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中国传统船舶中3大海船船型之一,是适用于远海航行的优良船舶,为福建沿海建造故名。 福船船型呈V型,船底纵向设有龙骨,吃水深,利于破浪航行。福船首尖尾宽两头翘,尾封结构呈马蹄型,两舷边向外拱,有宽平的甲板,舷侧用对开原木厚板加固。造船用材主要为福建产的松、杉、樟、楠木。有些福船首或尾有活水舱,这舱在满载水线附近有孔,其作用是当首或尾在风浪中下降时,水流入活水舱,再当首或尾上升时水又缓缓流出,使船上升速度降低达到减小纵摇的目的。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在闽江口设厂造船,唐朝天宝年间在泉州建造海船,[10]据《西山杂志》记载泉州海船:“舟之身长十八丈,次面宽四丈二尺许,高司长五尺余。底宽二丈(尺?),作尖圆形。银镶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二至四万担之多”。明、清时福建沿海的各种战船、海沧船、草撇船等统称福船,包括大福船。
福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有两次重要文物发现,即泉州宋朝古船和韩国新安古船,说明福船曾远航至东南亚、东北亚进行远洋海外贸易,是中国宋元时期开展海外贸易的主要船型,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福船的帆,不像沙船仅用头巾顶,除在前桅或主桅的顶部使用用头巾顶外,还将帆增加于主桅两侧,称为“插花”。底部加帆,称为“篷裙”。据1832年《厦门志》卷五记载:“头巾顶,以布数十幅为帆,张大篷顶上,若头巾,能使船身轻。插花亦以布帆,张大篷两边,遇旁风,使船不欹侧。” 1500x350x1200mm。价格36000元。
1000X300x900mm。价格15600元。
700x200x500mm,价格9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