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从柳树梢头望你/我正年少/你圆/我也圆。
三十年后/你从椰树梢头望我/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我也满。 走完大路,走小路 车子开不上去,只能下来行走 儿子称今天的整个行程是探险,然后告诉我他长大了要当个探险家 小学时每天都要又这条山路,往返12里。小小的肩膀得背着书本,盒饭,碰到下雨还要背一把伞。
“儿子,你看妈妈小时候读书辛苦吧,你看你现在多幸福呀!” 西江,一个小村庄,离我家还有3里路,我的儿时伙伴晓花就住这个村庄,当时村里伙伴到了初中,都陆陆续续辍学了,只有我们俩还在念初中,(初中得到我们的集镇上,大概30多里路)那时为了上学不迟到,都要天没亮就起来赶路,我奶奶总是拿着手电筒把我送到你家,然后我们结伴而行,后来初三时,你也突然辍学了,记得当时我哭了,以后没伴了,从此奶奶每次送我上学就得送6里路,直到天亮,我不再害怕,敢一个人走,奶奶就站在那个最高的山坡上一直望着我走,然后不停地喊我的名字,能听到奶奶的喊声,心里踏实,不害怕,直到我越走越远了,听不到了……奶奶才会转身回家去! 现在发现这一路的风景是多美呀!儿时的我们在这条路上一直就是匆匆赶路,从来没有停下脚步欣赏过…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我家的小山村了。现在的体力真是不如儿时了,儿时扛着东西也最多走半小时,而且是轻轻松松,现在空手却走得这么累,哎,缺少锻炼呀! 我们家是可以开门见山,前后左右都是山。 家门口的板栗树,儿时放学了,我们都是拼命走,快点回家,然后捡板栗,晚来的伙伴是捡不到的,早上也是4点多就打手电筒去捡板栗,儿时的我们总是充满活力。 奶奶的菜园,奶奶不在了,荒废成此样…记得儿时放学回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帮奶奶抬尿桶去菜园浇菜,几乎每隔一天就要抬一次…… 这条路是爸爸家通往奶奶家的路,多么熟悉啊,往事历历在目,如今物非,人也非…… 这个石头桥,儿时天天蹲在这里刷牙,晚上出去玩,抹黑回家,最怕过这桥,特别怕摔下去,总是小心翼翼的 这个小水坑,几乎全村人都在这洗衣服,也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的地方,可以玩水,可几乎所有孩子都有掉到这水里的经历,还有这坑里总是可以看到水蛇哦! 这是刚刚那水坑的上头,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疤与伤痛。 哇,打麻糍,每逢佳节,我们都要打麻糍,那可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孩子们总是喜欢热热闹闹,有吃有玩,多好! 这个房间是我跟奶奶住了二十多年的房间,直到大学毕业我还在这里住,后来奶奶走了,我便没再在这住了,今天也是继奶奶走后的8年我第一次再踏进这房间……奶奶不在了…… 这张靠窗的桌子,陪伴了我20多年,多少个夜晚,我点着油灯扑在这写作业看书,还有绣鞋底…… 这道楼梯,一切都装满了我与奶奶的记忆,碰到外面下大雨,这道楼梯就下小雨,我跟奶奶总是要半夜起来装水,脸盆呀,桶子呀,罐子呀……反正能装水的都用上。 谷仓,可是儿时的我们玩躲猫猫最喜欢的地方,儿子看到也兴奋着呢,吵着要玩躲猫猫。 这口井,真正的泉水,水特别甜,特别清澈,全村人都到这里挑水喝,我们这些孩子还喜欢背着大人到这里捞小虾 这是我们家的竹山,是我们儿时放牛最佳的地点,我们总是在这一边放牛一边玩各种游戏,真的是快活极了,好怀念呀……这也是奶奶长眠的地方! 奶奶,今天,云来看望您了,您在那边是否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