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这片三十年前从南斯拉夫联邦中独立而出的土地,虽年轻于现代版图,却深植于欧洲最古老文明的土壤之中。</p><p class="ql-block">它的疆域历经千年风云变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形。从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历史脉络出发,依托内陆地理特征,克罗地亚无疑是中欧的重要一员;而那绵延的亚得里亚海岸与近海腹地,则因曾受意大利海上强权的深远影响,赋予它浓郁的地中海气质——这是一片横跨中欧与地中海双重灵魂的奇妙国度。</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那一片被蓝绿色环抱的狭长国土,像一条蜿蜒的绿宝石镶嵌在亚得里亚海东岸。克罗地亚的轮廓仿佛是自然与历史共同雕琢的艺术品——北接匈牙利的平原,东临波斯尼亚的山地,西望意大利的海风,南拥上千公里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作为西巴尔干地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克罗地亚不仅拥有坚实产业基础,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欧与东南欧的天然门户。完善的港口设施、密集的公路网络、便捷的铁路与水运系统,构筑起高效的交通动脉;社会治安稳定,营商环境优良。旅游业蓬勃兴旺,建筑、造船与制药等产业亦具较高发展水平,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现代活力,让游客的到访充满便利与惊喜。</p> <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是该国最耀眼的明信片。也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被誉为“十六湖”的人间仙境,是大自然以时光为笔、石灰岩为纸写下的杰作。科拉纳河上游水流经喀斯特地貌,历经千万年沉积与侵蚀,雕琢出层层叠叠的湖泊、幽深洞穴与飞瀑流泉,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p><p class="ql-block">自1949年建园以来,它便成为自然之美的象征,并于1979年荣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人前来探秘这中欧腹地的碧玉明珠。</p> <p class="ql-block">公园分“上湖区”和“下湖区”两个区域,上湖区(高湖)位于白云石地层区域,包含12个湖泊;下湖区(低湖)位于石灰石峡谷,包含4个湖泊。公园内大大小小湖泊共计16个,因此,人们便简称为十六湖公园。湖水因矿物质呈现翠绿或宝石蓝色调,十六湖国家公园有“欧洲九寨沟”之称。</p><p class="ql-block">湖区面积很大,我们仅游览了下湖区。末端的瀑布高达78米,呈梯状飞流直下,但水流不大。</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普利特维采湖群的水面上,整片山谷像被唤醒的童话世界。一条清澈的河流静静流淌,蓝绿色的水波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水底藏着无数颗碎钻。两岸森林浓密,层层叠叠的绿意一直蔓延到天边。远处的瀑布从高崖倾泻而下,水声轻柔却不间断,像是大自然的呼吸。我沿着木栈道缓步前行,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草木香,每一步都像是走进了画中。</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观景台上,看一串串湖泊如翡翠项链般串联在山谷之间,水流从一个湖面跌入下一个,形成层层叠叠的瀑布。木栈道在湖面穿梭,像一条轻盈的丝带,引着人一步步深入这片秘境。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光影斑驳,水底的枯枝和石块清晰可见,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阳光斜斜地穿过峡谷,照亮了岩壁上那一片片青翠的植被。小路沿着山势蜿蜒而上,脚下是坚实的石阶,两旁是陡峭的崖壁,仿佛被大地之手劈开的一道缝隙。</p><p class="ql-block">偶尔有游客从对面走来,彼此点头微笑,谁也不愿打破这份宁静。这里的风带着山林的凉意,阳光却暖暖地落在肩头,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深呼吸,把这一刻的平和装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湖水清澈见底,深蓝如宝石。对岸是覆盖着绿植的山丘,白色的岩壁裸露其间,显得格外醒目。几片树叶从上方垂落,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湛蓝,倒映着绿林与远山,左侧伸入画面的树枝为景色增添了几分层次。山峦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壮丽,整个画面像被精心调色过的明信片,美得不真实,却又真实得让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溪流湍急,蓝绿色的水冲击着岩石,激起白色浪花。两岸树木茂密,阳光透过叶隙洒在水面,光影斑驳。水流的节奏像一首自然的交响曲,充满力量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群鱼在清澈的水中穿梭,水底铺满石块与水草,阳光从水面洒下,照亮了整个水下世界。