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我的青海大环线

roycharles

<h3><b><font color="#010101">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都开始信奉和向往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在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br>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作为一个普通人,至少我没有勇气,也没那么文艺的去喝这碗鸡汤。<br> “平凡之路”里面,朴树唱到: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br>  曾经,魂牵梦萦了好多个夜晚,梦见西行路上,雪山、湖泊、雅丹、草原、戈壁、沙漠、丹霞......,但是,当我们真正踏上西行旅途的那一刹那,我们却心如止水,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br>  旅行回家后,休息了几天,慢慢整理旅行照片,回忆起旅途的点点滴滴,写下这篇游记。文章没有那么文艺,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本身就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平凡之路。</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1、关于线路:这次,线路大约是这样的一个西北勺子形,沿途经过古城西安、黄土之城兰州、青藏线起点西宁、青海湖、塔里木盆地无人区、汉文化中心莫高窟、沙漠边陲日月泉、张掖奇幻丹霞、祁连山草原。最早是计划走甘南环线回武汉,但是时间真的不允许,所以,留到以后再说吧。<br> 2、关于气候温度:时值江南的夏末初秋,对西北来说却是金秋送爽,一行气温基本在2,3℃到30℃,没有了暖湿气流的影响,雨水少的可怜,我们这次没有碰到西北夏季独特的强对流天气,却着实领略了一次“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感受。<br> 3、关于海拔:从武汉出发可以视作为0海拔,本次旅程最高海拔4120米,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海拔在3200米左右,沿途碰到一些有高原反应的人,但基本问题都不太大,我们两口子均没有任何不良反应。<br> 4、关于饮食:看过之前朋友圈的亲们应该深刻体会到,西北的吃主要风味和特点就是面食加牛羊肉,即便是高压锅煮的米饭,味道也不咋地,倒是高压锅煮的饺子有点意思。<br> 5、关于车辆:我的大白是1.6自然吸气发动机加手动挡,除了3800米海拔以上有轻微高反外,全程很舒适,平均油耗6.1。出湖北后,加油站以中石油为主,除陕西为国五汽油外,其他省份仍保持国四标准的汽油,唯一不同的就是汽油里不再勾兑酒精,不知道湖北何时开始。<br> 6、关于路况:都说去西北要开SUV,但通过我此行的感受,如果不是去草原、戈壁、沙漠里撒欢(其实一般车也不允许下,那里都属于私人领地),轿车足矣,路况比大武汉有名的炮弹坑好N倍。<br> 7、关于违章:所有公路现在已经取消当年的限速卡模式,改为电子监控,沿路主要的交通违章会已超速为主,大规模的区间测速也让电子狗没有意义,反正老实慢慢开,欣赏美景重要,实在被罚也就只当买了门票支持当地建设了。(好多限速40,确实很不爽)<br>  8、关于住宿:我们一行主要以连锁快捷酒店和当地客栈为主,由于成功避开国庆长假,费用平均都在200到300元,条件还是挺好,用水管够,比我想象当中好。<br>  9、关于景点:西北地区景区门票,在全国同比的情况下并不算高,比起武汉动辄放个栅栏就收80元的门票来说,比较厚道了。提示一下,如果要去莫高窟的朋友,一定记得提前网上预约门票,否则只能临时票参观,那个体验只能呵呵了。<br><br></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1天:武汉至西安临潼,游玩华清池,观看长恨歌!<br>  从湖北出漫川关开始翻越秦岭的那一刹那,突然想到了李白当年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望着秦岭山脉中穿行的隧道和桥梁,确实有种“天堑变通途”的感觉,作为曾经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从业人员,既有一种自豪感又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感慨。</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华清池景区并没有太大特点,虽然在所谓的温泉里洗了半天脚,我们仍然没有一点梦回唐朝的感觉,倒是《长恨歌》这部歌舞剧,以骊山为背景,华清池为舞台,场面宏达,气势磅礴,舞美灯光和音效完美结合,绝不逊于老谋子印象系列里面的任何一部,这部实景歌舞剧深深震撼了我们。<br> 没有关于现场的任何一张照片,一来因为镜头根本无法记录那种震撼,二来确实不愿意因为取景去浪费时间,推荐各位去西安旅游的朋友,此剧必看。<br>  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其实中学历史书上面并没有过多的笔墨,包括电视剧里面都题材甚少,但是从京剧的安史之乱和贵妃醉酒那些名段里看出,这段历史在我们国家的文化地位。<br>  对于李隆基和杨玉环,学疏才浅的我,也仅仅能想起两段诗词:一段是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那个不谈物流的年代,纵然后宫佳丽三千,又有几个妃嫔能受此恩宠。另外一段则是白居易长恨歌里面那个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荡气回肠确实是千古佳句。</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2天:西安临潼至西宁,游玩兵马俑,穿越陕甘宁。<br> 对于兵马俑,看过的人太多,都说很震惊这是世界奇迹,我却觉得很遗憾,明明深藏地下的彩绘陶俑,何必被挖出来修复,然后层层剥落后成为一具具没有灵性的雕塑。