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飞舞

山魂海魄

《野蜂飞舞》(原名《Полет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原为一支管弦乐曲,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kolaiAndreivitch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名曲之一。 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撒旦王的故事》。其中第3幕第1场为描述王子变化为大黄蜂攻击2个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时的配乐即为此曲。 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我虽然不懂音乐,但酷爱音乐。为了支持我的爱好,一位老家的亲戚推荐了这支《野蜂飞舞》,马克西姆的钢琴作品。一听就喜欢上,停都停不下来,而且我又找了许多版本的同名作品,集中欣赏;同时点检了以往的一些图片做成这个专题,将快乐分享给各位挚友。 这里介绍的是科萨科夫的原作。曲子是A小调,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音流上下翻滚,快板活泼,精湛地表现了战斗民族的音乐美学的一种迁移效果。  《野蜂飞舞》是一支音乐小品。作品中的野蜂飞舞的动态气势和演奏者的底蕴素养,无论中外古今男女老少都能感受得到并都能作出自己的评析。但明快的32分音符,却有着极高的难度,因而也常常被作为钢琴手的一种常备的基础训练科目。即使受过正统训练的钢琴家,也很难保证每次出场都能发挥出理想的水平。 本图配置朗朗作品,这是他在2014年春晚演奏的《野蜂飞舞》。  这支乐曲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野蜂飞舞的动态,用极其快速的弦乐小分弓模拟黄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一开始,长笛与弦乐一起以突然的下行音型出现,好像一只野蜂从天边飞来。之后,在固定的飞行音型上,小提琴和长笛相接地奏出旋律。有时很强,像是黄蜂飞到面前了;有时则在远处。不时的、突发的重音提醒着听众它的危险性与攻击性。最后是半音节上升的乐句,描写野蜂向远处飞去的情景。 (配置叶修版《野蜂飞舞》)  这里链接的是青年钢琴家王羽佳的作品。  这个被赞誉为“蝴蝶般轻盈、野蜂般尖锐”的键盘艺术家,她的快过轻纱机的指法,超炫版本的技巧,一支《野蜂飞舞》直令琴弦燃烧。  王羽佳的其他优秀作品,某将相机编辑专题为她加油! 马思聪版的《野蜂飞舞》。 石娟、田超版《野蜂飞舞》。 DJMAX版《野蜂飞舞》。 传说版《野蜂飞舞》。 八架钢琴版《野蜂飞舞》。 双排键电子琴版《野蜂飞舞》。 辛晓红版《野蜂飞舞》。 长笛版《野蜂飞舞》。 大提琴版《野蜂飞舞》。 琵琶与大提琴版《野蜂飞舞》。 童声合唱版《野蜂飞舞》。 单簧管版《野蜂飞舞》。 手风琴版《野蜂飞舞》。 加快版《野蜂飞舞》。 小号版《野蜂飞舞》。 口哨版《野蜂飞舞》。 二胡版《野蜂飞舞》。 口琴版《野蜂飞舞》。 小提琴齐奏版《野蜂飞舞》。 琶音口琴版《野蜂飞舞》。 王乔琵琶版《野蜂飞舞》。 周子雷版《野蜂飞舞》。 李炜版《野蜂飞舞》。 古筝版《野蜂飞舞》。 亲子奥尔夫版《野蜂飞舞》。 小号新版《野蜂飞舞》。 西蒙版《野蜂飞舞》。 薛汀哲版《野蜂飞舞》。 爵士版《野蜂飞舞》。 重金属摇滚版《野蜂飞舞》。 土耳其进行曲版《野蜂飞舞》。 韩曲萨克斯版《野蜂飞舞》。 劲乐团版《野蜂飞舞》。 女子十二乐坊版《野蜂飞舞》。 手速版《野蜂飞舞》。 自由节奏版《野蜂飞舞》。 长号版《野蜂飞舞》。 器乐版《野蜂飞舞》。 幼儿园版《野蜂飞舞》。 胎教版《野蜂飞舞》。 手机版《野蜂飞舞》。 现代民乐版《野蜂飞舞》。 爱婴版《野蜂飞舞》。 王红艺柳琴版《野蜂飞舞》。 中国交响乐团女子合唱版《野蜂飞舞》。 李传韵小提琴版《野蜂飞舞》。 天方夜谭版《野蜂飞舞》。 啤酒瓶版《野蜂飞舞》。 伴奏版《野蜂飞舞》。 手风琴伴奏版《野蜂飞舞》。 