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读书笔记)

毛歌

<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都和山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像我这样的人,从小就生活在真正的山村,整个村子周围竟然有十八座罗汉一样的山。我父亲给我最早的人生启蒙教育便是从山开始的,不是进山就是出山,没有了山,就没有了我的村子和我的家庭,以及至今都在我身体的血液里循环运行的山的精神。我说不出来这种精神性的东西是什么,试图用列表的形式讲出来的时候,却非常茫然。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感觉常常第一时间统摄了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去年,我才读到《活山》。英文版书名“The Living Mountain”。我喜欢这个书名的原因是我们老家常常称呼一个人叫做“活人”“活爷”,这种称呼让人想起来某种独特的生动人生关系,意蕴丰富。这是一本对任何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程度的读者都有严峻考验的经典作品,是关于一个女性(准确来说是一个英语文学老师)和一座山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旅行到达的地方,总会有山,遇到山。北方一个很小的地方阜新,就有一座取名海棠的山。往南,我初中同学生活的城市一侧,有一座值得访问的金霞山。再往南,我的老乡的家乡就在中国名山南岳的云烟之中。我曾经去过松阳,那是一个县城,很多我这一辈子叫不出来的山,用一种极其安静神秘的形式滋养着那里的人们,溪流蜿蜒,细小的鱼儿穿梭于野草丛中,富于浙江味道的古老房屋就在某个山坨里面,梯田一层一层的,依旧叙述着逃离的辛酸和家园安定之后的幸福交织在一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山》的阅读,是一种阅读能力的测试,甚至会挑战我们和语言的关系:我们正在丢失、丧失和语言的精准化建立关系的能力,语言和思考融合在一起的魅力不再让我们心潮澎湃,引发内心震撼的力量越来越弱。因此,阅读《活山》,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重建或者重新唤醒我们和语言的多情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本经典作品的中文版,有一篇长达33页的序言,还有一篇直接谈论阅读的附录(相当于另外一篇序言),都是很有名的作者写的。有一些书,我不会建议大家先读序言,比如《相约星期二》,读余秋雨的长序反而不如直接阅读文本。像《易经》的卫礼贤翻译版,也有一篇长达30多页的长序,是荣格写的,读者应该先读。“共时性理论”的伟大就基于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和引发。李继宏为自己翻译的《瓦尔登湖》写了很长的导言,会让读者变得谨慎和谦卑。《活山》的序言和后面的附录,值得读的原因类似于我们走进意大利米兰的达芬奇博物馆,有一个导游的解说会让我们更好地珍惜一生难得一次的旅行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珍妮特-温特森的评论是作为“附录”的形式出现的。这篇凌厉风格的评论文章,很有可能让读者不舒服。她努力让读者——那些总是说我喜欢阅读正在阅读的人,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她有几句话值得引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这种语言只有通过阅读高水准的文字才能获得,而高水准并不意味着晦涩难懂。事实恰好相反,我们所认为的难懂往往是因为不够熟悉,因此深入一本书的确可能需要花些时间。读书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草草进行的略读,读书,是一次深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阅读的缺失,切断了独立思考、磨炼心智的可能性,不依赖于外物的自我意识也随之化为泡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训练有素的头脑才能够集中精力。注意力缺陷障碍不是疾病,而是放弃阅读的恶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给我的朋友们发出来一份真诚的邀请,重新走进你家附近的山,哪怕只是一座小山包。看看你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了这座山包。在不同的季节,在明亮的清晨,在薄雾和月色糅合在一起的夜晚,在落叶归根的时间指缝中,在只有你自己的世界里,去看看你熟悉的山。不论这座山是不是有名,关键是你重新认识山的时候,也许意味着你重新认识自己,在山包里行走的时候,说不准你会发现这是一次你和你自己美好相约的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点可以肯定,《活山》这样的经典作品,会让我们不再随意被一本被网络吹捧的书带偏离开真正的阅读。因为,人生短暂,能够遇到一本经典作品其实就是福分,更不要说《活山》的叙述方式和作者对佛道观念的巧妙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仁者乐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