<br> 始皇帝的伟大,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标志之一,他完成了太多在那个年代看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仅从出土兵马俑为其万分之二的陪葬品比例来看,千古一帝这个评价绝不为过。<br>  从兵马俑景区参观出来,本来计划行程至甘肃兰州,但到了兰州之后的城市观感,让我们疯狂的决定了,直接去向西宁。兰州是一座没有蓝天只有烟囱的城市,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那种泥浆水着实让我们江南人民无所适从,绕城高速上无休止的大货车,这种城市绝非所谓的宜居城市。<br>  插一句,这次旅行,除了西宁,沿途大型城市我们均绕城而过,西安兰州如此,酒泉张掖亦如此,不为别的,只因为在中国千城一面的当下,旅游进城就是一种折磨,所谓吃好喝好那还是就呆在家里,呆在武汉足矣,这样丧失了出门散心的真谛。</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3天:西宁至贵德县然后返回西宁,擦肩坎布拉,朝圣塔尔寺。<br> 经过了两天从武汉到西宁1700公里的旅程,海拔也升到了2600米左右,我们安排在西宁叔叔家小憩两天,一来可以叙叙旧,二来也可以做个修整,关键西宁真心是个很宜居、养人的城市,值得住住。<br>  从西宁出发一路向南,穿过拉脊山之后,天空一片豁然开朗,又一次站在高原蓝天下的我们眼里满是缤纷柔和的色彩,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交相辉映,远处蓝天白云下星星寥寥的雪山,总之一个词,太美了。<br>  一路旅行,我们最深的感受,莫过于美景之宏大,不论是手机还是相机,在取景框里都无法表现出实际景色之十分之一,唯有拍几张人在路上、人在景中的相片以作留念,来年再出来玩,我看首先要整个大疆无人机,好好感受一下3D影像的表达。</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李白在《将进酒》开篇就写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论是之前在郑州看到的黄河还是路过兰州看到的黄河,都让我对大诗人这描述持怀疑态度。<br>  但当我们真正来到贵德,跨上黄河清大桥的时候,我承认这样的黄河颠覆了我大脑中对于黄河的所有印象,那种九曲十八弯的荡气回肠和清清蜿蜒的灵气完美结合,再加上碧蓝的天空和秋季的黄叶,完美!</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我虽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也绝对不算是任何一种宗教的信徒,藏传佛教的印象对于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北京雍和宫门口看到成群的喇嘛,既然来到了西宁,塔尔寺是肯定绕不开的。<br> 科普: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据寺庙讲解员介绍,宗喀巴大师在佛学界的地位,仅次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由于整个寺庙禁止拍照,所以仅将寺外这标志性的白塔作为留念。<br><br> 你见,或者不见我,<br> 我就在那里,<br> 不悲不喜。<br> 你念,或者不念我,<br> 情就在那里,<br>  不来不去。<br>  </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接下来这两幅图,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却实为同根生,上图为酥油(奶的提取物,我之前一直以为酥油只能冲茶和点灯),下面那副图就是赫赫有名的酥油花。<br>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对不相信那么艳丽的雕塑,竟然取材于酥油,这到底是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还是得益于佛的指引?据说,参与制作酥油花的僧人,最多只能连续做三年,由于长期需要将手放在冰水中降温然后才能将酥油塑型,因此如果常年制作会得重度关节炎等疾患。<br>  磕长头也好,做酥油花也罢,宗教里面的任何点滴细节,都旨在诠释一点:信仰的力量。<br>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塔尔寺内,也有很多类似于内地寺庙的功德箱,但都是以五谷堆成的贡品堆这个形式存在,信徒的功德捐献完全遵循自己的内心,哪怕丢进100元,再找回99元只捐一元,也并无任何不妥,而苦难人群即便直接从功德箱处拿走金钱,也没有任何僧人会横加指责,也许这才是佛教的真谛,想想我们内地的寺庙,除了“呵呵”这个词,还能说啥?</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偶遇辩经(不多解释,反正我听不懂),但这个学习方法,其实值得推广。</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4天:西宁市区闲逛,水井巷、莫家街、东关清真寺、南山公园。<br>  在职的人出门旅游,很多时候像打仗,毕竟时间有限,但这次我们真的被西宁这个城市吸引了,挤出了一天时间到处走走,体验一下这个汉、回、藏等多个民族聚居地的人文风情。面对接下来的旅途,也算是一个彻底的放松,颇有一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水井巷,一条不长的小街,从格局看,应该也是由一个集市演变成现代小商品市场,主要出售藏式饰品、西北特产等旅游产品,介于那种有特色也没有很大的特色之间,反正初到此地转转还是挺不错。</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莫家街与水井巷格局差异不太大,就是现代商业气息更为浓重,我们特意逛了半天菜市场,对现代物流业的发达颇为惊叹,曾经印象中的西北物资匮乏绝对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特意观察了蔬菜,结论是啥都有,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可以说武汉能买到的,西宁都买得到。