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撒哈拉,寻访三毛的踪迹(2016.10)

Jane

三毛华人之奇女子,旅行家,崇尚自由。知晓撒哈拉源于其《撒哈拉的故事》之前也算是三毛的粉,两个月前画的素描 西属撒哈拉过去受西班牙殖民统治,1975年摩洛哥出兵逼退西班牙,后与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支持的哈撒啦游击队三方激战,摩洛哥占领了五分之四的领土,游击队退守靠近阿尔及利亚的只有五分之一的领土,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但有许多国家不承认包括中国。在联合国调停下,1991年双方终于同意停火,但计划中的全民公决直到现在都没能举行。在摩洛哥的地图上,西撒哈拉只是它的一个省。狭长的西撒紧邻大西洋,是沙漠与大洋交接的地方。西撒首府阿尤恩,就是三毛笔下的阿雍。 同行小伙伴是三毛铁粉,自述大学期间省吃俭用集齐了三毛的全套作品拜读并珍藏,后被一好朋友借走迄今未还,提及此事还唏嘘不已。一般摩洛哥行程少人会去阿尤恩,这是专门按照《撒哈拉的故事》内容安排的 四十多年前,三毛在阿雍的生活完全是拓荒式的。嫁给小八岁的西班牙人荷西,两人在撒哈拉结婚。过着浪漫且极其艰苦的日子,读着《撒哈拉的故事》,所有的故事情节立体起来,有了真实的布景。对三毛有了新的认识,她的独特,她的坚韧,她的勇气,她的善良,她的智慧等都非常人能及。 三毛和荷西来过的“回教皇宫城堡”——国家旅馆还在,风格依然。 根据《撒哈拉的故事》的描述,我们入住国家旅馆,这确实是阿雍最高大上的酒店,只是我们是这里唯一的住客,还好我们不知道这情形,否则这一晚叫人如何能睡得着? 国家旅馆的早餐,简单到只有面包、饼、鲜榨橙汁,苦等其他终未果。 早餐与钢琴曲的搭配 小镇与四十年前三毛眼中的样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摩洛哥政府倾十亿美元搞基础设施,小镇的主色调为浅砖红色与周围的沙漠很是配搭。 小镇清新的早晨 晨跑 小镇中心广场的公交车站 小镇教堂 小镇独特的民居 在旅店老板的的指引下,我们徒步开始三毛踪迹的寻觅,很快就幸运地找到三毛和荷西租住的房子,加泰罗尼亚大街44号,不巧的是房门紧锁,主人不知所踪。 徘徊时,来一邻居着长袍老者,说着西班牙语加手语和我们沟通,获准去他们家做客。 进到老人的家,我们惊呆了!屋子虽小但整洁干净清爽 厨房的摆设像文艺小店 厨房 卧室 客厅 老人主宰着这个家庭,指挥太太烧水沏茶,茶是甜甜的,加了糖,不知是眼缘还是其它原因,老者对我们的到来非常喜欢,竟然跑出去买回牛奶还端出他们特有的食品囊宴请我们。 真心喜欢这小而温馨的家。我们走前也答谢了老人。 望着老人的这么文艺的家,想象着就是当年三毛的家 三毛家门口的街上远远望去可看到沙漠。 决定去到沙漠里看看,我们朝着沙漠的方向走,但被房子阻隔无法靠近沙漠,我们扒着门缝看沙漠的时候,来一撒哈拉小哥,热情地要带我们去。 跟着小哥三绕两绕就到了沙漠跟前,这是绿洲沙漠,还有湖,植被竟然绿的不可思议。 撒哈拉小哥远远的走在前头,留下一行脚印 沙漠中一簇簇植被 沙漠中尽情的奔跑跳跃 继续寻找三毛笔下的邮局和法院,问了几个人都没找到,后逮着个银行ATM机取钱的小哥,以为可以说英语,小哥欣然答应车载我们寻找,小哥的英语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但多少还是可以沟通,知道是个警察,警察小哥带我们到达地点,但邮局和法院均未见踪迹,问谁谁都不知道,遗憾。小哥还要了同行小伙伴的电话,我们在摩洛哥竟然也有警察朋友了。 警察小哥 再见阿雍,三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