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生日寿辰宴篇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爱人的六十岁生日,也是杨府姊妹六家二十七口人齐聚的好日了。这样相聚的美好时光,亲人们先来张大合影吧!</p><p class="ql-block">恍惚间,还能想起初见时的模样。那时他还是眉眼清亮的青年,笑起来会露出浅浅的酒涡,如今再看,眼角虽添了细纹,翼角也染了霜色,可看向我的眼神,依旧和当年一样的温柔。</p><p class="ql-block">总觉得日子还长,总以为“六十岁"是很遥远的字限,却没料到,时光竞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我们已携手走过了39个春秋,你也到了花甲的年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多时,亲人们便陆续到齐。姊妹们拉着家常,说着各自的近况,孩子们围在蛋糕旁,踮着脚尖数上面的蜡烛,连平日里沉稳的长辈们,也忍不住加入了谈笑的行列。二十七个人挤在不大的屋子里,却半点不觉得拥挤,反而满是烟火气与暖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宴厅里,气球比窗外的秋阳更暖,杨府27口人挤在镜头前,连空气都裹着蛋糕香。戴生日帽的爱人,笑纹里藏着我们从青春到白头的模样。六十岁哪是岁月的句点?明明是一大家子热热闹闹,把“团圆”写成的新开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日帽下的笑纹,是39年的教案与烟火堆出来的甜。当年因讲台结缘,如今退了休守着孙子的课本,看儿子媳妇把事业做旺,看孙子的试卷写满红勾,我们这“后勤组”,早把“幸福”教成了全家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们成了孩子们的“后备军”,我们一家子,是日子最甜的答卷。我这勤劳的性格,恰好配爱人的温和,儿子媳妇虽是独生女,却把“骨干”的拼劲和“孝顺”的软心都攥在手里,勤俭持家半点也不娇气,14岁的孙子更像小大人,成绩拔尖还能把自己的日常打理得妥帖。这合照里的笑,是我们老两口攒了半辈子的“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首先,儿子讲话——</b></p><p class="ql-block">各位亲人、长辈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爸60岁生日,先替我爸,谢谢各位前来祝寿,来,咱们先鼓个掌,给今天的老寿星热热身!</p><p class="ql-block">我爸在教育上继承了爷爷的事业,干了一辈子,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教师节,评上了全市“四十年四十人”的典型,我这当儿子的,在外头说起我爸,腰板都挺得很直。他不光是讲台前教学生的老师,更是我和晚辈们最实在的榜样,你们看我爸这精神头,哪像60岁的人,这就是一辈子“正事儿干到底”的底气!</p><p class="ql-block">其实,我爸这股“做事就得像样”的劲儿,还有我和晚辈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好好干,都是爷爷当年的嘱咐打底,爷爷生前总念叨“干啥都得往正里走、往实里做”,我爸接住了,现在也传到我们手里了,我们会记住爷爷的嘱托好好干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今天的寿星讲话——</b></p><p class="ql-block">各位亲人、先让我借着这杯茶,谢谢大家今天来给我凑这个热闹!</p><p class="ql-block">刚才儿子这开场白,听得我心里热乎乎的一一你看这俩孩子(儿子媳妇),为我今天的生日张罗的不亦说乎!</p><p class="ql-block">今天坐这儿,最先想谢的是我父母二老一辈子勤勤恳恳,教我诚恳做人做事,没他们这根“拐棍”,我走不到今天。尤其是我老父亲,当年为了我们兄妹几个工作、成家,操碎了心,父亲就是我们心中的启明灯,这份恩,我铭记一辈子。</p><p class="ql-block">再就是,我大姐和大姐夫这么多年,家里不管是我们当弟弟妹妹的,还是晚辈们,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你们操心,工作上帮衬、生活里惦记,你们这当姐姐姐夫的,真是把“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做到实处了,也辛苦您们了!</p><p class="ql-block">现在菜都基本上齐了,咱都动筷,吃好喝好,往后的日子,咱们家人还像今天这样,经常热热闹闹聚在一起,这种暖暖的亲情,比啥都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生日歌响起,蜡烛被点燃的那一刻,暖黄的光映亮了爱人的脸庞。他闭上眼睛许愿,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我看着他,又看了看身边热热闹闹的亲人,忽然觉得,岁月或许匆匆,但那些相伴的时光、相聚的温暖,早已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儿子切下的不只是蛋糕,是把六十岁的欢喜切成了一瓣瓣的甜。刀刃划过奶油的软,像把这些年的安稳日子,都揉进了这口香甜的蛋糕里。</p><p class="ql-block">媳妇在一旁帮着忙,孙子捧糕,这手递手的动作,是全家把“暖”拆成了细碎的温柔。蛋糕的甜裹着烟火气,连空气都浸满了团圆的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儿子执壶给爸爸倾酒的动作,是三十多年来藏在细节里的敬。杯沿碰在一起的轻响,比任何祝福都实在一这口酒里,装着他从青涩到独当一面的安稳,也装着对老父亲最妥帖的心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孙子举着酒瓶的模样,是少年人最直白的暖。酒杯接得稳稳当当,笑纹里裹着“爷爷放心”的底气。这一杯,是晚辈把“争气”酿成的甜,喝进肚里,全是往后日子的踏实劲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碰杯的瓷响裹着满满爱意,这是我们相依相伴的第39年,当年在同一间办公室备课的两个青年,如今成了酒盏里碰出的“老搭档”,教学上的笔换成生活里的筷,照样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熬来了相亲相爱的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一桌攒着全家的“后生劲儿”,妯娌们是职场里的骨干,更是把婆妈捧在心上的小棉祆,刚入职的外甥女眼里还带着朝气,连小一辈的姑娘都沾着这股暖。