的扭头看去,整个景象清晰又明朗,果真是神形皆备的猫鼻头!前一刻还在为自己无法看出形象而落寞,转眼间便豁然开朗起来,原来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垦丁在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三面环海,本来预计是去白沙湾,到了之后才发现那里太过喧闹,于是临时决定转往南湾。<br> 天刚微亮,匆匆吃过早餐便赶往南湾沙滩。印入眼帘的是一片灰蓝而沉静的深海,太阳还没有升起,海面色彩低沉,波浪不动声色地缓缓涌来,海水一如既往的清澈透亮,沙滩上的沙石并不很细,一颗颗饱满而又粗糙,光着脚踩上去能体会到大地的质感和海水的柔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土生土长的高原人,对海的向往是发自内心渴望的。来台湾看海多处以后发现各地的海还确实别有特点,风格迥异。<br> 初见环海公路旁的清水断崖带来的是满满的讶异,从未见过的雄壮气势和山水融合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大海的湛蓝无边与高崖的巍峨挺拔相互辉映,蓝、绿、褐三色形成的强烈对比,堪比一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继而的七星潭却是不同凡响的精致细腻,无论是海的纯净无暇还是海边卵石的圆润光滑,又或是海浪带起的雪白泡沫,倒像是一个有着精致妆容的大家闺秀一般,优雅而大气;后来的石梯坪则是平静背后透露出的狂放不羁,时而静若处子,时而动如猎豹,哪怕现在想来,惊涛拍岸之声仍旧不绝于耳;至于南湾,呈现出的恰似深海的宁静致远,仿佛修炼多年的得道高人,早已褪去了浮华躁动,只为洗刷世间的恶俗肤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从南湾出来,直奔垦丁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br> 通过长长的海底隧道时,我们已经被那些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鱼类所深深吸引,我几乎叫不出它们的任何名字。那些大大小小的鱼从我们面前和头顶游过,仿佛我们也置身于海底一般。我们睁大眼睛伸长脖子,不愿意错过每一条神奇的生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洋馆逛罢出来吃了午饭已是下午2点,在赶往高雄的途中顺带去了西子湾的“打狗英国领事馆”。这个点纯粹是因为顺路,因为本来对此类历史景点不太感兴趣,权当随便看看吧。“打狗”取自谐音高雄,就是当年英国人建在高雄的领事馆,一幢不大的两层楼红砖房,配以圆拱式外墙,倒也有几分复古的英伦特色。<br> 从意义来说,这个领事馆是台湾的第一栋洋楼,建于1865年,能完整的保存至今也是相当不容易。据介绍,它的建筑风格属于巴洛克式,红砖的外观、竹节落水管都是清朝末年当时的建筑特色,为英国人所设计,特殊的花栏、石雕和圆拱都是与从不同之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可惜二楼已经封闭不让上去,只在对一楼开放,还全部搞成了咖啡店和旅游商品销售点,也不乏一些小资之人故作风雅的在楼下喝咖啡。而本来有着历史厚重沉淀的一个地方已然被喧嚣繁杂的人声所破坏,只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才让这处百年老楼展现出一缕宁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晚上夜宿高雄,这里的繁华热闹不亚于台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br> 饭后去了附近的美丽岛捷运站,这个被网友称为世界第二美的地铁站早已名声在外,我们算是慕名而来。外观普通的地铁站径直走到候车厅时才见到那个著名的“光之穹顶”。<br> 这是一个巨大在灯光展示顶,用玻璃镶嵌的材质打造,顶部绘制出各种抽象的图案,在我看来倒有几分像是地图之类的。适时正好遇上音乐灯光秀时间,顿时间整个地铁大厅熄了灯,只剩下流彩四溢的闪灯伴着节奏激荡的交响乐变换无穷。我们席地而坐,一边休息走累的双脚,一边欣赏这处最美穹顶。<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高雄的酒店在著名的六合夜市附近,远远便已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来台湾之前就听说夜市有名气,夜市小吃尤其美味。我这样的馋嘴自然是希望一享美食大快朵颐。来台后也逛了大大小小几个夜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感受的话,那就是“大失所望”。夜市与内地无异,全是烧烤煎炸食品,更多的是毫无卫生保障的莫名小吃,至于路边商贩也毫无本地特色,卖的多是旅游商品和劣质服装,几乎毫无可取之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夜市不好吃,反倒逛着这个产品丰富又价廉物美的进口日货连锁店,难怪有人说在台湾买日货也是可行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台湾行的第5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清境农场。