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老相机----莱卡情节

远方有你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叶老的相机收藏室——也就是别名为“家”的那个地方,藏在青岛湛山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区里。叶老把他的家变成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架,各式各样的藏品,我们的采访就在这个博物馆一样的家里展开。叶老虽然已经五十有七,精神却十分矍铄,质朴的打扮和平和的言语,透露出他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而他的热情也一扫我初次登门的拘束。满屋子密麻麻的藏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感觉一下子就迷失在了历史当中,但叶老的故事、人生经历,让这些藏品变得条理清晰起来。<br>叶老对于相机的喜爱,小时候便埋下了种子。叶老的父亲从事的是文史方面的工作,经常需要用到相机,而他的一个亲戚又正好是开照相馆的,那时候的叶老就经常偷偷地拿着相机摆弄,后来不仅没有挨骂,大人们反而教了他很多关于相机的知识,就这样在家庭的熏陶中,他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相机。从对相机的把玩到拍照到冲洗、到放大、到出片,所有的过程全都了然于胸,并且沉迷于此,乐此不疲,以至于慢慢爱上了相机的收藏。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台认识的老相机出自蔡司,而这台相机,后来也成为了老先生的藏品之一。<br>“收藏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对老相机的怀旧反映了很多现实社会的浮躁,光影的背后是存在的现实,这也是摄影的意义,既可以表现出最浮躁的情绪,也可以还原出最本质、最扎实的东西。”<br>所以老相机的玩家是处在现实的环境之下,看以前值得珍藏的东西,内在实际是价值,相机只是个载体,反映的是那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那种善良,那种不变的真谛。相机是美好的东西,带来好的联想,好的回忆,是一个影像的记录仪,记录了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感觉,有着别样的情怀<br><br>“老相机的情怀还在于珍惜,现在是数码相机的世道,流行的快餐般的文化,虽然快,却把人变懒了。老相机的手动设置,测光曝光都需要经验,就充满了未预知性,而这种未预知性也正是让人乐此不疲的魅力所在。”<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叶老的藏品中,最老的一款相机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是他在各地来回奔波才搜集到的。为了搜集相机而积累起来的票根,也有了厚厚的一沓。他觉得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文化,而相机正是记录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想要了解它,必须要到这个城市当中去。在老先生这里,每一台相机的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br>所有的相机藏品中,叶老的最爱还是那套珍贵的徕卡M全系列相机。在叶老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每个月的工资仅仅几十块钱,也许都满足不了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更别说去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拥有一部相机,就是很奢侈的事情,而拥有徕卡,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也许在全国,徕卡也没有几台。如果在大街上看到谁的脖子上挂着一台徕卡,都会有恨不得跑上去把人打倒,然后把徕卡抢走的犯罪般的冲动。</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而说起叶老对徕卡的偏爱,还要从徕卡本身说起。<br>徕卡诞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德国人的精神就是做一件事就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如同德国的其它产品一般,徕卡相机也具备了相同的特点,就是最为讲究的制作工艺,最为严谨的生产流程。但徕卡的讲究从来就是自身的讲究,而不是为使用者的讲究,如果使用性与徕卡的讲究原则相冲突,徕卡一般不会屈就使用者的。收藏徕卡不只是为了徕卡本身,更是徕卡所反映出的价值跟精神内涵,要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到精致、极致为止,这种坚守才是收藏徕卡相机的真正的初衷。<br>徕卡的异军突起是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台135的相机,改变了取景不方便,携带不方便,上卷不方便的大画幅相机,这不止改变了相机的发展轨迹,更改变了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理念。创新理念,将相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是这种创新,使徕卡在短短的数年当中走上了神坛,人人都想有一台徕卡,但却很少有人买得起,买得到。<br>在二战结束后,徕卡依然威风不减,高居重山之巅。而徕卡的M系列相机更可以说是个神话,半个世纪不变的脸,极简单的功能,决不妥协的制作,谁都想颠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它的优点,它的不尽人意,说不完道不尽。据说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身上也常吊一架徕卡,作为有身份的象征。徕卡早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地位,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而M1的问世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当年的产量也仅仅只有不到10000台,所以能够将徕卡从M1到M9全部收集,本身就是一件很浩大的工程。这也足以看出老先生对徕卡的痴迷。徕卡在他这里不仅仅只是一台相机、一个收藏品,而是已经成了图腾一样的存在,既有着历史的沧桑,又有着人文的情怀。<br>在老先生的眼中,真正的收藏是一种欣赏,而不以占有为目的,如果抱着投资或者投机的心态去收藏,其实并不能真正收藏到好的东西,收藏有时候靠的是缘分和机遇,功利心太重,可以一时得利,但绝不会获得收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一台相机,我过目了,欣赏了,就等于收藏了,至于我是不是能拥有倒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好东西太多了,一个人怎么可能全部拥有呢,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是收藏的真境界,也是艺术的真境界。”老先生的豁达让人为之佩服。<br>宠辱不惊大格局,去留无意真境界,这不仅于艺术为真谛,亦必启迪于人生。</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的藏品</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