祖辈传下的慈心,晚辈续上的孝心,把“爱"裹成了代代都热乎的烟火气,这就是我们家,暖是底色,和是常情。</p><p class="ql-block">红气球往哥哥怀里凑,小不点是屋里的小热闹。桌旁的笑,一半是长辈们的闲话暖,一半是孩子闹出来的甜。这就是团圆的模样。大人聊着家常,小辈凑着热闹,连空气都裹着软乎乎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儿子敬酒,向长辈们说: 今天借着这杯酒、这口甜,我先带头,咱们一起举杯: 祝我爸往后的日子,每天都像今天这么乐呵,身体比现在还要硬朗。也请各位长辈们放心,我们肯定把老一辈这份踏实劲儿,攥紧了往下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镜头里的三位姑爷们,藏着我们家最暖的“外姓情”。有大姐夫牵头引路,兄弟几人拧成一股绳,和内弟们相处时,没有隔阂只有默契,待彼此亲如手足。这桌庆祝宴上,他们举杯谈笑的模样,把“家和”二字,过成了最实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寿宴的尾声里,杯盏碰出的暖裹着笑,数家事、祝顺遂,年轻人把“好好工作”记在心里,长辈们把“多保重"藏在酒里,孙辈的“好好学习”是最清亮的尾音。</p><p class="ql-block"><br></p> 爱人教学功勋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43年坚守教育阵地,甘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b></p><p class="ql-block">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品德叫坚守。43年扎根乡村教育,痴心不改。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甘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育得桃李香满园,他就是汶上县寅寺镇中心学校的杨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初出校门,柔弱肩头挑起重担</b></p><p class="ql-block">1981年,初走出中学校门的你,到汶上县寅寺镇后王小学任教,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时的后王小学,是农村小学的一个缩影,黑屋子土台子,教师几乎清一色的亦农亦教的老民师或代课教师,只有高高扬起的教鞭才能够“震”的住农村野心不改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当时很多家长对你并不放心,因为当时你年纪小,还是个毛头“大孩子”,怎么教孩子们知识?但过了一个月,就有学生回去告诉家长,说这位杨老师讲课认真,能和学生们“玩”在一起,不像别的老师板着脸熊人,学生们都喜欢他,都爱上杨老师的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渐渐感觉到自己在管理学生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多有欠缺,于是一方面向老教师虚心请教,随班听课,认真记录心得体会,另一方面自己购置资料奋发苦读。</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学习资料相对贫瘠的年代,获取一本资料是多么难得,每每得到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经常通宵达旦,如饥似渴的吸取教材的营养,渐渐的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找到了工作的航标。一年以后,已经成为后王小学一名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小有成就的排头兵。</p><p class="ql-block">在后王小学的两年时间里,凭着谦逊的态度、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出色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领导、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为以后的从教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呕心沥血,为农村孩子们铺就成长之路</b></p><p class="ql-block">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不易,农村孩子的不易、农村的家庭要想摆脱贫困,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依靠知识,而且要付出比城里孩子们十倍百倍的努力。这也意味着农村的教师更要扎根三尺讲台,毕生不悔。</p><p class="ql-block">43年来,先后在寅寺镇李村小学、寅寺镇胡楼小学、寅寺镇第三中学、寅寺镇第一中学、寅寺镇中心小学任教。虽然工作单位几经调动,但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每天都是把当天布置的作业及时批改,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和学生交流上。同事和学生们经常可以在他办公室看到这样的情景:办公桌旁,围着三五名学生。那是他在为所教班级尖子生点拨,为中等生指点迷津,为基础薄弱学生耐心演算、梳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令众人敬佩的是,你几十年如日,坚持每天专门记录下学生作业中出错的地方,第二天上课时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彻底弄懂弄透。上课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经常寻找怡当的机会加以表扬,使他们信心备受鼓舞,增强了学生们学习动力。他的课每个学生都在参与、都在思考、都在进步。经常听到一些同学不无遗憾地说:“要是早遇到杨老师就好了。”