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文/安平</p><p class="ql-block">插图/安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多次引经据典话家风,他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其精辟论述犹如明灯,为每个家庭涵养优良家风,弘扬家国情怀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父亲的笔墨</b></p><p class="ql-block"> 回首我们兄妹四人的成长之路,父母便是良好家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父亲少时家境清寒,辍学从军,在部队对笔墨勤耕不辍,时常为战友们代笔书信。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倾尽心血培养我们兄妹四人,时时教诲惜时勤业,力学笃行,更以言传身教,勉励我们成为学识丰厚、有所作为的人。</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年,父亲带着我们兄妹四人一起写对联,母亲在一旁忙碌收拾年货。我们学着父亲的样子,折纸、研墨,跃跃欲试,不甘示弱。父亲教我们写字要意在笔前,落纸无悔,就像做事,既有勇气前行,也要踏实谨慎。父亲挥洒笔墨写着对来年的憧憬和祝福,我们也小心翼翼地描画着对新年的期盼。冬日的阳光照耀着红彤彤的对联和我们稚嫩的脸庞,满院洋溢着早春的蓬勃和成长的欢喜。一家人热闹欢快、祥和幸福、充满希望的画面,至今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纸墨淡淡的醇香弥漫整个院子,浸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渴望求知、不断探索的种子在我们心中默默发芽,笔墨如同飞翔的翅膀,把我们兄妹四人带到一个神奇浩瀚的广阔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兄妹四人凭借学识展露出各自的风采。哥哥顺应时代下海经商,以他的智慧才华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同时哥哥也传承了父亲对书法的酷爱,多年来坚持学习、揣摩和研究,他的书发水平达到了技艺精湛、翰逸神飞的高度。我和妹妹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成为单位的业务主管,恪守职责,勤勉敬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哥哥的笔墨</b></p><p class="ql-block"> 因为市场形势判断失误,加上资金周转困难,哥嫂打拼多年的生意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正如青年作家刘楚昕在获奖作品《泥潭》中所言:“每一次看似挣扎向上的努力,都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变故,一次人心的叵测,甚至仅仅是时代车轮扬起的尘埃,而重新跌落,甚至陷得更深。”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哥嫂被生活的泥沼裹挟着,一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耄耋之年的父母鼓励哥嫂乐观对待得失,我和妹妹也给予哥嫂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一家人同心同力、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全家人的爱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让哥嫂重拾信心、吸取力量,从泥沼里一遍遍寻找着灵光的希望。最终,哥嫂决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书法特长打破困局,闯出一条全新的赛道——开办书法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书法班</b></p><p class="ql-block"> 当生活优渥时,书法是“锦上添花”,是哥哥生活中清净悠闲和自我愉悦的点缀;当处境窘迫时,书法是“雪中送炭”,是哥哥迈向新征程的亮光。然而,开办书法班并非易事,如何尽快提高声誉、解决生源,成了最大难题,哥嫂就是用比较“笨拙”的办法:出去摆摊写字。每天晚上,哥嫂把笔墨砚台搬到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园里,哥哥专注而从容地铺纸运墨,月光穿过树叶绘出斑斓的光影,洒在他微白的鬓角,嫂子在旁边招呼附近散步游玩的家长和孩子过来欣赏。遇到有喜欢想索要墨宝的家长,哥哥就认真写好并谦逊地递给人家。哥嫂用实力和真情,感染和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前来咨询和报名。就这样,实力展露出最好的招生口碑,哥嫂的“一点”书法班顺利开办起来。</p><p class="ql-block"> 就像刘楚昕获奖时感言:“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无论人生繁华、惨淡、顺利、坎坷,哥嫂都在用笔墨或浓或淡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哥嫂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给予我们家中每个人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尤其是给我们的下一代是孩子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诲,就是要有真知识真本领,因为这是跌倒再爬起的勇气和底气,当生活遇到考验、吊打的时候,能靠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定得了风波,放得下,过得去。</p> <p class="ql-block"><b> 我和妹妹的笔墨</b></p><p class="ql-block"> “一点”书法对我们家来说,是磨难、是新生、是希望的象征。当我疑问当初为何以“一点”为名时,哥嫂说凡事要从“一点”做起,第一要“专”,于谦《观书》中“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诗句,就是教学生学习书法要专心致志,做到心无杂念;第二是要“谦”,写字用进八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的故事,就是教学生学习书法要做到坚持和努力,懂得谦逊自省;第三要“简”,孙过庭《书谱》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总结,就是教学生学习书法的本质,复杂源于简单。听着哥嫂专业的解读,如此云淡风轻,我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千百困难此刻不过是“轻舟已过万重山”。</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窗外的风雨声把我的思绪从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中拉回,透过昏暗的灯光,恍惚间我仿佛看到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正酣畅淋漓、泼墨挥毫书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恣意人生的豪放气魄,一定也是“一点”书法的另一种解读,就像苏轼一样,当面对人生风雨,遭受跌宕多舛的人生境遇时,要有泰然处置的“一点”浩然之气!当面对坎坷起伏的生活时,要有一种超拔精神力量,在困窘中活出开阔,在泥泞中活出坦荡,在滔天巨浪中活出凛然不惧的快哉风!</p> <p class="ql-block"><b> 我和妹妹的笔墨</b></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哥哥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才会奋斗。哥嫂的梦想就是把“一点”书法班做大做强,用自己的特长惠及更多热爱书法的孩子,用自己的学识传播发扬传统书法文化;我和妹妹会继续坚持初心和使命,为工作岗位担当尽责,奉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他们的青春之智慧,书写青春之梦想,乘风破浪、逐梦前行。</p><p class="ql-block"> 父母以艰苦朴素、知识传家的淳厚家风,承载着他们对子女的殷殷期望,使我们养成不断求索、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以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执着和坚定,为家风增添更加广博深远的精神内涵;孩子们必将会将良好家风铭刻于心,融入血脉,严以修身,正己立德,做新时代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b> 我和妹妹笔墨</b></p><p class="ql-block"> 知识传家远,“一点”笔墨香。我们将延承递交父母的笔墨,给续我们家庭朝气蓬勃的孩子,以知识为根基,以笔墨为文脉,一代一代书写积极向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如山间的清泉,在永恒的时光里,奔流向前,永不停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