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人立于地而身在阳,故人立于阴阳之间,构成天、地、人的格局。人无阴不得立足,无阳不得以继生。</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比如地上的水在阳光的温度下蒸发、升腾,水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凝为雨,落回地面,然后又被蒸发,如此循环不息,完成阴阳之间的沟通、交换。</p><p class="ql-block">人的内部循环也是一样,如升腾、散布、肃降,人体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与天地之间的循环模式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天地的气候变化影响人的阴阳平衡,所以古人提出人要应四时,不可逆天地阴阳,否则就会得病。</p><p class="ql-block">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即金木水火土,人亦如此,五行在人体内对应的是五脏的基本功能,它们之间也有生克乘侮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中存在风寒湿燥暑热这六种自然之气,其中任何一种气偏盛时都会成为害,如严寒酷暑都是伤人之气,人们要规避它们。而人体内也存在这六种气,任何一种气在体内偏盛,则称为邪气,治疗的本质就是压制邪气的亢奋,促进六气在体内的平和、平衡。</p><p class="ql-block">天地的冷热在一年中、一季中、一昼一夜中变化不定,轮回不停,会出现阳明、少阳、太阳、少阴、厥阴、太阴的时段,人体在一年四季及一个昼夜中也存在这一规律。天与人的阴阳如果不能合拍,人则病。</p><p class="ql-block">天地之大有细微,人体之微有宇宙,阴阳生万物,万物有六气,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从之则治,逆之则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