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

冷月无声

黑脸琵鹭,台湾俗称“黑琵”。 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 黑琵数量稀少,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 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自然界的美丽精灵 它觅食时,嘴在水中左右摆动,觅食的方法通常是用小铲子一样的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一边中涉水前进一边左右左右摆动,当地人称“海划拉”。 幼鸟与成鸟相似,体态略小。但嘴为暗红褐色,初级和次级飞羽外缘端部为黑色。右边这只就是幼鸟。 这是幼鸟向成鸟嘴里乞食。 喂幼鸟 左边幼鸟嘴里能看到经过成鸟半消化的食物。 很多时候黑琵是与大白鹭、小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 这只飞翔的鸟有两个脚环,左脚红边黄条,右脚蓝底白字T69。 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 它们举止优雅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带、以及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觅食。 它们的性情温顺,不太好斗,从不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2011年黑琵仅记录到了1848只。 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它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 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拍摄地点在三条河入海的湿地 这片礁石,涨潮时被海水环绕。 涨大潮时,黑琵被潮水驱赶到礁石上休息。 中午,逆光拍摄 黑琵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在辽东半岛东侧的小岛上有繁殖记录。春季在内蒙古东部曾有记录。 冬季南迁至江西、贵州、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及台湾。 春季3-4月到达繁殖地,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在福建部分终年留居,不迁徙。 这鸟要降落了 打扰了一只海鸥和一只小白鹭 没办法,给大鸟让位吧。 这角度看,像踢到了小白鹭。 被踢跑了,哈哈。 黑琵休息时大多用一只脚站立,把嘴伸到翅膀下面,静止不动。 黑琵现在只活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仅见于亚洲东部。 能看到黑琵,是我们的幸运。 希望与你们和谐共存。 总共见到了二十多只黑琵。 三,四月份繁殖期间的黑琵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金黄色冠羽,前颈下面和上胸有一条宽的黄色颈环。那时更美。 希望每年都能看到你们的身影。 明年四月再来和你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