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紫阁峰
紫阁峰为终南名山,又名佛掌峰。每年晚春早秋之时,在朗朗晴日之下,山顶三道紫色石层在阳光照射之下,紫气氤氲升腾,蔚为壮观,紫阁山由此而得名。紫阁峰雄险无比,其海拔2150米,峰体两侧皆是千仞绝壁,其风景绝美,自古“紫阁青冥”被称为户县12景之一。
紫阁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早记载紫阁峰的文献见于公元657年,即唐高宗显庆二年。西明寺写的《续高僧传·终南山紫盖沙释法藏》,此文详细记载了高僧法藏,于公元573年至580年,离开寺院静修于紫盖山。他“独立禅房于高岩之上,衣以百衲餐以木松,面青天而沃心,吸白云而填志。”该文中所指紫盖山,即今日紫阁峰。
在唐代,曾到过紫阁山并以诗赞誉者就有李白、杜甫、韦应物、岑参、贾岛、张籍、白居易、邵谒、姚合、顾非熊、张籍、张蠙等人。宋朝有李騊、程颢、章惇等写多数诗描写紫阁。
明清两代紫阁山一样是当地文人及仕宦的最爱,明代的有王九思、康海、王九皋、王九峰、熊子修、韩期维、薛昌朝;在清代尚有王心敬、长松居士、兰谷等,其中明代的王九思,清代的傅龙标为紫阁山及紫阁院留下相当多的诗作。
唐.李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杜甫的“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白居易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岑参的“东望紫阁云,半入紫阁松。”唐.邵谒“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据白余尺。”
宋.程颢“仙掌远相招,萦纡渡石桥。暝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章惇“每观唐人诗,梦寐思紫阁。”李騊“南山诸寺为紫阁为冠,仙掌数尖特在群峰之上”。程颢“草堂寺中参古塔,紫阁峰前眺仙掌。陆海混茫万余里,瀑布飞来几千丈。”傅龙标“紫阁山头寺,终南第一峰”
这些诗作使紫阁山的高险秀丽,由于这些有名诗人的佳作,致紫阁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名山,致有称紫阁为“终南第一山”的情形。
九月四日是周日,我和四位登山爱好者涉险爬山,目标穿越紫阁山,登上紫阁峰。这条路线只垂青于有经验的强驴,整条线路曲折难辨,无明显攀爬路径,全靠方位指向指引。我们五位登山者,早上七点四十分,从敬德塔处开始徒步穿越,一路拔高,一路艰辛,中途曾遭裤裆蜂挡道围攻,我和另两位同行者遭受群蜂大袭击,三人被蜂严重蛰伤,其中唯一女性淡如菊遭受攻击最为严重,手肿大近一倍,头脖大腿腰背部也肿胀多处。好在裤裆蜂毒性不高,我们知道不会险到危及生命,疼痛我们三人还能强忍,依然前行。我们五位团结协作,克服了路途种种险阻,于下午三点成功登上紫阁峰顶,最后终于耗时十三个小时,晚上八点二十分走下东岭,完成了对紫阁山大穿越。
我们探险路线:杜家庄→大园寺→谷底潭→神仙潭→祖师洞→宝林寺→敬德塔→苍龙砭→马蹄石→姊妹潭→黄土沟→万花山→瓮城子→猪窝子→仙人桥→紫阁峰→跑马岭→塔园→手扒岩→东岭(云盘寺) →大园寺→杜家庄。 近观紫阁峰 侧看紫阁峰 足下紫阁峰 远望紫阁峰 远眺紫阁峰 攀登 再攀登 四位同伴 第一次和我们结伴登山,累着了 唯一女性同伴 被蜂蛰肿的手(两天后的情形) 从紫阁峰顶俯瞰圭峰及秦岭北麓平原(草堂户县城) 紫阁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