<br> 这个农场原本是以养殖为主,后来因为经营不佳,改成旅游观光地后反而引来游客络绎不绝。绿绿黄黄的草地上零零散散也见到绵羊,但与想象中的可爱还是差了一截,大多已经被剃了毛,剩下短短的又不平整的一层毛,少数没剃的羊毛已经厚得可以盖处手掌了,游客靠近时它们并不躲闪,想必平时见惯了太多人。<br> 农场里除了羊就是马,马只是作为游客骑行的项目而已,原以来骑马至少也要在农场里策马奔腾几圈也算回事,没想到仅仅只是绕着绵羊秀观赏区的石椅边走了个回来。<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期待中的绵羊秀表演,着实是个差强人意的一个节目。本以为牛仔定是手艺超群的剪毛高手,剪毛本身也应该像艺术一样具有欣赏价值。事实上见到的却是一个伪牛仔不断絮絮叨叨半天后费劲地将一头绵羊拖拉过来,再手忙脚乱地用电动剪刀在无章可循的手法下乱推一气,以至于绵羊身上马上呈现出凹凸不平的坑槽……而那头无辜的绵羊从始至终都是一副不配合不享受不痛快的表情。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委实煎熬,挤坐在没有任何遮阳设施的水泥台上,坚持着看完这一场索然无味的表演。<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继而去看了一个老英格兰城堡,实为一家酒店,不许外人进入,只可远观拍照。整个清境农场面积很小,随便看去四处皆已是尽头,以绵羊为噱头的节目也如鸡肋,或许仅仅作为当地人写真拍照才是正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阿里山和日月潭,台湾之行的重头戏。<br> 大多数人对台湾最早的认知就是小学课本里的那篇“宝岛台湾”,我也不例外。从小印象中就对阿里山和日月潭有着很深的记忆。父辈一代人也同样知道这两处久负盛名的景点,甚至可以说它们代表了台湾,到了台湾不来这两地,就等于枉然。虽然我也知道那些越是名声远扬的风景圣地越是可能与想象事与愿违,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无论怎样,经典必有经典的存在意义,既然到了,岂有不游之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阿里山是开发已久的成熟旅游景点了,我们去时人不多,正好放慢脚步登山观景。山上古树众多,尽管当年在日本殖民时期已经被大量砍伐,但因为后人的不断种植和保护现在看上去仍旧展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高耸入云的红桧挺拔傲立,年代久远的神木林里笼罩着一股神秘沉重的气息,那些百年树桩和树洞似乎在跟人们诉说它的过去。虽然同为原始森林,但和版纳的还是大不一样,可能是阿里山有它独特的历史存在,所以更多了一些厚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里空气清新,偶有不知名的鸟儿长鸣飞过头顶,身边萦绕着树木若有若无独特的香味,我们慢慢地走在实木栈道上,确有一番悠然自得。来到山下,自然是要乘坐一下小火车的,这条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并没什么高大上之处,当年为拉运木材修建,但仅仅作为形式上的旅游项目也值得感受一下。全长7分钟车程,小火车匀速穿梭在阿里山树林里,我们也不得不跟这片神木告别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司机一再跟我们说日月潭,既不像日也不像月,他们本地人都不知道何来“日月”。其实像不像日月并不重要,很多景点都是人为赋予它们太多意义,实际上单纯的去欣赏不是更好吗?<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以前听说分为日潭和月潭,后来因为发电需要筑坝,水位上升后日月二潭就融为一体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日月潭水既不清也不绿,加上天气阴沉,整个湖泊都是灰绿灰绿的,看不出任何特点。日月潭景区设有几个寺庙,我们上了其中一个,尚在修缮当中,没有可观赏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为台湾少见的淡水湖泊,而且是高山湖泊,出名是理所当然。只是在我们见过九寨沟的水之后,再看这里,实在是天壤之别,连各有千秋都谈不上,完全差得太远太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期7天8晚的台湾环岛游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接近尾声。对台湾的向往之情也从此嘎然而止,风景自不用说,各有各的精彩,只要不做对比,不去强求,总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好。<br> 你若问我:“台湾怎么样?好不好玩?”<br> 我想回答你:“你去看看就知道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