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26日,看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300多人麻烦了,最刺痛我的一幕,不是冲天的火光。 而是封锁线外,有逃出来的居民举着一块破纸皮,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家人的名字,哭着问每一个路人:“有没有见过我家人?”</p><p class="ql-block"> ——那个名字,几个小时前还和我们一样,以为自己住在最安全的港湾里。</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通宵翻看了图纸和现场影像。看完只有两个字:后怕。</p><p class="ql-block"> 这是香港40年前的设计隐患,击穿了今天的安全底线。</p><p class="ql-block"> 三个夺命漏洞:</p><p class="ql-block"> 1. 致命的“烟囱效应” 老式塔楼(新十字型)的凹槽天井,平时是采光井,起火时就是拔火的烟囱。没有层间防火阀,热烟30秒直冲顶楼,高温瞬间炸裂你家的窗户。</p><p class="ql-block"> 2. 夺命的“易燃外衣” 正在维修的竹脚手架+易燃密目网,燃烧速度比木材还快。</p><p class="ql-block"> 3. 失守的“行业防线” 施工管理,是否是现场的烟头引燃?</p><p class="ql-block"> 写给同行,也写给每一位住户: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但它首先必须是生命的庇护所。 别让我们的侥幸,成为以后新闻里的反面教材。</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住在老旧小区,或者你家楼下正在进行外墙维修,请花几分钟看完这条视频。 安全不分两地,命只有一条。</p><p class="ql-block"> 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