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洋口港赶海

张旭晖

2016年10月6日,如东洋口港,我们一起去赶海。 门票80块一张,赠送拖鞋一双,小方巾一条,袋子一个。釆到的海货可交费带走:文蛤一斤5块,泥螺一斤15块。就跟去鱼塘钓鱼规则差不多。 我就想啊,泥螺不会烧,就不买了。文蛤老高拿手,带回去请朋友一道吃。我们带多少走呢?十斤?二十斤? 海风很大,耳朵里风声直响,太极拳里有一招叫"双风贯耳",不知道是不是这意思。 头发随风乱舞,盘头发的、头发稀缺的占了便宜。 南通的同学也没下过海,跟我们一样是菜鸟,一进海就开始找。其实,浮在泥土上的都是空壳,翻过来里面全是泥。 偶尔会发现乱爬的脚,细得只有铅笔芯那么粗,一眨眼就钻到洞里去。那是小螃蟹,也就一块钱硬币那么大。 杨家两口子貌似穿的情侣装,其实是杨太衣服带少了,将就套了昨天老杨穿过的衬衫。两人牵手浪漫海边。 郭家就玩了一会儿,据说海风一吹郭太就头疼,早早撤了。 老高一个人跑出很远。 我看他是出门玩微信,顺便看海。 海床上有漂亮的波纹,土不柔软也不坚硬,走在上面感觉有韧性。 开始我们寻寻觅觅,并无收获。 很快有人说文蛤全埋在土里,脚在原地踩踩,文蛤就能跑上来。 果然不错,我踩!踩!踩!踩下去一个大坑,踩得满脚是泥。 可惜出来的文蛤大多只有指甲盖大,不能食用。 我们那么多人釆到的稍大一点的文蛤大概不到20个。 走远一点,地上有一层薄薄的海水,海风吹起涟漪,踩的时候低着头,好像置身于移动的大船,头有些晕。 土下躲着无穷无尽的小文蛤,踩到哪里都有,就是没有我们想要的,很是灰心。 旁边有一人袋子里装了不少东西,他告诉我是泥螺。我说没看到。他说是你不认识,你脚下便是。 原来这些跟泥土同一色系的毛毛的东西就是。 太多了,好多好多。半个姆指那么大,有的还在爬行。 捡!捡!捡!最多的时间一手捡3个。 比一比,谁捡到的多。 12点要涨潮,我们11点多就撤了。 文蛤想买也没有。泥螺大家都没买,因为我们的钱包都丢在车上。 老板并不恼,大概在窃喜有人做义工。 记住这家酒店,门面很朴实,海鲜味道不错。 只是这家的厕所很奇笆,男厕、女厕关在一个大门里,男人的小便池进门就看到。我说这让我们很尴尬,老杨和老高一致认为,尴尬的应该是男士。 这个是老霍带到扬州去的踏板鱼,180一斤,也就是说老霍带去的两条值500多元。 可惜我们没点,不然我可以点评一下霍的厨艺。 下午我们跟着老杨的车到镇江,路上有些小堵。转高铁回南京,赶上了已经停止检票的6点的火车。 晚上早早入睡,夜里5点开始跑肚拉稀。老高安然无恙。 早上问杨家情况。杨太说:我没事。你们真是同学,老杨也拉了,先用杨梅酒止拉的,没用,刚服了弗派酸,正躺在床上。 出来混总该要还的。

文蛤

泥螺

老高

我们

海风

一斤

口港

赶海

杨家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