</p><p class="ql-block">他非常喜欢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深爱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深爱着他的每一个学生。这种执着和坚守,让他几十年如一日,从没因个人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就是凭着这股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满腔濑情,他带出的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出寅寺,走进更高的学府,走向全国各地,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敞开心扉,用爱诠释立徳树人</b></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杨明忠深信,爱是教育唯一的秘诀,教无定法,唯爱不破。他始终把“假如这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这个孩子"作为出发点,用爱尊重学生。曾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变故厌学,他主动登门家访,却吃了闭门羹。但他并没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家访,用真诚和爱心打开了孩子的家门和心扉,让孩子重拾学习信心。如今,这名学生也成了一位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前几年教师节,他在给杨老师的问候中说道:“老师,感谢您对我的谆谆教导。当年您没有放弃我,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用爱心、真心和耐心教导我、帮助我,您的无私和关爱也一直激励我、鞭策我,您的师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后我也会像您一样用心用爱对待每一名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济宁市教师节获得楚荣</b></p><p class="ql-block">回顾2024年9月5日,<b>“大道师者・40年40人”济宁市教师节特别人物盛典</b>在济宁大剧院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特别庆幸,爱人被评为“40年40人特别人物”全市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扎根乡村的教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汶上县寅寺镇中心小学个人寄语</b></p><p class="ql-block">以爱为笔,书写教坛无悔人生,点燃乡村教育希望之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主要事迹</b></p><p class="ql-block">杨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43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初心。他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为农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农村孩子们铺就成长之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用爱诠释立德树人;关注留守儿童,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p><p class="ql-block">43年来,他凭借自己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带动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曾获得济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工会会员、汶上县优秀教师、汶上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30余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的教坛生涯,用辛苦和汗水换来金灿灿的水晶奖杯,价值连城,也是留给儿孙最后的礼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教师退休的妻子,有这样一位大半生奉献于教育事业,退休前获得楚荣,倍感荣幸和幸福。(后来,我们夫妇二人都调到镇中学任教,再此后爱人在教育办担任教育教研工作,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世代相传,公公是教育战线的老前辈,老人家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儿孙们,这也是老父亲生前的愿望与嘱托……爱人做好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培养着下一代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老父亲在九泉之下大可放得下心了。</p><p class="ql-block"><br></p> 编者语 <p class="ql-block">原来,最好的岁月,从来不是时光停留,而是有人相伴,有暖可依,在匆匆流逝的时光里,珍藏每一份相聚的欢喜,铭记每一段相守的温情。</p><p class="ql-block"><br></p> 附:生日花絮 <p class="ql-block">在爱人生日之际,宴会厅的红桌布裹着满桌热乎气,爱人低头凑近蛋糕的样子,像把六十岁的温柔都揉进了烛光里。㊗️爱人六十岁生日快乐!永远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 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美丽人生</p><p class="ql-block">文中配乐 《我的一生选择了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