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艺术乡建——重游蔡家沟

老璞

<p class="ql-block">乙巳小雪,再访蔡家沟。 </p><p class="ql-block">车抵村口时,已近午后四点多,村口静悄悄的,几株老槐树落光了叶子,黑硬的枝干衬着远处墙上大片的彩绘——那正是乡亲们笔下的丰收图。风里带着干净的冷,也带着一丝不同往昔的、说不清是颜料还是希望的气息。 </p><p class="ql-block">美术馆最显眼,是一座政府投资新建没几年的小型展馆。周军毅的乡村画室就在它的旁边。推门进去,墙上挂满了画:浓烈的红土地,写实的老屋,夜空里同时出现的月亮与太阳以及白菜。还有那最打动我们的《白菜图》。画家笔下的白菜特别清脆,鲜嫩的叶子,那跃然纸上的新鲜感,让人过目不忘,处处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看了让人过目不忘。 </p><p class="ql-block">小憩一会后,军毅陪我们来到了乡村美术馆参观,乡民们画的这些画不讲透视,不论章法,却有一种直接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力量。它们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艺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本能的呼吸。 </p><p class="ql-block">傍晚,艺术乡村发起人张破先生、村书记梁云辉陪大家吃晚宴。几杯酒下肚,梁书记的话实在起来:“以前村里只剩老人,地都快没人种了。现在不一样了,画家来了,游客来了,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创业了。”他指着远处美术馆的灯光,“那就是咱村的太阳。” </p><p class="ql-block">夜宿农家大炕。热乎乎的炕席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躺上去,脊背贴着的仿佛是整个大地暖阳的温度。趁着酒劲,大家盘坐于大炕,六个人玩起了“够级”,激情澎湃,吆吆喝喝,一直兴奋到了子时。 </p><p class="ql-block">早餐很好,美术馆徐馆长亲自下厨,为大家烙制了“潍坊肉火烧”,自制了鲜豆浆、山鸡蛋以及西饼,虽然丰盛,但总觉得还是少了一点乡村饭的特色,也许是缺了些许的野逸味道吧!</p><p class="ql-block">登常山时,站在东坡先生曾经望云听泉的地方,俯瞰山坳里的蔡家沟——白墙灰瓦间,那些彩绘格外醒目。也明白了“艺术乡建”的真意:它不是要把乡村变成美术馆,而是让生活本身成为艺术。就像这些画,它们不是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展品,而是乡亲乡民们重新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 </p><p class="ql-block">这个冬天,蔡家沟的土地里,麦苗在安睡,而另一种收获——那些色彩、笑声和重新找回的自信,正暖暖地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最美的乡村建设终究不是来改造乡村的,它只是帮乡村找回了自己最美的样子。最终让生活于此的人们,在自己熟悉的风景里,看见一个熠熠生辉的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来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丰盛早餐</p> <p class="ql-block">《二度蔡家沟会老友,考察民艺,登常山》</p><p class="ql-block">重到蔡家沟里逢,相看鬓雪各成翁。</p><p class="ql-block">探艺同研画壁古,采风更访剪纸鸿。</p><p class="ql-block">披襟直上常山脊,蹑屐遥瞻禹甸容。</p><p class="ql-block">归去秋林斜照里,烟霞回望万千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吴会长抓拍</p> <p class="ql-block">蔡家沟五景</p> <p class="ql-block">常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