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云海,是户外的标配而我最爱星空。喜欢的东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你会愿意为它忍受寒冷和饥饿。这次拍的,也是第一次人出现在星空中,喜欢。十七颗流星,喜欢的数字。 我不过是星星的尘埃,偶然路过这里,路过一朵花,路过一棵树,路过大地,路过海洋,路过蓝天白云,路过繁星点点,路过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 …终究,路过银河。 我说,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都会看到流星。有人说“我不信,长这么大,从来就没看过流星,你的好运气,都用在这上面了,难怪其他不如意。”我呸那是因为没有耐心和不用心。 人们只会关心当下的事,因为这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关心钱,关心亲人、爱人,关心工作,关心房价,关心友情,关心天气,将所有人类大脑与人类社会相互交杂后的必然产物掰开揉碎了分析得入木三分,然后按一种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将生活这一概念放大到无限大,占据了一个人内心的全部。 而星空让你觉得自己可以直接和那些几百几千年前的光芒对话,是的,当尘世被灰霾笼罩,唯一和你在同一空间里的人们都在忙着吃眼前不知道能否称为食物的东西的时候。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看星空,是在珠峰脚下。壮阔震撼,无以言表。 四姑娘二峰,星空没有拍出来,却从那时知道了,帐篷拍出来很好看。 沙漠上的星空,寂静广阔。一行人,或站或坐或躺,都不说话。远处传来歌声“灯火辉煌的街头”心里有些潮湿,我想旁人,和我一样。 星座清晰可辨,漫天繁星亮的和小灯泡一样。这样的景象让人头仰到酸都不愿挪开视线,对宇宙的敬畏感由心而生。那一刹那,人世间许多细小褶皱都被抹平了。 那些光芒,它们在这一刻,只属于你 在某个晴朗无云的夜晚,在某个远离城市的静谧草原,抬起头,一片明亮、壮丽、优雅、安详、神秘的广阔星空如一张巨幕赫然呈现在眼前,如一丝清雨将你世俗的双眼洗刷得干净透彻,什么都不剩,你与你最本质的归属之间再无任何隔阂,只有不断涌入眼中的无数星光直接打入你的内心。你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幸福?怎能不惊叹于世界之外这超越一切的最终极的美?这时你才意识到,你是社会的,但首先是自然的。 有人说,为什么喜欢看星空?因为对知识和宇宙的敬畏,对生命归属感的先天依赖,对某个意向不可理喻的执着, 对诗词句读之间的美景或哲思而感怀,对头上星月勾起的情如曲过轻轻叹喟,对逝去生命极致的怀念,对无穷好奇心的满足和更大的激发,对一种仰望之外触手可及的踏实心安,以及对过往于心释然,对未来有所期待。 繁星满天,每一颗都是感到幸福的原因。 如果看星空觉得幸福因为你本身就幸福。不幸福的人,只有孤独而已 即使孤独,仍然很幸运,大多数人,到死都没向尘世之外瞥一眼。 最喜欢,躺在草地上看星空。也许平时周围太过嘈杂,我们会遗失自己。但在那片星空下,忘却所有,眼睛都看呆了,看到了自然的神奇,认识了自身的渺小,听到了心灵的声音。静美无言,如美星空。 满天的点点星光,那种感觉,就像是,整个宇宙都在为我闪烁。想起人生旅途中失去或离去的朋友,亲人,想到过错,彷徨,恐惧,懊悔望着一闪一闪的星宿,竟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幸福与希望。 愿每个人都与这样的星空相见 满天的繁星满足了心中最强烈的占有欲。你可以为星星起一个美丽的名字,也可以凝视着它静静发光。 更重要的是,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也不会被粗暴蛮横的抢夺,它就是我的,它们就是我的。这一片星空只属于我一个人,所以所有自身的渺小,都会隐入群星的深处,深远却不空虚,目力所及的地方,是一片广阔的黑暗和黑暗中的星光,但是思绪早已经飞向几十万光年外的宇宙,飞的足够远。 每一颗星星都有故事,在夜空每多看见一颗星星,地上就多消失一个人,世间就多一个故事。星星每眨眼一次,故事就精彩一分。用手指把星星们连起来,是一个人的画像或者一只可爱动物的模样,是我们心目中美好的样子。 渺小和忽视有另一个温柔的名字,叫容纳和关怀。 我们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我们之中 日本小说家夏目漱石有一则轶事,他在当英语老师时,学生把"I Love You"翻译成“我爱你”,夏目漱石说,日本人不会说那种话,“'今晚月色很美,就够了”。 想起高晓松那首小诗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 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光锥之内,都是命运光锥之外,都是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