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年前就办好了加拿大签证,这次飞越太平洋到加拿大温哥华旅游,完全由儿子操心,没有细究行程,只是大概了解一下所拜访的这片土地。温哥华在加拿大的西南角,属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管辖,计划去的维多利亚市是BC省省会,</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很大,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仅次俄罗斯为世界第二,但约80%国土处于北纬49°以北,适合人类宜居的区域不到10%。加拿大人口很少,不到4100万人,基本生活在靠近美国边境的狭长地带。加拿大人口增长主要靠移民。</p> <p class="ql-block">9月29日13:20从上海飞往加拿大温哥华,开启了为期12天加拿大西南角之旅(见上图中的小红圈)。北京时间=温哥华时间+15小时。飞机上鲜见黄头发白皮肤,满目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乘11<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时的飞机还是很累,温哥华时间上午9:30抵达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跟随说国语的人流出关、取行李,途中看到两个雕刻着加拿大原住民的图腾,展现出温哥华与原住民文化的紧密联系,但记忆中的震惊世界的“加拿大文化种族灭绝事件”的披露地,其中就包括温哥华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p> <p class="ql-block">11点左右才取到行李。出机场前又看见了两个巨大木雕人,看神态也像加拿大原住民?这似乎是通过向过客展现和说明加拿大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租车处,儿子提了一辆在国内提前预租好的雪弗莱7座商务越野车,车行加满了油,车内外卫生整洁,一家六口开始了加拿大自由行。</p> <p class="ql-block">机场外貌算不上高大尚,出发到达口秩序井然。今年温哥华近140岁,1886年4月6日正式设市,为纪念第一位到达此地的探险者乔治·温哥华,城市命名为温哥华。</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有5G,从导航上看,所住酒店距温哥华市中心有15公里,那是一家离五帆广场最近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天阴灰蒙下着小雨,眼前的高楼感觉怪怪的,“时差”让人昏昏欲睡。温哥华处在太平洋东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冬季多雨少雪,雨季长达数月之久,年平均降雨168天,导致温哥华有“加拿大雨都”之称。</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行人不多,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很“英式”。因酒店下午3点才能进房,儿子决定先参观史丹利水族馆——那是加拿大最大、北美第三大水族馆,也是全球海洋保护、动物护理和海洋科学领域的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位于温哥华史丹利公园内的水族馆成立于1951年,5年后开放。水族馆门前一座雕塑吸引了参观者驻足。</p> <p class="ql-block">这座青铜雕塑名为《海底世界的首领》,形为一只虎鲸(又称杀人鲸),展现了海洋生物与人类文化的关联性。寓意“海洋的主宰”,雕塑高高的背鰭,象征着虎鲸力量与海洋中的统治地位。</p> <p class="ql-block">俩孙女高兴的和“大灰熊”合影,她俩不会说话时从电视上认识了“熊大和熊二”。</p> <p class="ql-block">水族馆内有30多个独特的展览。展示了超过7000种、65000多只海洋生物,从北极海的生物到亚马逊森林的鸟类、两栖动物、水中植物等。</p> <p class="ql-block">西北太平洋馆的标志是巨大的玻璃水箱,也是参观者顿足最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父亲抱着孩子看,母亲在旁边笑。</p> <p class="ql-block">这条“扁鱼”向看它的男孩打着招呼。</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鱼儿数不清,见过的没几条,这条鱼不会是鲨鱼吧?</p> <p class="ql-block">热带馆里除了有海洋热带植物外,各种热带鱼很多都没见过,图中一黑一白的鱼,长着四条爪,难道海里也有“娃娃鱼”?</p> <p class="ql-block">两条从沙子中钻出来的鱼叫什么?“虫鱼”还是“线鱼”?</p> <p class="ql-block">这条呢?</p> <p class="ql-block">还有蓝色的鱼。</p> <p class="ql-block">“两条小丑鱼!”俩孙女说“这种鱼爸爸在家里养过!”,终于见到了认识的鱼了。</p> <p class="ql-block">珊瑚主要展示在“热带馆”和“西北海岸珍宝馆”。</p> <p class="ql-block">各种珊瑚礁和海底生物玲琅满目,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海底难道也有各种色彩的“蘑菇”吗?</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海葵”?</p> <p class="ql-block">海星认识,其他的一概不知,神奇的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亚马逊流域馆中展示的袖珍青蛙更是吸引眼球。</p> <p class="ql-block">绿娃鸣叫时气囊很鼓。</p> <p class="ql-block">成人大拇指头大的红蛙不知是不是一种毒蛙?</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树蛙”吧?