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声地告诉你-----我的家乡就在油筒石,我喜欢这里,也欢迎你来油筒石走走看看......

快乐的鱼儿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横峰县岑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岑山景区为主,另由赭亭山、油筒石两块飞地组成。你知道其中的油筒石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说我家乡的油筒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油筒石,其实不是指一块石头,而是一座山的名字。油筒石位于横峰县城东4公里,具体地说,它位于横峰县的莲荷乡黄藤桥九都,离县城大约10余华里。油筒石是一体积巨大的独石,由以红色粗砂岩为主的岩层构成,属于红层地貌类型。独石外形酷似油筒,高约十余米,旁有一高约35米的小象形石外形犹如一小油瓶依傍在油筒一侧,故名为“油筒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相传,从前有位仙人怜惜这里的村民,遗下米桶和油桶,供村人取食,并且规定每次只能取足够一日之量。后来的结果就是总会有贪心的人,企图用斧头把桶口劈得更大些,没想到惹怒了仙人,从此米桶和油桶中再也没有米油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小时候就听大人说过,觉得非常好奇,想去探究哪里流油哪里被封存起来了。莫名恼火、无比憎恨那个贪心的人:如果那人当初不那么贪心,这里的米和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好啊。这个故事警示后人,做人要老实本分,切忌贪婪。老一辈人告诉子孙后代:“这样也好,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更来得安心,舒坦。”</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听说油筒石山上长了很多名贵的药材。这些,无以考证。可是,笃定的是,油筒石山顶上一定有龙眼树,因为,每年六、七月份,当地的人们在山脚下经过,真的能捡到又大又甜的天然绿色水果:龙眼。一直到如今,夏天经过那里,你歇歇脚时,说不定有几个龙眼正巧掉下来砸着你头上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我的记忆里,最为敬畏的是油筒石山脚下有一个庙,常年闪耀着微光的灯芯,一缕缕香火,静静地守护着一方水土,默默庇佑着大小人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最为热闹的是每年的七月七,也就是“七夕节“。<br> 头几天,油筒石方圆几里甚至几十里的人们,自发出钱出物出力,积极准备七夕“看戏”。<br>  七夕那天,老老小小,全家出动。坐的坐,站的站,吃完“斋饭”,就满心欢喜地在这里欣赏三天四夜的大戏。越剧赣剧弋阳腔,一出出民间戏曲,精彩纷呈,有的悠扬婉转,有的荡气回肠。<br>  每年的这几天,也是大人们聚会的好时候,请来亲朋好友,好茶好饭招待着,住上几日,说道家长里短。 <br>  七夕节嘛,“说媒”这一大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七姑八姨的准能撮合成一桩桩好姻缘。<br>  最欣喜的是孩子们,可以顽皮地跑来跑去凑热闹,可以吃到各种零食解解馋。 <br>  “七月七看戏”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村民还把广场舞搬到了崭新的戏台,秀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展现美好生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油筒石附近有一个小学,妈妈19岁就在这里教书,我小时候就在这里上学。最为快乐的是,五月份,学校组织我们步行到油桶石,一路玩一些寻宝啊什么的游戏。相传这里厚葬过乾隆皇帝的奶娘,一到夜里,油筒石满山金光闪闪。我们只知道这里非常凉快,热衷于这里的花花草草,沉迷在各种各样不知名的小虫之间。渴了,就扑在一小洼清水边,看着水底的细沙上不时有细细的气泡冒出,喝着汩汩流出的山泉。</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到县城读初中高中,每年暑假,我都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来这里玩,这可是"贵宾级"待遇了:"走,去我家玩,油筒石。"油筒石有一山崖如一把大伞,一年四季晒不到太阳,也淋不到雨,是最好的避暑之处。埋锅造饭野炊;摘果子,爬山,在草坪上打几个滚……其乐无穷。如今,只要有时间,我就回老家,带我的孩子感受家乡的山山水水、感受最原始的大自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油筒石为国内罕见独体石,崖壁上有摩崖诗刻群,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最为兴致盎然的就是带朋友去欣赏摩崖诗刻群。以前,石头上刻写的字,看的非常清楚。</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如今,甚为叹息的是,这里很多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很多诗句都随着被风化的石头整块整块掉了下来。据悉,当地政府也为此担忧,请相关部门做了保护。</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有很多的樟树和松树。以前,没有电饭煲电磁炉液化气灶这些简洁方便的做饭家什,家家户户搭的是柴火灶,但是,绝不会把树给砍了当柴火。夏天,村民会修剪树的枝桠;秋天,会捡拾枯黄的树叶和干枯的松果,用来当作柴火。春天,村民会种很多很多树。现在,一棵棵树,早已成油筒石丰厚的风景资源。而且,村民利用松树,把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收集起来,做成松香和松节油等,创造一笔可观的财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油筒石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一级标准,森林风景资源权属清楚,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条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油筒石虽然已经于2007年就划入岑山洞国家森林公园,但直到到现在也不算是个名胜。期待挖掘这里“金山银山”,早日实现我“秀美乡村,幸福家园”,这指日可待。而不管怎样,我都对他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想大声地告诉你:我的家乡就在油筒石,我喜欢这里,也欢迎你来油筒石走走看看。<br><br><br> 快乐的鱼儿<br> 2016.9.30.<br><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