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个地方能看到太阳沟、上沟、下沟、水师营、百年军港、老虎尾半岛、黄金山、老铁山……旅顺全貌?
当然是白玉山,这是最佳地点。
白玉山矗立在旅顺港畔,是旅顺的象征,海拔130多米。 白玉山,漫山林木,景色宜人。
南北有条公路盘山而绕。
山的东坡,有一条496级的水泥台阶直达山顶。
南麓有空中索道直达山顶。 白玉山原来叫西官山。
清朝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说,既有黄金,也有白玉。
从此西官山更名"白玉山" 。 白玉山是旅顺新旧城区的分界线,白玉山东面为旧市区,西面为新市区,新旧市区由白玉山隧道连接,现在改为单行道。 伫立山巅或登上白玉山塔,除了可饱览旅顺城区风光外,可以观赏旅顺口东、西港及老虎尾半岛。 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
它的地势是天然形成的,中间一条窄窄的水道与外海相通,也是军舰出入的航道。
港口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
这里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此被誉为 “天下奇观”。 那弯曲的海滩远远看去,就像一条老虎的尾巴,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代一个叫石槽的人与老虎搏斗,抓住老虎尾巴用力一甩,甩到旅顺,就是老虎的尾巴的化身。
头在哪?大连的老虎滩啊。 白玉山的东南方向、港口东侧是黄金山,海拔119米,形势十分险要,与港口西侧的老虎尾山遥相呼应,扼守旅顺港出海口。
山北麓不足百米处便是举世闻名的旅顺大坞。
清末李鸿章在旅顺口兴建旅顺大坞,做为北洋水师的后勤维修基地。 电岩炮台在黄金山南面临海的山崖上,是我国沿海五大炮台之一,修建于清朝末年。
1898年沙俄强租旅顺后,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建。
当时俄军在炮台东西两端各安装一盏远射程的探照灯,用于夜间监视海面,海水把灯光反射到陡峭的岩石上,从海上观看,似岩石本身闪闪发光,由此得名“电岩炮台”。
在电岩炮台西侧有两个圆形堡垒,站在中间朝旅顺口发声,即可听到很强的回声,当地俗称“怪圈”。
白玉山西南方向,那连绵不绝的群山是老铁山,海拔466米,系千山山脉的余脉,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其间的老铁山水道是我国最凶险、最涌急的水道,老铁山灯塔就建在老铁山角上。
在老铁山灯塔下方,黄、渤两海的浪潮,由海角两边涌来,交汇在这里,由于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水色的作用,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 老铁山树木繁茂,满目青翠,保留着原始生态,是太平洋西岸东北亚最重要的野生候鸟类迁徙落脚点,被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誉为“候鸟栈道”。 白玉山上有一座白塔,叫白玉山塔,它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一个罪证。
白玉山塔是日本侵略者,在日俄战争中为了减少日本人民的厌战情绪,为战死者修建的纪念塔,以此来欺骗日本人民,美化侵略战争。 如今白玉山已经成为旅顺的著名风景游览区,吸引着海外的游客。 我总把白玉山看作观看旅顺的一个窗口。
每当夕阳快要落山,我就顺着北坡最陡的台阶而上,夏天听蝉鼓噪,蛙声一片,松涛阵阵,鸟儿婉转鸣唱,秋天树叶红了,漫山遍野秋味十足,白玉山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也显得格外抢眼,一只老鹰闪电般而过,一抔粪便华丽地划了一道弧线,稳稳地落在塔尖上。 站在山顶,刻有旅顺口的大石头摆放在平台上,还有一个大大的铁锚,俯瞰就是美丽的旅顺港。
晚霞烧红了远处的山,近处的海,海面红红的,归航的战舰、潜艇鸣着笛儿进港了,身披着红霞,威武壮观,再也不是旧模样,再也不是病夫,扼守京津门户,保卫海上长城,再也不是一句口号,练兵习武,全是精兵强将。 我愿意坐在白玉山塔的粗大廊柱下,以两根柱中间的空间为视觉口,像一面镜子,一面变换不同画面的幻灯片,很有乐感美感。 夜幕降临,月亮升起来了,依着廊柱,军港内灯火闪亮,紧张有序的训练还在进行。
龙河两岸流光溢彩,火树银花,河面倒影,山水相依,美景如画。
老城区,新城区,水师营,高楼林立,万家灯火,马路上车灯形成了光流,小城的美丽,就似一卷画轴徐徐在眼前打开,秋风拂面,惬意无比,抬头邀明月,低头品秋韵,可谓神仙般的日子,海市蜃楼般的美景,不觉中陶醉在这高高的白玉山上了。 礁石邀请你,一起去白玉山看看秋色,看看军港军舰,看看新老城区的变化…… 文中古炮的图由圈内好友提供,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