<br>  这里要提一下在莫家街吃到的西宁本地酸奶,够浓、够醇、够香,但也有很多人吃的不合口味,所以味道这个东西,真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东关清真寺,我仅稍作停留,不知道为什么,伊斯兰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至少现在看仍然觉得很恐怖,但现场看到,信仰的力量确实震撼,回民的数量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这里是南山公园,应该也是俯视整个西宁市最好的地方,仅从建筑形态看,仍然是我前面说的那种“千城一面”,毫无违和感,但身处其中,西北那种憨憨厚厚的文化却蔓延其中。这和我们接下来旅途中的很多感受也是相同的。</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5天,西宁至黑马河,翻过日月山、跨过倒淌河、看到青海湖。<br>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见雪山,也不是没有见过大海或者湖泊,但此行看到雪山的第一眼,看到雪山下的青海湖,仍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br>  西行之美,其实并不在于某个著名景点,更不在于文人墨客的一两首诗词,他的美是那种旷世凄凉的磅礴,如果不是亲身站在其中,亲眼看到全貌,任何的镜头不过能表现出十之一二。<br></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大约在这块石碑前后,我们正好出门也大概这个公里数,那就和界碑合个影,相逢不如偶遇!</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青海湖的油菜花季节应该是每年8月份,最美的景致是在门源,由于假期的原因我们此行本应该看不到高原金黄,但在去黑马河的路上,在湖边,竟然看到一片片晚熟的油菜花,这也许就是缘分天注定,计划不如变化。</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徐佳莹曾在歌里吟唱到: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br>  这段歌词其实是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当年薛平贵与王宝钏,王宝钏嫁薛平贵后,平贵从军。宝钏在家苦守,薛平贵收到王宝钏血书,遂单骑走三关直奔长安城,与王宝钏寒窑相会。<br>  但今天当我俩在湖畔同时骑上白马和白牦牛,更有一种携手走天涯的味道。</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仔细看着张图里面,其实有一位藏族小伙,骑着摩托车来到湖边,坐在发呆,原来哪里都流行这样,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呢?看来以后回家,还是经常骑车到后官湖畔发发呆,挺好!</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我们在青海湖边坐了好久,虽然高原的阳光刺眼,虽然湖畔的风很凉,但这里真是个发呆的好地方。<br> 来到藏地,看到美景,不由又想起了仓央嘉措的那首诗:<br><br><br>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br>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br>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r>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br>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br>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除了发呆,就是看不完的美景,拍不完的照,好像穿越了一个时空,忘却了所有的事情,在青海湖畔,大脑空空。</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6天 黑马河至德令哈,起早赶集未见日出,茶卡浮现天空之镜。<br>  清晨, 2℃的气温,摸黑赶集,只为看一眼青海湖的日出,但是没有去年在洱海边的缘分,云层追逐着初升的太阳,和我们开着玩笑。<br>  索性调高感光度,来一张背景白白的自拍合影,日出就由它去把,这一路我们都没有任何遗憾,错过了日出还可以看到日落,不完美的旅程,才是下一段旅行开始的源动力。</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任何一处,成为s桌面其实都不过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从翻越橡皮山开始,未来的几天,我们都在海拔3400--3600米的区间徘徊,没什么太大感觉,就是紫外线越发强烈,为了挑战皮糙肉厚和紫外线谁更强大,从头到尾我也没有做任何防晒措施,最后反正黑了一圈但没有脱皮,各位准备上高原的朋友也可以试试哦。</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文艺女青年?</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笔直的路,飙车的圣地,但是我却怎么也舍不得踩下油门,甚至开不了几分钟就停车驻足,美景是用来欣赏而不是用来错过的!</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茶卡盐湖,它镶嵌在雪山草地间,水域宽广,银波粼粼。天空白云悠悠,远处苍山峥嵘,蓝天白云、雪山映入湖中,湖水如一块明镜,清亮通透。<br>  天空之镜,绝非浪得虚名,一个工业化生产和旅游业景观同步并存的地方,确实有很多不同的元素,粗狂与细腻,人工与自然,完美的在这高原结合。</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镜子?</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镜子?</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照我,别照镜子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火车要开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铁轨上的人,你还不走开?