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疆游~风景篇(上)

陈惠民

期盼已久的新疆旅游终于在九月初成行了。这次由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组织,中国国旅上海分公司承办,新疆兵团青旅地陪的北疆13曰游从9月3日开始至15日结束,途经烏鲁木齐,吐鲁番,天山天池,可可托海,禾木,喀那斯,五彩滩,那拉提,巴音布鲁克,库尔勒等十几亇著名景点。 一路上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相伴,高山、草原、河谷、戈壁、湖泊、森林等各种地貌在秋天的阳光下美艳无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把我沿途随拍的景色汇编成上、下两段,与大家分享並求指正。 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   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型宴会厅是新疆目前最大的可同时容纳1000人用餐、以新疆民族歌舞、文化、饮食为一体的观赏性餐饮广场。 新疆国际大巴札銘文碑 銅壶是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一种洗滌工具,主要用耒洗手。 广場上巨型手鼓模型。 边用歺边欣尝民族歌舞1 貌似阿凡提的主持人之一 边用歺边欣尝民族歌舞2 民族歌舞演员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2014年6月2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古城遗迹1 交河古城遗迹2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暗渠 火焰山地面温度达摄氏60度 吐鲁番火焰山景色之一 :唐僧取经。 吐鲁番火焰山景色之二:牛魔王 天山天池景点入口 天山天池: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天山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0.8~1.5公里,最深处103米。湖滨云杉环绕,雪峰辉映,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天山天池景色之一 天山天池景色之二 蓝天白云下的准噶尔盆地戈壁滩 戈壁滩上的风电场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入口。 可可托海镇位于新疆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可可托海镇是依托稀有金属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可可托海镇拥有大量的俄式建筑,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称.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   额尔齐斯河 额尔齐斯河水的亮丽色彩 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那里山环水绕、奇石怪岩,尤其是笔直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酷似一口大石钟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感慨万分,无比神往。 游客在峽谷河床上玩耍 我们游玩额尔齐斯大峡谷那天恰逢哈萨克族牧民趕牲口转场,我们有幸目睹了牛、马、羊、骆驼等转场的壮观场面。 这是马群在转场。 这是转场的牛群 转场的骆驼 转场的哈萨克牧民之一 转场的哈萨克牧民之二 转场的羊群 这是哈萨克族牧民飼养的大尾羊 骆驼是哈萨克族牧民举家搬迁转場的主要运输工具,驮滿家当的骆驼走过吸引了旁边的游客纷纷拿起相机抓拍。 转场的羊群拥挤地通过大桥 转场的哈萨克牧民之三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城以北约24公里处。它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 北岸是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颜色多变,其是由激猛的河流侵蚀切割以及狂风侵蚀作用而共同形成。 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五彩滩。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 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   这块巨石侧看象人脸。 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这是魔鬼城在夕阳西下时的奇特景色 这是可可苏里湿地风景区

转场

可可托海

新疆

天池

天山

牧民

交河

景色

坎儿井

吐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