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投入 大胆放手——班主任思想工作漫谈

贾国富

真心投入 大胆放手 ---班主任思想工作漫谈 贾国富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510700 此论文公开发表于广西新闻出版局《求知导刊》2016年8月刊,国内刊号CN 45-1393/N,国际刊号ISSN 2095-624X 。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管理是为了不管理。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走入他们的心灵,真情爱护和关心他们的成长,宽严相济,成为他们的朋友,使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逐渐放手,让他们主动成长。 关键词: 真情 感化 宽容 自治 放手 真心投入 情感相通 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尤占重要地位。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要使学生“亲其师”,班主任必须把情感投入到每一个学生中去。 学生天真、活泼、健康、无邪,但心理承受能力弱,需要爱的抚摸。所以教师要经常地用爱心去引导他们,培养师生的感情氛围,制造“师生共鸣”的心理场,从而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你班上的每个同学,会不会一见到你就大声叫“老师!”,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论是“狭路相逢”还是在“广庭大众”。如果会,说明你与同学们对您十分亲近。否则,可能敬而生畏。如果学生将您看成了最可信赖的人,他会每次都将心里话告诉您,甚至女同学身体不舒服向您请假,会向您说明真实原因是因为例假缘故。因为,她将您看成是她的长辈,十分亲近又最可信赖的人,而忽视了性别。 班主任工作是细致的,但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师爱,是教师性格的组成部分;师爱,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股动力;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闪光钥匙;师爱,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火石;师爱,是把“顽童”感化的源泉.的确,只要班主任充满爱心,就必定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关爱学生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只有对学生真挚的爱,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学生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 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热爱学生最忌偏爱, 偏爱不仅有损教师的形象, 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和学习, 而且不符合师德规范。作为班主任应热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并处处表示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理解学生要深入学生, 从关心学生入手.。这样要求班主任要做到了解班上每位同学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关心, 他们会以努力学习来回报. 真心投入吧,好心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感化教育 宽容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宽容绝不是不讲原则的包庇和迁就也不是姑息、放纵,而是教师用心灵去感化、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表现。高中学生虽然年龄大的也有十七、八岁,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正是接受教育阶段,没有不要也不可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学生要多一次耐心说服教育,以情激情,少一次简单训斥。独生子女容易被感化,更容易造成情绪对立。多一点慈母般宽容,少一些苛刻计较。正因为他们还不成熟,所以才需要学校教育。在你循循善诱、百教不厌之下,他有可能成为一个“诺贝尔”、“华罗庚”。多一些亲近关怀,放一点架子。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尊重你。少一些指责、约束,给他们多一点“自由空间”,使他们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以强制的和粗暴的方法使学生服从命令,只能把学生变成驯服的羔羊,或者使他们带着不满从紧张、回避走向对立、欺骗,破罐子破摔。只有在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感觉到尊重和爱,从“客体”变为“主体”,主动发展;才能勇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变得生动活泼,放飞想象力,大胆创新,成为个性鲜明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有一年,在高二时,我任班主任的班上有一个姓尚的男生,性格倔强、暴躁,多次与同学打架斗殴,累教不改,学校已给过警告、记大过、劝其退学等处分,这次学校拟定给勒令退学处分。他父母对他更是无可奈何。学生的父亲苦苦地哀求我:“请帮找学校领导求情,再给最后一次机会!”对于这个学生我几乎也是丧失信心,但是我考虑到:如果学校将他推出校门,则他可能很快进劳教所的门;如果教育得法,则可以成为有用人才。我便对家长说:“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关键是学生自己诚心认错,并下决心彻底改错。”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进行了书面与口头检查,态度还算诚恳。我顺势利导,对这个学生谈:“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你累教未改,本应勒令退学,但考虑到你父母一片苦心,你也有诚心改错,我答应去向领导说情。这次打架是那个体育生找到我们班寝室且先动手的,主要责任不在你。如果学校领导再给你一次机会,万望珍惜!” 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该生翻然猛醒、痛改前非,毕业前没有再犯错误,学习十分努力,学校撤消了对他的处分,高考他以优秀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 班主任要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 明确方向, 提高思想认识,进行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学生的思想问题大量属于认识问题, 对学生教育应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对学生无论是激励, 还是批评, 都应使他们明白道理。这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言行放纵、容忍, 而是剖析说理, 使学生心服口服。如果班主任不采用说理方法, 而是采用体罚、变相体罚、大声训斥的方法, 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因此, 引导学生坦露思想, 武装头脑, 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 思想教育的其形式, 有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讨论会、个别谈话和写评论文章等。学生毕竟是孩子,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教师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之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培养自治 大胆放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理是为了不管理。作为班主任要明确一个观念: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管理,才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全面素质。为此我认为,科学管理班级应该依靠班级的主人——学生。学生要早日成材,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一个好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班风和优秀的学风,而它们的形成,只有依赖于每一个学生。 著名教师魏书生曾说过:“我这个人很懒,总让学生自己试着干,实在不行了,我再去帮忙。”正因为魏老师“懒”,他的学生才比其他学生勤快,比其他学生能干。魏老师的“懒”,让学生失去了依赖的主体和对象,直接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此,在平时教育中要始终强调“每个学生为自己负责”意识。要让他们自觉认识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并上升为一种自身的需要,为以后工作、生活,积累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就愈大。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就越小,班级的秩序越好。 我现在班级班干部采用两班人马,轮替值班一个月。这样既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管理,得到锻炼,又你使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激励,促进班级管理自主化,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培养一批思想端正,工作负责,学习优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骨干学生。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同时也是自己的主人。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要求班主任充当幕后指挥者,做顾问。如,这次期末评优,就是让学生干部按要求组织评选,但我要求把结果给我过目后再公布、填表。其中,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在年级前列,票数也较多,拟定为三好学生。但在位同学早上到校经常迟到,经过多次谈话还是有迟到现象。我看名单后,就给班干部建议,将在位同学从“三好学生”换成“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当然,班干部也乐意“接受”了我的建议。 班主任可不在前台,但一定要在幕后,并作好充分又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策划,引导学生开展工作,让他们完成自我管理班级的过程。逐渐放手吧,终究他们要成材,您大可以从“台上”转向“地下”,大胆放手,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何伟雪.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J]. 广西教育. 2007 (28). [2]苏梅. 论中学班主任和谐管理 [D].华中师范大学.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