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走进西藏(四) 丝绸之路

深谷幽兰

<h3><font color="#010101"><br><br> 曾经,在浩瀚的沙漠中,有条蜿蜒的小路上,叮当悦耳的驼铃声伴着商旅走来,马队在洒满阳光的道路上来来往往,这条路好似人间绚丽的彩虹,这条连接着亚洲无数民族的蜿蜒小路,如今已经被一条通天大道代替。我们从格尔木到敦煌,要经过五百多公里的柴达木盆地无人区,由于早上自己的失误耽搁了时间,今天注定要接受一次沙尘暴的洗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br> 戈壁荒滩满眼沙石,一望无际,连鸟都飞不过的地方,一条笔直的戈壁高速没完没了的向前伸展着,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头。偶尔有几辆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扬起一团烟尘,过后又是死一般的沉寂,景色单调、无聊让人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除了闷头开车,还是闷头开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下午4时左右,远处,黄沙开始翻滚,公路上可以看见排排沙浪如千军万马直奔而来,没有在戈壁滩骑行经验的我们,绝对不会意识到这是沙尘暴来临的前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br> 如果说可可西里和西大滩是荒凉、寂寞的象征,那今天穿越柴达木盆地对我而言就好比死神站在我面前向我微笑问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大风遮天避日,整个天空黄黄的慢慢的朝着我们刮过来。一会儿,旋风一股一股的,把黄沙卷起好高,像平地冒起的大烟,打着转在沙漠上飞跑,卷席而来的黄沙,给原本就荒芜的戈壁滩更增添了一种凄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沙尘暴越来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摩托车和汽车已经到了必须打开大灯和双闪的程度了。在沙尘暴来临之前,赶快拍下这瞬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这段没有图片,沙尘暴之猛烈,无法拍摄当时的情景)<br><br> 一不小心,沙粒从头盔缝里挤进去,再挤过眼镜片,进入眼睛里,我只有停下车处理,一眨眼功夫,队友就从面前跑过,一闪一闪的尾灯瞬间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奋力追赶他们,无奈沙尘暴已经袭来,车子已经无法前进,我只好下车原地等候。此刻,沙尘暴笼罩着大地,大地一遍昏暗,能见度大概就是五六米左右,车身不停晃动,我害怕车子被掀翻,赶忙紧紧贴在车上护住车子。豆大的沙粒打在头盔上,只听见啪啪啪的响声,沙粒打在身上,生痛生痛的。再看着偶尔从面前一闪即逝的车辆,恐惧顿时从心底升起。<br> <br>  此时,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茫茫戈壁里的一片叶子,随时都有可能被沙尘暴无情地卷走……<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不知道希望别人帮助我什么,我也知道别人无法帮助我什么……<br> 我无助地、机械地挥动着手臂……<br> 茫茫的大戈壁中,置身于这样的境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第一次感觉死神离自己这样近、第一次对这次摩旅产生了后悔……<br> 我木讷地望着从我面前一晃而去的车辆,<br> 任凭沙尘暴对我的肆意贱虐……<br> 我撕心裂肺的哭声在茫茫戈壁滩上是那么苍白无力……<br> 偶尔有车辆从我面前像蜗牛似的爬过去时,从驾驶室里投来惊讶和无可奈何的目光后,再对我摆摆手,我知道我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此时我已经无视别人对我的狼狈样了……<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绝望地、机械地挥动着手臂,让过往的车辆发现我的存在……<br>  <br>  突然,自己的嚎啕把自己惊醒,理智告诉我,危险随时威胁着我的生命,唯一的自救办法就是必须追上我的队友,和他们一路,赶快跑出这茫茫大戈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我在煎熬中等待,祈盼着沙尘暴赶快过去……<br>  沙尘暴渐渐退去,当我用最大的努力追上了队友时(其实队友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只是互相看不见而已),我说不清楚是高兴还是害怕,竟然放声大哭起来,任凭眼泪哗哗流下来,只觉得和他们在一起自己就安全了。感谢队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扎西特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br> 为了不被疾风吹倒,我们斜着身子,用最独特的骑车姿势奔跑在茫茫大戈壁上……<br><br>  沙尘暴过后,彩虹高挂在茫茫戈壁滩上空。<br><br>  沿途的风景,最美的或许还是无人区,我想:也许,那些无人打扰的领地,才是美得让人窒息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经过沙尘暴的洗礼后,我们匆匆往敦煌前进。<br>  当我们还没有从沙尘暴的惊恐缓解过来,金当山雪山让我们再次感到危险随时都在威胁着我们。<br> 摩托车行使在3800多米的当金山上,雨夹雪把我们冻得牙齿发颤,手脚麻木,路边的一个又一个的紧急刹车道暗示我们,这条路一定得小心翼翼……<br> 天色渐渐暗下来,到敦煌还有70公里的路,理智提醒我们,今天我们是无法到达敦煌了,必须安全第一。摩旅人要谨记:我们是出来玩耍的,不是出来玩命的。<br>  从当金山下来的路坑坑洼洼,黑暗中我们更加小心翼翼地向着最近的阿克塞县城靠近,接近阿克塞时,雨慢慢停了下来……<br>  突然,透过反光镜,只看见红光一闪,整个反光镜一遍通红,赶紧停车扭头一看,后面似火光冲天,我大吃一惊,以为车子自燃或者是油库燃烧起来了。<br> 天边越来越红,嗖的一下,整个天边似着了火。<br> 远山间,因冷暖空气相互交织而形成美丽的云雾奇观,在余晖斜阳的照射下,一朵朵通红的云彩呈现在天边,将大地照耀得绮丽无比。<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余辉照耀下的阿克塞,绮丽无比,恍若仙境,仿佛置身于其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清晨,告别阿克塞,继续向敦煌前进。