</p> <p class="ql-block">这种红绿相间的袖珍蛙也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孙孙挤在展缸前观蛙,奶奶坐在一旁观望。</p> <p class="ql-block">水族馆还展示了多种很神奇的水母。每个水族箱旁都有英文介绍,可通过翻译软件求知。这种水母似乎还繁殖了后代。</p> <p class="ql-block">超大容量的水缸很是显眼,漂亮的太平洋黄金水母因颜色金黄且伴有红色调而得名,体型硕大,数十条触手呈栗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翻译软件麻烦,不如问“豆包”。这是发形霞水母,</span>长长的触手像头发,一上一下翩翩起舞。红色触手上刺胞含毒液,是海洋中顶级浮游捕食者之一,数量多会影响近海食物链结构;因体型大且触手长,易干扰渔业捕捞。</p> <p class="ql-block">“豆包”说:这是灯塔水母。伞状身体直径约4-5毫米,因透明身体内部的红色消化系统形似灯塔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没伸开触手的灯塔水母,神奇的是它可通过有性或无性进行繁殖。</p> <p class="ql-block">“豆包”还说:这是白色霞水母,属于大型水母,伞部呈扁平圆盘状,直径可达20-60厘米,外伞为乳白色并带有淡红色斑纹。</p> <p class="ql-block">这种水母触手分8束排列,最长可达数米,呈半透明淡红色,触手密布刺胞<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释放毒液,蛰伤后会引发皮肤红肿、疼痛。</span>我国黄渤海、东海在夏季经常出现;种群爆发时会堵塞渔网,对渔业生产造成干扰,因此也被渔民称为“烂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种极小的水母罕见,约1-2厘米,身体透明球形,8条放射状排列的橙色条纹,是其运动器官。“豆包”还说:</span>这是球形侧腕水母,属于海洋浮游生物,有2条无刺胞的细长触手,它通过黏细胞捕捉浮游生物。</p> <p class="ql-block">水族馆还提供沉浸式4D影院体验,通过特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海洋世界中。这位少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情紧张惊慌,仿佛</span>从电影中鲨鱼的嘴里刚逃脱。</p> <p class="ql-block">水族馆不但给温哥华市民提供了学习参观的便利,也成为外来游客必访之地。估计这位印度老汉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吧!</p> <p class="ql-block">水族馆也有室外展区,超大的水池里只有3只海狮,人们在玻璃扶栏观看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分不清海狮和海豹。海狮有外耳廓,前鳍发达,可支撑身体或行走;海豹无外耳廓,依赖身体蠕动移动,这里没找见海豹。</p> <p class="ql-block">这只在晒台上的海狮,看见参观人数多,还会摆pose 让人们拍照,俨然一副大明星气质。</p> <p class="ql-block">具有流线型身体的海狮是游泳高手,身体灵敏速度也快。</p> <p class="ql-block">成年个体通常有浓密的胡须。</p> <p class="ql-block">海狮前鳍发达,用于支撑身体。水中的样子很是调皮。</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海獭(ta),很多人误读成海懒(lan)。因它长得像老鼠,我叫它“水老鼠”。</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海獭还是水獭,它们的毛皮非常珍贵,过去有件獭皮皮那是身份的象征。海獭皮毛浓密,每平方厘米约有10万根毛发,是哺乳动物中最厚的皮毛之一,水獭次之。</p> <p class="ql-block">这一对海獭似乎在谈恋爱。</p> <p class="ql-block">的确,水族馆给来访者增长了见识,也带来了乐趣,无论来访者是老人、孩子。</p> <p class="ql-block">史丹利公园上的水族馆与我们预定的酒店一点不远,中间相隔了一条不宽的海湾。</p> <p class="ql-block">酒店对面就是温哥华大名鼎鼎的五帆广场,也叫加拿大广场,绕行一周可看看周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广场,是座庞大的建筑物,什么泛太平洋酒店、温哥华世贸中心等都在白帆下的建筑中。</p> <p class="ql-block">五帆广场东南方高楼林立,棕色老建筑是海滨火车站,与架空列车博览线和海上巴士无缝对接,码头与五帆广场隔水相望。</p> <p class="ql-block">从火车站朝西北方向望,可清楚看到五帆广场。其顶部五组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巨大白帆,象征航行的帆船,整个建筑如一艘停泊的巨轮。</p> <p class="ql-block">五帆广场东侧,与海上巴士相连的货轮港口是温哥华码头,远看估计有3、4个船舶泊位。</p> <p class="ql-block">货运码头有铁路专用线,完全可以实现货轮与铁路货车之间集装箱或散货运输的转运作业,达到无缝衔接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筑内还有议会中心、会议中心,设有加拿大历史博物馆。这里原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两个码头,为举办1986年世界博览会,政府将码头改造成博览会的加拿大馆。</p> <p class="ql-block">五帆广场北面,座落着全球首座永久性IMAX 3D影院。提供比普通影院更大屏幕、更高清画质和更震撼音效,画面能呈现立体纵深感,观众像置身在电影场景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帆广场北端往下看,有五层楼高。