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7 26日晚9点临时召开会议,说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活动😜 翌日上午从容出发,按线路安排,先来到湘阴南泉寺。南泉寺系潭州四十余刹之一。宋绍兴间(1140年左右)普庵祖师去游憩此,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创立双林禅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为“南泉寺”。 进入南泉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湘籍书法家贺京沙书写的巨型石刻《天下第一咒——普庵咒》。 巨型石刻背面的《普庵咒》。据南泉寺怀梵方丈介绍,“《普庵咒》是第一个由中国人撰写的经文,念诵起来很有韵律,并且非常灵验。” 今日前来寺院进香的人不算多。他们有的是追求一种境界,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和我一样,作为一个匆匆的游客,平日里在尘世间奔波,如今稍有闲暇便到寺院中来体验片刻的清幽,也算是生活中的一大享受了。 南泉寺的建筑布局遵循了中国寺院的传统风格:正中为大雄宝殿,正殿有三尊佛菩萨: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释迦牟尼。二十四诸天、四十八罗汉分列两傍,正殿有长联一幅云: 者个佛,者个菩萨,到底不离者个钟声鼓声,谁能于有声里听无声,静观自在; 什么我,什么人天,究竟是个什么樵梦蝶梦,吾欲于大梦中求不梦,清静如来。 来往皆是客,懂得便是缘。 寺院有种难得的清静,停停走走中,见到两边护栏都雕刻着诗词,有些与佛教并无直接关系,这也是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吧。 记起唐代诗人常少府的一首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此诗写尽了佛家的清幽寂静和空灵禅意,很符合此情此景,不知道栏杆上有没有刻☺ 在寺中有很多牌匾,其中有一幅我们驻足良久,也没有猜出第一个字来,请同学们都来猜猜下面这个写的是什么,猜中有奖哦! 时不时有僧人寂寥地走过 佛佑吉祥💝 我的衣服很配墙上的颜色哦😊 穿梭于僧俗之间…… 进寺的这座两边护栏雕刻着精美图案的石桥应该是新修的吧,标志性的地方还是要留个倩影的😄 洋沙湖是湘阴境内一处天然湖泊,位于湘阴城区东南,面积近6000亩。湘、资、沅、澧四水交汇于此,乘船北上30分钟即可到达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交融的独特景观,宛如湖湘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北宋山水画大家李成浓缩潇湘美景,作《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洞庭秋月”亦出自于此。 正在建设中的渔窑小镇,白墙黑瓦的江南风格。尚未开门迎客,不过这样更好,可以悠闲自在地到处逛逛 鱼跃龙门 古香古意的窗格 立于此地,凭栏望远,倍增了几多的气概。眺望那微波荡漾的水面,在阳光的映射下,层层涟漪,波光闪闪。 开始运动😄 找找街拍的感觉😜 下午来到左宗棠旧居——柳庄。
柳庄,位于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1843年,左宗棠用教书所得积蓄约九百两白银在柳家冲置田70亩,并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占地4亩多、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起名“柳庄”。从建成入住到1857年迁居长沙,左宗棠在柳庄居住14年,期间,他除研习农事、钻研农桑外,还广泛研究天文、军事、历史、时事,“读破万卷”、“心忧天下”,通晓治道,通观国事,为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奠定了深厚基础。 入门即见“克家不私”扁额。 背面的介绍 墙上到处挂着左宗棠的名言。 进入柳庄看见“耕读传家”四字。 归云亭 远晀柳庄,山势逶迤,田园葱翠,东纳青山之秀美,西引湘江之灵气。 农耕文化馆 帮老奶奶做点事😁 左公家宴 柳庄的柳树😜 到此处文官下桥,武官下马。 柳庄院门两侧左公写有"参差杨柳,丰阜农庄"的门联。门额匾上左公题写的"柳庄"二字,笔力道劲。 戏台 重修中的左太傅祠 左宗棠碑林 东边山上,左公栽的茶树至今青翠欲滴,宅院西面后山上左公植的竹林如今仍葱郁苍劲。柳庄院门前有一口被他称为"天砚"的大水塘,水塘周围绿柳成荫,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围粗的枫树和柞树,冠盖苍翠,人称"神树"。 左公诞生之夕,八旬祖母梦见"牵牛星"降落家院。左公后来那股"牛劲"也巧合地应验了"牵牛星降世"的神话。 回望旧居,其屋坐向午山子向正中,据说,是一般人家中不敢取其帝王将相之位。确实是"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