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多年以后yc

<h3><font color="#010101"> 余晖下的江河,被打造成了沾水的琉璃,一片压着一片,无缝对接地去铺成霞光的镜鉴史,专事收集弥漫的霞光,来折射地球光鲜亮丽的正面。江河上的余晖,只管华丽丽地出场,但是倘若没有渔船和渔网,去焕发,去营养,在形态上,便输了丰盛,少了诗意,也会折了主角的戏份。渔船和渔网,最适合替这袭人欲醉的泛天余晖,渐次收拢,然后,负责任地,撒下夜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霞光中的小船,占的地方,相当有限。在画意中,它的身份,形同点缀,似泼墨画中的留白。在现实中,小船是支点,这么一处小小的地方,为碌碌营生,在江湖上,提供了一个站得住脚的地方,去撬动地球多刺粗糙的背面。在回忆里,小船又是五味回转的起点和终点,引发你对水上人家的回忆,那时的船屋,充满烟火味,“哗啦啦”的一盆覆水,就能惊开玻璃屏幕,“啪”的一下启动,人生的回车键,闪回童年,在童年里,有个走不出来的,名叫《海霞》的电影里的小渔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只记得电影中的女主角海霞,海和霞,是她的标识,是她的色彩,且柔且绚且威。她,披着霞光,握钢枪的姿势,迎着余晖,抓特务的动感,在我年少的瞳孔里,就是一个不断放大的词“飒爽英姿”。这种底片,印刻在了我脑沟回的深处。可惜的是,那种融到骨子里的风范,俱往矣!徒悲叹,数风流人物,还看往昔!如今的江湖,东风具备,只欠万事。船屋已不再奔大风大浪而去,船在水面,泛起的调调,已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盛大华丽的晚会,总有落幕时分。余晖的后半场,是夕阳西沉,是暮色渐浓。照拂出另一种语境:搁浅的船,入尘的篓,退潮的滩,欣欣向荣里枯下去的苇。全都亦歩亦趋地,赶往自己的暮色,牢牢地焊在自己的角色里,凝重成夕阳下的挽情,洒脱地面对一汪秋水,天际夕阳,深情告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时,我选择以这样的姿态,来配合余晖的落幕。舍了锦衣玉佩的衬托,披挂纯棉宽松一身,扎个家常速成马尾,摆个天然朴实姿态,再配以得心应手的诚恳,去面对落幕。那一刻,有质量的仰望,是顶顶肃穆的,充满盎然敬意。之后,再把过往真实的精彩或出错,不解释,不粉饰,置入鱼篓,捧着供着,留待日后慢慢风干,细细咀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过日子,要有霞蔚的这份浓郁心气,为回忆,为不舍,为看头,为奔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感谢追日老师的拍摄,总能帮我拍得那么美。每次一起出去行摄,总是让我很期待看到照片,总是让我再期待下一次的出行。</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