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园(二): 拙政园(摄影;多彩人生)

雪珍

苏州拙政园,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齐名。它布局紧凑,素朴精雅,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由文徵明亲自参与设计。 有人研究,认为大观园一些景物取材于拙政园,许多描写也与拙政园的园景相吻合,它是宅园合一的古典私家园林。 东园: 曾取名为"归园田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但也有主要建筑。 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它为东部的主体建筑。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据传为"西厢记"、"金玉如意",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放眼亭:绿林树木隐藏着放眼亭。据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取名为"放眼亭"。在亭中,居高临下放眼四望,东园景色尽收眼底。 小石桥:此为越剧"红楼梦"中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葬花"地必经之小石桥。 涵青亭: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三个和尚正在从东园走向中园。 中园:又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也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在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往前看,屹立着一座宝塔,那是拙政园外远处的北寺塔。这一借景的手法,惟有拙政园,它运用得很成功。 从花窗里遥看北寺塔。 夏日,在荷花池旁也能遥望北寺塔。 冬日的北寺塔已是银装素裹。 梧竹幽居: 此为一座方亭。它的绝妙之处,在于四周的墙上开了四亇园形洞门,洞套着洞,在不同角度可看到各种奇特景观。 听雨轩:轩前池边有芭蕉、翠竹。人们特爱听雨打芭蕉声,境界绝妙。 远香堂:是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建筑形体高大,且厅内没有一根庭柱。后面平台连接荷花池。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故名"远香堂"。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精美廊桥,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冬日的小飞虹已复盖了一层皑皑白雪。 香洲:为"舫"式结构,它由亭、台、楼、阁、榭五种建筑组成。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是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这条旱船,建筑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胜。 此女子在前舱门框边照相。 四师太正走向船头。 冰天雪地的冬日,由于游人很少,香洲这条旱船寂莫地站在那里,旁边的小飞虹在雪地中陪伴着它。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若从高处俯瞰此亭,但見亭出水面,滿塘荷花环抱着一颗光籼明珠。 荷风四面亭里出来时下雨啦,赶快走,到見山楼躲雨去。 见山楼:三面环水,登此楼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望远可尽览郊外山色。 秋日的見山楼,似是一片金黄。 冬日的見山楼,似是一条白色的蒼龙在嬉水: 这嬉水的蒼龙,楼是龙头、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 雪香云蔚亭:是园内最高点。南望远香堂,西望香洲,山下荷风西面亭,一付天然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 紫藤树:传文徴明手植,历经400余年风雨,誉为"苏州三绝"之一。 这条大鲤鱼跃上了水面。在拙政园荷塘里,有很多这样大的红鲤鱼。 美人靠:是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古代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寂莫时只能倚靠在此。 走近"别有洞天",有一花色门框,一游人在此留下了美照。 别有洞天:在拙政园的任何一处看,都看不到它的全部。以围墙、游廊、树木等把整亇花园分割并连接。此为"别有洞天"旁的曲廊。 此为"别有洞天"旁的长廊和曲廊。过了这别有洞天,就是西花园了。 西园:又称为"补园",以清代建筑为主。 波形长廊:黑色的瓦房顶给人一种复古的视觉享受,又有一种水墨画般的美感气息。 雪后的波形长廊像一条玉带横贯在湖面上。 宜两亭:当年拙政园的中园和西园分属两家所有。西园主人堆山筑亭,可在亭中观赏中园景色。而中园主人亦可借亭入景。一亭宜两家,岂不妙哉! 宜两亭位于山顶,亭基较高。它六面置窗,上有梅花图案。 在宜两亭中可俯瞰中部的山光水色。这是绝佳的一幅风景画卷。 在宜两亭向下俯瞰,还可看到连接"别有洞天”的一条长廊。 宜两亭旁的一群游客边游览边照相。 与谁同坐轩: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它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故又称"扇亭”。 倒影楼: 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的景点。长窗、低栏、长廊等。这些景物倒影如画,尽入眼中。 三十六鸳鸯馆: 它和"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亇大厅,里面分为两亇客厅。 "三十六鸳鸯馆”是北厅,夏天可用来纳凉。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 十八曼陀罗花馆:园主在小院中种了各种山茶花十八种,故取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 浮翠阁: 它是座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引人注目,它好象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 留听阁:是一亇抽象化的船厅,厅前平台如船头。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一一松、竹、梅、鹊飞罩,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塔影亭:是园中最精致华丽的建筑物之一。四周窗格均为正八角图案,那八角亭印入水中,宛如宝塔。真亭假塔,虚实相连。 一群外藉游客冒雨游拙政园,雨中的拙政园也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