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海口市美兰区龙岐村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龙岐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范围四至为:东至海府路,南至规划路,西至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地块用地红线,北至海南省水务厅用地红线(以规划红线坐标为准),计划征用土地172.31亩,涉征建筑面积约21.09万平方米,涉及约3300人,共719户。
龙岐村位于海口市东南部,东至海府路、西至金银岛大酒店,南至国兴大道,北至蓝天路。龙岐村地处府城郡与海口之间的坡地,据传古时,海口市区为五龙入海之地,现在的海口人民公园原是一个大球,为众龙戏耍之物,当时龙岐村为神龙栖居之地,龙头在龙舌坡,龙尾靠近海口汽车东站,龙岐村因此而得名。
龙岐村始建于唐宋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遗迹的千年古村。
明代海南进士,出生于府城东厢攀丹村的唐胄编撰的四十卷史书《正德琼台志》第二十六卷有关庙宇章节记载:伏波庙在郡城北六里龙岐村,建于宋代。 这是一个都市里的村庄,这里是神龙居住的福地。
一直以来当都市的车水马龙从村前的海府大道上呼啸而过,任时代如何瞬息万变,古村依然保持着一份恬静与从容,一份淡泊与悠闲。 龙岐村因该村建有海南最早的伏波庙和琼台书院掌教谢宝出生此地而闻名岛内外。 龙岐伏波庙是为纪念对开拓我国南疆有着卓越贡献的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
海南不少地方都建有伏波庙,对两伏波将军表示敬仰和纪念。伏波庙遍布海南岛,但唯一有史料记载,修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是龙岐村的伏波庙。 清代进士谢宝的故里在龙岐村,谢宝担任琼台书院掌教期间发生的“搜书院”的动人故事,在海南家喻户晓,龙岐村因谢宝而远近闻名。 村里还有一个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小学一一龙岐小学。 学校有近900位学生,他们大多是龙岐村的孩子。每个从龙岐小学走出去的毕业生都会说:“这里有我们小时候许许多多的故事!” 她们说:“我爸爸的爸爸都曾经在龙岐小学读书!” 还有这个团结、实干、乐于奉献的团队。她们大部份从毕业后就一直在龙岐小学工作,她们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就连学生的三代都能如数家珍!正如她们经常所说的:"×xx爸爸的爸爸都被我打过屁股。" 他们, 还有她们,尽管都不知道学校拆迁后会怎么样,但仍然坚守着这三尺讲台,依然热爱着这份事业!不管外面发生多大以变化,她们依然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为龙岐小学的孩子们献上最真诚的微笑! 如今已人去楼空,轰隆隆的机器打破了千年古村的沉寂。 即将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之前见面的招呼是:“吃了吗?”,现在更多的是:“你搬去哪了?” 若干年后,这里的一座座摩天大厦将彻底改变村民的生活。但也许会找不到孩子们放学后在斋台上嬉戏的乐趣。 和都市里久违的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