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纪实文学)</p><p class="ql-block"> 上篇</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热血铸就忠诚,用生命捍卫安宁,在危难来临的关键时刻,他们用背影筑成一道墙,把危难挡在身后。他们的故事震撼人心,他们的光辉永照世人。</p><p class="ql-block"> ——题记 </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中部哀牢山脉中段正东山麓,有一个素有“哀牢山中绿宝石”、“中国花腰傣之乡”美誉之称的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这里融合了雄奇的山川,丰富的生态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同时,这里也是公安英雄模范人物辈出的地方。其中,县公安局侦技科科长阳兆贵,就是众多公安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1955年1月20日,阳兆贵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地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者竜乡大竹箐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他家有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家境贫寒,衣单食薄的他,从小就担起家里生活的重担。者竜乡大竹箐村地处穷乡僻壤,荒凉偏僻之地,那里生活贫困,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较差,可阳兆贵从小就正直懂事,勤学上进。1972年,他经过刻苦学习考取了玉溪地区卫生学校,1975年毕业后分配到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乡卫生院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我国整体教育资源有限,法医学专业起步较晚,专业学院数量较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偏僻山区,难以吸引和培养专业的法医人才,致使法医人才匮乏。1977年3月,22岁的阳兆贵经推荐考核,脱颖而出,被选调到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从事公安法医工作。公安法医工作在刑事侦查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贯穿于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全过程,被誉为“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特殊职业。</p><p class="ql-block"> 阳兆贵初当法医时,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一边努力地工作,一边刻苦地自学。当时,每月的工资仅有40多元,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挤出钱来买了《法医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书籍,白天全力投入工作,细心观察,勤学苦练;晚上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便记下来,及时到县医院向老医生或上级公安机关法医请教。每当接到凶杀案警情,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认真细致地检查,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天才和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阳兆贵慢慢地挑起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法医工作的重担,他在担任法医工作的12年时间里,走遍了全县的村村寨寨,勘查检验尸体200多具,均作客观合法的鉴定,出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p><p class="ql-block"> 1982年夏天,犯罪分子孙某某杀人抛尸野外。几天后,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为查明案件真相,阳兆贵和刑侦队的同志一起赶往现场。当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尸体腐烂,臭虫横爬,苍蝇乱飞,他始终蹲在腐尸旁,仔细检查并做详细记录。在医学专家的协助下,对尸体进行解剖,通过提取指纹和掌纹,获取其生物特征,以数据库中的记录比对,很快确定了死者的身份,确定了死亡的时间及案犯使用作案的工具等,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持,使案件得以迅速侦破,案犯认罪伏法,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p><p class="ql-block"> 在事业的峰峦上,有汗水溪流的飞淌,有勤奋心血的闪光。由于阳兆贵同志工作积极努力,成绩显著突出,多次受到县公安局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表彰,并于1987年7月被提拔为县公安局侦技科科长。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公安局里,阳兆贵这个侦技科科长,大小也算是个“官”,可他从不徇私枉法,以权谋私。当时,他的家在距离新平县城150多公里的乡下,他却没有因为私事用过一次公安局里的公車;他保管着公安局里的照相器材,却没有私下为自己照过一次相,冲洗过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1983年2月5日,阳兆贵同志刚结婚三天,还处在新婚蜜月的喜悦时刻,因县里突发盗窃案,他来不及告别新婚的妻子,毫不犹豫地提着勘查箱出现场,体现了他对法医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对职业忠诚的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阳兆贵同志在距离新平县城40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勘查现场,得知妻子快临产了,战友们都劝他赶快回家陪伴妻子,给妻子予安慰和鼓励,确保母婴安全。可他始终不愿放下手里的工作,坚持留守在勘查第一线。他把个人家庭的小事放在一边,把破案工作的大事放在重要位置,为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而坚守岗位,他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他自己的忠诚和奉献。</p><p class="ql-block">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阳兆贵同志的身影。危急关头,他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1987年3月29日,一名杀人嫌疑犯为躲避公安机关抓捕,他一个人悄悄地躲在深山老林里,靠采摘野果、喝山溪水度日,一连几天都不敢下山露面。为能及时抓捕这名杀人嫌疑犯,阳兆贵和战友一起上山搜巡抓捕。他们搜巡来到一个山洞口,山洞口位于深山悬崖之中,洞口被茂密的枝叶遮挡,从洞口外根本看不到洞里的情况。这洞口周围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树林,只有熟悉山林地形的人才能找到这儿。站在洞口外面,能嗅到洞里散发出来枝叶潮湿腐烂的气味,阳兆贵和战友判断,这个杀人嫌疑犯肯定就藏匿在这个山洞里。洞口不高,且布满了枝藤尖刺,仅容一个人钻进去,战友们争相往洞里钻,阳兆贵深知洞里情况不明,暗藏各种不利因素,他伸手挡住战友,只身一人钻进洞里。没想到,这个杀人嫌疑犯经过几天的饥饿劳累,疲惫不堪,迷迷糊糊地躺在山洞里,他万万没想到被突然钻进来的阳兆贵瓮中捉鳖中,手到擒来。</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阳兆贵与战友王德文去抓捕一名盗窃案犯,由于情报准确,抓捕顺利没费什么周折,可在返回途中却突发险情。阳兆贵和王德文押着盗窃案犯走到一条街道拐弯处,这个盗窃案犯的哥哥突然从拐弯处窜出来,手持一把钢刀直向王德文砍来,阳兆贵听到身后的响声,迅速转过身去,就在钢刀即将砍在王德文身上的危机关头,阳兆贵眼明手快,一个箭步上前用力推开王德文,把危险挡在自己面前。行凶歹徒见钢刀砍空了,气急败坏,随手一挥钢刀向阳兆贵砍来,阳兆贵闪身避开,毫无畏惧,赤手空拳与行凶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躲过钢刀的王德文也勇敢地冲上来,两人全后夹击与手持钢刀的行凶歹徒搏斗,最终将其制服击。</p><p class="ql-block"> 阳兆贵同志把战友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面对危险的紧要关头,他没有丝毫犹豫,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挡下致命的威胁,这种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精神,直触人的心灵,令人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未完 待续</p><p class="ql-block"> 文字 清流</p><p class="ql-block"> 致谢网络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