郎朗摩杰二人组版《野蜂飞舞》。 长号搞笑版《野蜂飞舞》。 王小玮在央视星光大道演奏的双排键《野蜂飞舞》,之前就已在湖南卫视爆红。 《野蜂飞舞》是史上演奏难度最高的钢琴曲,而我国第一位双排键艺术博士王小玮用的是她的一双脚,踏弹准确无误,而且依然保持了独有的开创精神和极高水准,直逼钢琴圣手马克西姆,号称天下第一脚。 美国国王合唱团真人版演唱的《野蜂飞舞》,由BobbyMcFerrin(博比·麦克费林)等演出。演唱者惟妙惟肖地模仿蜜蜂嗡嗡声,八声部的男女声合唱,配合默契,风格诙谐、活泼欢快,绝对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野蜂飞舞》在音乐圈已经成为一支洗脑神曲,火遍全球。欣赏一支曲子,有无内涵倒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真理。野蜂飞舞之所以如此疯狂,主要是以节奏为主,而且听上去比实际还要难,一开始便成为各种流派各个国家音乐人的一支练习曲,技巧要求极高。在合唱领域,能高质量地演绎《野蜂飞舞》,也是相当地炫技拉风。  莫斯科音乐学院室内合唱团的合唱《野蜂飞舞》。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这支名曲,旋律极快,所以多为乐手训练、展示演奏技巧的首选曲目。这首曲子无论在什么乐器上演奏都需要极高的水平。这里介绍的伊朗的一位乐手使用十孔口琴这种乐器演奏,更是有极高的难度,快速的压音超吹与正常音的切换,对琴,对乐手的要求都是极高的。  十孔口琴在欧美都是称它为“10-HolesHarp”﹐有时也称作“DiatonicHarp”(全音阶口琴)﹐或是称它为“民谣口琴”或是“BluesHarp”(蓝调口琴或布鲁斯口琴)﹐事实上指的都是同一种口琴。这种口琴在欧美极为流行,是口琴爱好者中最大的族群。尽管十孔口琴原则上并不适合演奏这支曲子,水平再高也不中听。但作为技巧训练和才艺展示,应当令人称羡。  《野蜂飞舞》这支练习曲,弹拨者基本没有松指间隙,吹奏者也几乎找不到换气的地儿。对于口琴,还要求乐器质量高端,簧片敏感度强。 台湾口琴家李譲演奏的《野蜂飞舞》。  去年10月25日,上海大众汽车取斯柯达全新速派为题,邀请世界各地顶尖艺术大师,以全新的听觉与视觉的立体主义美学演绎传承百年的艺术经典作品,为现场观(听)众呈现了一场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让《野蜂飞舞》成为本场盛典的艺术大赏。 中央音乐学院郭思言,于2011年2月7日在吉尼斯中国之夜,以小提琴54.922秒演奏《野蜂飞舞》的成绩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作品。 此前,此项世界纪录58.515秒的保持者是英国人贝恩尼。 考核这项世界纪录的规则有二:一.选手必须完整演奏《野蜂飞舞》这支曲子;二.选手可以使用节拍器并且保持2/4拍匀速演奏100小节。 范临风2012年在合肥笛箫沙龙演奏的《野蜂飞舞》。 范临风,女,浙江嘉兴人,1992年生,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曾于2007年以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在CCTV民族器乐大赛上获少年吹管组第一名。 蒙古古筝版《野蜂飞舞》。  俺家航姑娘在学吉他。为她推荐的这个范儿是吉他版吉尼斯纪录保持者的作品《野蜂飞舞》,速度从340bpm到750bpm,为难一下小东西。 我的摄友中有好几位是钢琴师。根据TA们的要求,这里再次介绍马克西姆演奏的《野蜂飞舞》,为好友们加油! 这一专题,介绍了68个版本的《野蜂飞舞》。大部分是视频转码,然后上传到本人的音乐空间,音质受损比较严重,作为一个检索目录,但也还可以接受。本人仍在关注着《野蜂飞舞》各种版本,待凑齐一个量,还会编辑以供挚友们喜欢。 爱好音乐的朋友们请访问山魂海魄的音乐空间: 百度MP3外链网 <a href="http://www.baidu190.com/singer/3679">http://www.baidu190.com/singer/36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