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浓浓一中情

景行

“飞火流霞迎盛世,欢歌笑语贺华章”。在这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日子里,迎来了传统节日--重阳节,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老教师座谈会也如期而至。 吴江萍校长,林玉辉书记等校务会成员出席了座谈会。学校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共欢聚一堂,重温往昔岁月,共话学校发展。   会议上,吴校长代表学校向全体离退休老教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向老教师们详细通报了2016年学校高考、中考成绩,并介绍了学校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教学管理、硬件建设、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他还说,离退休老教师们在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付出了无数心血,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工会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老教师们做好服务工作。我们也希望老教师们多多出谋划策,为学校发展建设作出新贡献。 会议结束后,同学们还化身“小记者”,分组对老教师进行了采访。 时光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但它同时又是一把雕刻刀,将人精雕细刻得更加细腻。似一坛陈酒,在时光的浸泡下,历久弥香。进门,印花衬衫,几丝白发,还有那如阳光温暖的笑容,立即映入眼帘。 小记者: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哪个科目的老师呢? 杨群英老师:我教政治咯,我的老姐妹周秀凤老师是音乐老师。(两位老人相视一笑) 小记者:您从教多少年了?您为教育奉献了一生,有什么感受呢?对诏安一中这些年的发展与改变有什么感想呢? 周秀凤老师:哈哈,我们从教三十多年,应该说是乐在其中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感到无比光荣! 杨老师:这几年,诏安一中发展迅速,以前都是破旧的老房子,条件和现在差远了。现在有了多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希望你们要珍惜,好好学习。 小记者:请两位老师谈谈对同学们的期望吧。 两位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希望你们勤奋学习,不断成长。成绩来自努力,所谓天道酬勤嘛!愿你们能身心健康,实现理想,凤凰飞向世界! (高一一班吴旭军,高一三班林雅洁) 我有幸采访了许秀娟老师,一位敬业的初中英语老师。她退休不久,62岁的年龄,四五十岁的面孔,却洋溢着青年人的活力。她笑着说,是学生们让她变年轻了。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一中任教的,在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了数十年。她感慨最多的,还是学校环境和设备的变化。“当时条件哪有这么好哟!”许老师半眯着眼,回顾起当年艰苦的教学环境,苦笑地摇了摇头,“你们这一代的人都享受了最好的条件,要好好珍惜呀!”而谈及退休后的生活,许老师表示还经常来学校走走,对于这个她奉献了毕生精力的地方,她说:“很美,很亲切。” (高一四班沈湛) 我有幸采访了执教20多年的罗建萍老师:刚开始我还有点羞涩,但罗老师温柔的话语与和蔼的微笑让我慢慢放开了自己。在罗老师眼中,每个学生都是需要用爱呵护的小天使。她在执教期间,学生们以她为“孩子王”,师生关系和谐亲密。对于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母校诏安一中,她也感到十分满意与惊喜。“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在诏安一中这个美丽的大家庭中学习成长,学好英语这门充满魅力的语言。Wish you good luck!”Of course we should work hard! (高一三班谢思宜) 我有幸采访了年逾古稀的游祖泰老师。游老师的教学经历长达四十五年!四十五年来,他辛勤耕耘成就了多少学子的梦想,这令我对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充满了敬意。游老师来自莆田,19岁时就开始任教,任教科目是高中化学,他说,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需要用心去钻研学习。四十五年,走过这一段跨越世纪的时光,从三年困难时期开始任教,到文革期间被迫中断教学工作,从看到自己的邻居在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到看着自己的一批批学生实现梦想。老人由衷地感慨,知识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他希望我们能够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游老师的对话使我感触颇深,我衷心希望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高一四班沈子乔) 我们采访了已过花甲之年的沈宝贞老师。沈老师自1980年已在诏安一中教了20多年的数学,在讲台上奉献了自己最好的年华。刚一坐下,老师就感叹这些年一中的变化很大。不久前落成的之远楼和更早的一城楼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她们当时的环境真是天差地别。老师回忆起当时提倡的“煤油灯精神”和那时的艰苦,笑着说我们这代人真是赶上好时候了。虽然老师执教时环境不好,但她也带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现一中数学组组长就是她的得意门生。老师说,当时教高三的时候都会鼓励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学院,并希望他们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老师深知家乡发展靠教育。而当年的学生也不忘老师恩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去拜访当年的老师。老师对学生尽心尽力,学生也会报答恩情。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总是莫名的让人感动。 (高一一班沈逸凡) 老教师们的话语鼓舞着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将继承学校 优良的学风,不断努力,共同创造诏安一中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美莫过夕阳红”,祝愿老教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诏安一中高一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