</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高原的影子,总是那么长,那么长!</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I believe i can fly!</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7天 德令哈至敦煌,挺进柴达木,穿越无人区!<br>  这绝对是难忘的一天,第一次走了四五百公里的无人区,第一次看到沙漠和戈壁,第一次开车走了一条近100公里的大直路,第一次走了一个42公里的全下坡,从青海到甘肃,满眼的绿变成满眼的黄,那种凄凉原来只在唐诗和宋词中想象过。<br>  也就是在荒野无垠的公路上,才有了西部公路片的很多元素。</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老婆永远是个不服输的人,我问她有高反没,她立马说,跳一个给你瞧瞧!</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偶遇高原圣湖,拍不出效果,只能登高望远,铭刻在心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何为戈壁?</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服务区!</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服务区!</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还是服务区!</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永远看不到尽头!</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来到一座雪山下,不见了阳光,山尖也缭绕起了云雾。此行少有的靠泡面度日,也是为了见识一下,是否能碰的到冰雹,结果是又失算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又一次与西藏擦肩而过,去年在香格里拉看到那个路牌是从惊喜到失落,这次是一直失落到恋恋不舍,如果不是假期的原因,说不定冲动战胜理智,我就直奔格尔木而上,穿过念青唐古拉就能看到布达拉宫,可惜?不,改天启程,我们不需要说走就走!</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很多次,在路上都碰到超长车运送这种风车叶子,也跟大创解释了好多,这次,总算不光拍到了叶子,还拍到了风车,一大片一大片,不过唐吉可德却没有了踪迹。</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就是它!</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一次连续四十多公里下坡,几乎没踩油门,海拔从3600米降到了2500米,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一次看见沙漠,没觉得讨厌,反而觉得很漂亮。(这心态真不对,尤其是沙漠化恶劣环境在持续蔓延的今天)</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即将消失的奇迹,赶在消失之前来看一眼,好歹有个念想。</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丝绸之路,靠的是骆驼而不是人,凭的是坚持不懈而不是运气,遥想前年之前那商贾云集的驼队,中国人霸气!<br>  其实,我一直有个梦想,等到某一天,开车重走丝绸之路,再去看看欧洲,努力赚钱!</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旁边路过的驼队,都在问为啥我的骆驼比别人的大,其实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怕小骆驼驼不动我把,哈哈,看来块头大也并不一定是坏事!</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回来后,我都不相信这是我自己拍出来的图片,除了漂亮,还有形容词不?</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为了追逐这轮落日,爬沙丘让我恨不得跳楼的心都有,在沙漠中前行,才越发能体会,什么是欲速则不达,一次次陷入沙中,一次次艰难的迈步,终于,在太阳即将落土的时候,我登上了鸣沙山顶,看到了沙漠中的落日余晖!</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月色中的月牙泉,神秘的蓝光,好像去到了楼兰古城,驼队的栏杆也因为黑夜变得神秘!</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8天,敦煌至嘉峪关,问道莫高窟,畅游嘉峪关。<br> 去到莫高窟之前,对那里我充满了幻想,试图通过游玩能欣赏到千年中华之文化瑰宝,犹如当年在卢浮宫中般的目不暇接。但是,真正走完莫高窟后,我感到深深的痛楚,并不是因为那些散落在国外的瑰宝,而是对百年前那段历史和当今该博物馆的现状痛心疾首。<br>  一百多年前,麻城老乡王道士重新发现了莫高窟,让这一文化瑰宝重现天日,但是最后,洞藏瑰宝几乎被国外强盗们掠夺一空。以至于现在,敦煌文物以及研究,数量最多是英国,质量最高是法国,研究最深是日本,乱七八糟是中国。<br>  ps:去莫高窟游玩的朋友,记得提前网上预约门票哦,否则现场买票很有可能只能买到临时票,草草看几个洞而已。</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塞外,楼兰风情?</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九层佛塔,但总让人觉得是九层妖塔,不过据说这是标志性的地方!</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不论去那里游玩,没人的感觉真好,慢慢逛。</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敦煌是商业化气息过度浓重的地方,一门心思只为了搞钱,满街40的限速让人崩溃,反正这种地方我不喜欢,离开也不觉得有任何的惆怅。