离温哥华货运码头很近,是拍码头夜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站在五帆广场影院外,向北望去,被乌云压着墨绿色的山下坡地上称为“北温”,是温哥华的富人区。</p> <p class="ql-block">影院座位不多,按时间段实行预约,旁边有餐厅、食品零售店。</p> <p class="ql-block">每年十月初,西方国家的食品零售店都会挂上骷髅、女巫等装饰摆件,有的会摆上南瓜等以吸引顾客,这些物品及糖果是10月31日晚上庆祝万圣节的必需品。万圣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万圣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源于万圣夜对鬼怪趣味要求</span>的卡通化女巫装饰摆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尖顶帽、扫帚等是万圣节布置经典物品,既增强节日氛围感,又能吸引顾客注意力。</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同预约好了的观众等待进场观看3D影片,内容是介绍加拿大风光的《飞越加拿大》。这位男士的女友背上的英文是“宝贝,我不在乎!”</p> <p class="ql-block">影院通道灯光很暗,灯下挂着万圣节装扮小丑的尖尖帽。</p> <p class="ql-block">观影20分钟后从西面往回走,右前方是温哥华的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巨长的风雨棚成为一景。</p> <p class="ql-block">有加拿大原住民图腾图案的门牌,是通向3D电影院的出入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裹着头巾的印度人迈着悠哉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温哥华会议中心外面的角落上,有个蓝色雕塑。</p> <p class="ql-block">蓝色雕塑名为“蓝水滴”,用聚酯材料制成,2009年落成。 雕塑高耸入云,形似从天而降的雨滴,寓意陆地与海洋的衔接。</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心对面是客运码头,可停泊两三艘大邮轮,这里是前往阿拉斯加邮轮的母港,码头多次被世界邮轮协会评为“全球最佳邮轮港”称号,难怪温哥华即是加拿大的“西大门”。1886年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车后,温哥华才设市,之后港口和城市便逐渐兴起,成为“通向东方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远方一艘集装箱货轮停在了温哥华货物码头。</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心外绝对是温哥华的热门景点,紧邻海湾,能看到对岸的山脉与城市景观,也是欣赏水上飞机起降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欣赏五帆、留影温哥华标志之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五帆和蓝眼泪同框。上午在这里拍照是逆光,出片效果不好。</p> <p class="ql-block">一架水上飞机正在起飞。</p> <p class="ql-block">抓拍到水上飞机越过远方的龙门吊,那里好像还有排储油罐。</p> <p class="ql-block">又有一架水上飞机在降落。</p> <p class="ql-block">起降的水上飞机和围栏里的行人丝毫不影响鸬鹚们的休息,鸬鹚的胃口很大,说明水中的鱼儿很多。</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心的西端海湾上,俨然是水上飞机场,远端的绿岛是史丹利公园,水族馆被树林遮挡。</p> <p class="ql-block">红色飘带估计是测风向的设备,远处水中的房舍估计是掌控水上飞机的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这里停泊着6架水上飞机,沿着岸边往前走可抵达著名的史丹利公园,我们过几天会去公园转转。</p> <p class="ql-block">水上飞机场旁竖立的设施应该是测风设备。</p> <p class="ql-block">这种测风仪头一次见,左侧上面布满了小风轮估计是测风速的,右边的白色布袋应该是测风向。</p> <p class="ql-block">傍晚欣赏加拿大广场是惬意的。这座1983年动工的建筑,其设计与悉尼歌剧院外部有所相似。</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货轮码头看起来一片繁忙。</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蓝眼泪”与打上彩灯效果的白帆十分协调,可谓是五彩缤纷。我把这座蓝色雕塑称为“蓝眼泪”是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蓝眼泪的本质是一类海洋生物发光现象。在合适条件下,夜光藻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在夜晚就会因为扰动等刺激而发出盈盈蓝光。蓝眼泪就是这些浮游生物发出蓝光的现象,有时,蓝眼泪也被用来直接指代这些发光的浮游生物。细胞密度越高,蓝光越强,会随着海浪此起彼伏,就像大海流出的眼泪,因此被称作“蓝眼泪”。</p> <p class="ql-block">这幅照片是二姐传来的,记录了近期新西兰奥克兰海边的“蓝眼泪”场景。</p> <p class="ql-block">造价达3亿6千5百万加元的五帆广场,在夜色中分外明媚。</p> <p class="ql-block">夜晚虽然没有圆月,但会议中心外的室内地球仪分外明亮,时差的不适还是存在。</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前,扭头看了一眼街对面加拿大广场的夜景。愿明天温哥华的自由行能有更多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