<br>一路上,除了沙漠还是沙漠,偶尔会发现一株小草,于是惊叹于它们的生命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居然能够独立生存下来,不得不佩服它们与大自然的抗衡能力。<br>  广袤无垠的沙漠,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这里除了蓝黄两色,再也看不到其他的色彩。这样单调的色彩,不免使人产生出一点疲劳,而且总觉得路途遥远无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阳关<br>  <br> 柴达木盆地属于狂风盛行的沙漠地域,在春秋两个雨季,盛行大风,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于是在这块带状地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对于整个柴达木盆地,它是一片沙漠景象。它的腹部沉积着群山被侵蚀后落下的碎石,以及由风携带而来的碎石片和沙子。<br> ……<br>  一路狂奔后,终于来到阳关,感觉自己就站在天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br> 我头顶蓝天,脚踏黄沙,我站在遥不可及的地平线,仿佛从天边走来……<br> 我又仿佛来自于另外一个星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万里长空下,一望无垠的戈壁滩显得那么豪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br> <br>  我行走在这无人的沙漠中,却没有一丝孤寂,浑然也有一种"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br>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br><br>  <br>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r>当年,唐朝诗人王维在此依依不舍送别友人,深厚的友谊千古传颂。</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br><br>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而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一带已是敦煌最大的葡萄基地。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一个原本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个原本荒寂的鸟都不停歇的地方,却因为一股神奇的清泉,让沙漠变成就了绿洲,成了敦煌最大的葡萄园基地。<br>  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成熟的葡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向阳的地方,样子很像碉堡,四周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就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br><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br><br><br><br><br>  阴干了的葡萄干,味美色鲜,让你垂涎欲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终于来到敦煌大漠城。<br>  敦煌影视城是人为建造的一个景点,很多电视剧的拍摄地和取景地都在这里,主要就是一些古时候的战争道具,城池的构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大漠影视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br><br><br>  影视城虽然没有什么可观赏,但仿佛还是看见了古代帝王将相在这里检阅军队、刀光剑影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一进入敦煌,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片大漠土地,先亲吻一下,来个零距离接触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终于来到我魂牵梦绕的月牙泉。<br><br>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br><br> 古往今来,月牙泉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br>  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黄沙里。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 <br>  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br> 鸣沙山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它们像沙漠里的孪生兄妹,被称为沙漠奇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br>  <br> <br><br> 整个沙漠被晚霞笼罩着,色彩变得柔和极了。那橙红的光也融入朦胧的雾气中,月牙泉的小树也似在霞光中浮动着,飘浮不定。暮色中,一队队晚归的骆驼伴着叮叮当当的铃声出现在那线条优美的沙丘上,脖子下的大铃铛依稀可见,高耸的驼峰和庞大的躯体也披上了一层霞光。它们列着长队,从容不迫地迈着阔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br>  骑在高大的骆驼背上,感受着大漠的气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南国情柔,北国情壮,风吹沙浪,苍穹间,几只苍鹰盘旋鸣叫……<br> 月儿本无情,流水更无意,其实群山之所以娴静,草原之所以壮丽,沙漠之所以豪迈,都是因为多情的诗人赋予了它们生命,让它们鲜活、让它们富丽罢了!<br><br>  大漠,对你的情感已经像丝绸般飘逸……<br><br> (待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