<br>  另外,那个啥敦煌沙洲夜市,我都不好意思把相片放上来,简单说,就是一个专门骗外马的地方,甚至比不上武汉现在的吉庆街或者户部巷!</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从敦煌出来,路过的雅丹地貌。其实对于这种地貌类景观,我总觉得,路途中的美胜过景区里的美。<br><br>  雅丹地貌多见于西北地区是一种风蚀地貌,由于西北属于干旱地区多年无雨地表的水分蒸发后盐份集结在土壤的表层,地表形成一种干旱的鱼鳞地貌,由于西北的风较多,鱼鳞形状的地形经过风蚀之后形成一种奇特的地方特色的大面积的沟堑地貌,这就是所谓的雅丹了!<br>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新发现的这处雅丹地貌,当大风刮过时,会发出各种怪叫声,因而也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从敦煌进入玉门关之后,慢慢有了绿色,但河西走廊那种荒凉的隔壁仍然依旧,倒是抵达嘉峪关后,才让人精神一阵,雄关巍峨依旧,但我始终认为长城其实是汉人心中永远的痛。不过,毛爷爷那句诗词却让人铭刻在心:<br><br>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美景在哪,相机中?眼睛中?脑海中?其实,无处不在。</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最近,都流行逆光,来一组看看!</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9天 嘉峪关到张掖,静静找了一个观景台看丹霞,从太阳高挂直到夕阳西下。<br>  这次西北行,走到张掖,基本完成了景点游,在丹霞地质公园,从大太阳,看到一点点日落,光影的变换和颜色的丰富程度,用照片无法描述准确,黄土地上肌理能够如此丰富,也不的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  这种地方,需要的就是安静呆着,慢慢看光影的转变,怎奈何黄金周中好多人头涌动,不过当我们坚持到日落时分,整个景区变得空旷,但是在夕阳余晖下,丹霞显得灵气十足。</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要是有大疆,这张肯定更美!</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西北的影子,就是漂亮!</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纵情一跃,回到2000米的海拔,人也越发活力十足!</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送走夕阳,慢慢晃出公园,慢游的乐趣只有在慢中才能体会!</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第10天 这算是结束旅程的一天,从甘肃回青海,从农场到牧区,从海拔一千出头上到海拔四千多,美景太多无法用语言表达,八百里祁连的秀美,让人恨不得将眼睛定格。<br>  “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大汉第一战神霍去病,当年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在那些水草肥美的牧场上空,也许静静听,还会回荡起千年前,金戈铁马的厮杀声。</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这是祁连山北麓脚下的扁都口,隶属甘肃省,翻上祁连山就进入了青海省,这里是典型的高原农场。<br>  无数联合收割机一起劳作的场面,也甚是壮观。</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雪山融华汇成道道溪流,滋润了祁连山下这块肥沃的土地,这里没有甘肃黄土高原的那种感觉,更像是塞上江南。在这种地方劳作,也称得上神清气爽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看啥?雪山把,美爆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牛羊封路?不,应该是他们不舍得让我们早点走,多给点时间让我们好好欣赏祁连美景。</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算了,不想走了。</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此行最高处,合影留念,接着跳!</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继续封路,慢慢等把,咱不急!</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雪山下的牧场,天苍苍,野茫茫,不用风吹见牛羊!</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祁连县号称“东方瑞士”,从这张图片看,真像,不过为啥不把瑞士叫“西方祁连”呢?我们比他更博大,更美,要自信哦!</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湟河源头,雪山融华,汇聚成河,流过青海湖,穿过西宁,汇入黄河!</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临别秘境祁连,黄叶漫漫,秋意十足,车上响起学友的秋意浓:<br><br>秋意浓,离人心上秋意浓,   <br>一杯酒,情绪万种,   <br>离别多,叶落的季节离别多 ,  <br>握住你的手,放在心头 ,  <br>我要你记得,无言的承诺。</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都说看见彩虹,是件幸运的事情,而我们在回西宁的路上,竟然看见两座完美的彩虹桥,这是不是意味着lucky会成双成倍呢?不论怎样,这次旅行,堪称完美,愿幸运常伴我们左右,加上努力,我们明天会更好!</font></b></h3> <h3><b><font color="#010101">  1台车,2个人,12天,穿越鄂、陕、甘、宁、青五省,行程6167公里,当我们平安到家的那一刻,感觉恍如隔世,如果不是重新翻阅起路上的照片,我宁可相信这段旅行仍然只是一场美丽的梦。</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