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寨好风光,气候转身好地方。
空气新鲜环境美,林中飘来鲜花香。
高一台台低一台,蜜蜂采花顺山来。
蜜蜂见花双抖翅,花见蜜蜂笑着开。
二哥统一回复:花千谷在勐海柏油路苏华饭店旁边,岔路口有明显标志牌。也可以从向阳寨上去,车停在石头新寨后走下来更近,才一公里左右。亲们要看花快乐点去了,要开败了。
从柏油路上山有3公里土路,请带足水和食品。道路狭窄,会车困难,特别下来时经常拥堵,车子最好不要开上去了。
连日来,到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花千谷观花赏景的市民越来越多。“十一”黄金周期间将出现观花高峰。昔日寂静的南糯山寨,宛若过节一般,非常热闹。
南糯山海拔2000多米,森林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气候凉爽,被称为西双版纳“气候转身的地方”。因此,前去观花赏景的人们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也不感觉到闷热,很是舒服。
田野里稻谷一片金黄,勤劳的哈尼族农民忙于挥镰收割,抢收水稻和玉米。行走在山水间,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风景,十分养眼,令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 “花千谷”是南糯山石头新寨哈尼族大学生布培的杰作,距离勐海公路水河寨——茶源文化山庄3公里。山坡上近百亩鲜花盛开,前去观花赏景的嘎洒、景洪、勐海、勐腊等地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拍照,发微信,一时把花千谷炒得十分火热。二哥制作的花千谷的美篇,截止9月23日,点击率超过12万次,前所未有。 现年30岁的布培大学毕业后,没有考取公务员。她打过工,做过销售等工作,几经波折,最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南糯山石头新寨。今年,她请来村民在自己家的80多亩自留地上尝试着种植了百日草、格桑花、硫华菊等花卉,并在基地里套种了樱桃花、大花等树种。经过精心管理,山坡披上了绿装,鲜花盛开,漫山遍野成了花的海洋。走在花丛中,只见蝴蝶飞舞,蜜蜂采蜜,游客照相,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连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会有那么多的人来看花,微信一发出,立即吸引人们前来观赏,有城里人、农民和游客,有老人、年轻人和学生,当天进园人数超过2000多人,布培笑逐颜开。
历经磨难,布培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之路。她打算扩大观赏花卉的种植面积,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季节里都有不同的花卉开发。同时,在花卉基地旁搞农家乐,让前来观赏花卉的游客有水喝,有饭吃。利用花卉带动村民开展农家乐旅游,做强做大花卉产业,让游客观花赏景后,能品尝到正宗的哈尼山寨风味小吃,带土特产回家。
专门种植花卉给人观赏,这对南糯山的哈尼族农民来说是一种创新,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迎合了城里人的口味,值得持续发展。
致富的道路千万条,关键看你何如走,怎样运作。哈尼族大学生布培自主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回乡大学生们学习和借鉴。
为何花千谷效应会持续发酵,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主要是南糯山气候好,交通方便,地处景洪和勐海交界处,人们来玩都比较方便,国庆节游客将会更多。 “花千谷”效应给农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做出了样板。如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扶持引导农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增收致富,值得党委政府领导深思。
“边学、边改、边改、边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这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原则。对一个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哈尼族农民来说,能想起来种花,又把花地经营成这个样子,真的是很了不起,你能说它不是一种创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迎合了人们的口味。
估计今后,什么白果园、万果山、歪瓜劣枣基地等一些奇形怪状,光怪陆离的基地名称将会相继冒出,让你不得不佩服国人的跟风仿造能力。
当然,目前的“花千谷”还存在指👆路牌子不明显,停车场不够用,进山道路狭窄,基地卫生间少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逐步改善。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能把花千谷搞成目前的规模已经很不错的啦,关键是今后如何发展和引导,增加花卉品种,让“花千谷”漫天遍野鲜花盛开,经久不衰。 希望有关部门多介入指导和扶持,让南糯山哈尼族农民在“花千谷”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和壮大鲜花后续产业,使哈尼族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