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庄浪草辫

西北胡杨

<h3><font color="#010101"> 正在消失的庄浪草辫<br><br> 草编,是指用麦秆等物先掐成辫子,经漂白等工艺后制成草帽、座垫等物品,美观经济实用。庄浪的草辫,非常有名。据庄浪人讲,草辫解决了庄浪好多农村人的实际困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庄浪的草编还远销国内外市场。日前,随影友去庄浪朱店、万泉等地,拍摄了一组草编的照片。<br> 在朱店的街道里,恰巧遇到了掐草辫的两位老人,在和他们攀谈中得知,听当地人过去掐草辫的人非常多,现在少了。老奶奶说,过去每年夏收后,家家户户都忙着收拾出一个小库房,存上一年掐草辫的麦秆。麦秆子常被捆成胳膊粗的小把子,整齐地堆放在储物间的小隔层上。每当夜晚来临,一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掐草辫,一边看电视。靠闲时掐草辫的钱补贴了自己平时发烧、感冒等小病的药钱,也还能给孙子上学补贴一点。但是现在不行了,很多人都不掐了,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了,掐草辫的人少了,收购的人也少了,再就是这些年苹果效益好,地都栽了苹果树和种了洋芋了,也没有麦秆可掐了。<br>  在去天水的公路沿线,几经询问,找到了草编厂。在朱店街道,去了3家收购点,在和老板的交谈中得知,老板们明显感觉到草辫的产量每年都在下降,生意也不好做了,老板说,草辫出售前需将收购的小把草辫进行梳理,以工字形木架缠绕、捆绑成大把,通常8个小把共108圈才能做成一个椭圆形的大把。为了完成这一道道的工序,需要花费许多的人力,加之前来收购的客商也少,下来也没有多少利润可赚,镇上的加工点都少了许多。<br>  作为一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民俗特色的传统产业,手工编织投入成本少、就业门槛低、吸纳人员多、工作方式活等优势,可如今,原来被称为庄浪县“人人副业”的草辫,正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 <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