它们悠然自得,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像一群自由的舞者,在属于它们的舞台上尽情演绎。这片水域是它们专属的王国。我站在湖边,看着它们穿过光影,游向更深的水域,心里也跟着轻盈起来。</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湖边,长裙随风轻摆,伸手轻抚树叶,像是在感受这片土地的呼吸。背景的湖水与森林静谧如画,阳光洒在我身上,也洒在湖面上,那一刻,人与景融为一体,宁静而美好。让我感到了充满诗作意境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几只鸭子在湖中悠然游动,水底的石头与植物清晰可见。枝叶垂入水中,阳光洒下斑驳光影,整个画面充满生机。它们划开水面,留下细长的波纹。</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十六湖,已到中午吃饭时分,我们去吃了一顿克罗地亚特色烤乳猪,和广东的烤乳猪完全是两个概念。应该是烤“成年猪”,味道一般,没有惊喜。</p><p class="ql-block">饭后,车继续开,两个半小时即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p> <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这座中欧历史名城,始建于11世纪,于1945年正式成为克罗地亚首都,承载着国家的记忆与灵魂。</p><p class="ql-block">城市西北约70公里处的库姆罗韦茨村,是前南斯拉夫缔造者铁托的故乡,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不屈的抗争底色。</p><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脉动交织,让人在静谧街巷中听见时代的低语。</p><p class="ql-block">这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格勒布城市模型,让我们对这个城市有了清晰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托米斯拉夫广场以克罗地亚历史上首位国王托米斯拉夫一世命名。他于925年由罗马教皇加冕为国王,标志着克罗地亚从公国正式转变为王国,奠定了克罗地亚在中欧的独立地位。这座雕像为纪念他而建。</p> <p class="ql-block">最前方有托米斯拉夫国王的雕像守护着这里。国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骑在马背上,</span>身穿盔甲,头戴王冠,手持长矛,寓意着权力和勇气。这座雕像是萨格勒布的第一座公共纪念雕像,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 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也称上城区;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以及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p> <p class="ql-block">耶拉契奇总督广场中央,巍然矗立着1866年落成的耶拉契奇总督雕像,纪念这位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约西普·耶拉契奇在1848年至1859年间担任克罗地亚首任总督,于欧洲革命浪潮中率军击退匈牙利入侵,首次实现克罗地亚的统一,并成为反抗奥匈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象征。他的身影,永远凝固在这座城市的中心,见证着自由与尊严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老的石板路缓缓步入上城区,仿佛穿越时光之门。上城起源于11世纪,由卡普托尔(宗教中心)与格拉代茨(行政中心)两大古聚落发展而来。13世纪已是克罗地亚王国的重要城镇,至1850年正式合并为统一的上城。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3至19世纪的砖石建筑与蜿蜒石道,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肌理之上,诉说着中欧古城的沉静风华。</p> <p class="ql-block">圣乔治屠龙雕像凛然矗立,传说与信仰在此交汇,它不仅是一个关于骑士圣乔治的传说,也是基督教中保护弱者和对抗侵略者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其后面便是萨格勒布老城的古老入口——石门。它静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尊严。</p> <p class="ql-block">老城门,又称石门,建于13世纪罗马时期,原为萨格勒布古王国都城的东大门,曾是防御城墙的关键部分。1731年一场大火席卷全城,唯此门内的圣母像奇迹般幸存。后经改建为拱形通道,成为连接古今的静谧通道,见证着毁灭与重生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石门下的拱廊深处,设有一座圣母玛利亚祭坛,供奉着1731年大火中幸存的圣像。墙上镌刻着无数信徒留下的感恩铭文,字迹斑驳却情真意切,诉说着无数人在危难中祈求庇护的心声,使这方寸之地成为信仰与希望的永恒见证。</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始建于13世纪的罗马式基底之上,14世纪改建为哥特风格,17世纪又因市政广场扩建融入巴洛克元素,三重建筑风格层层叠加,宛如一部立体的建筑史诗。其屋顶覆盖绚丽彩瓦,马赛克拼成的徽章熠熠生辉:左侧是红白相间的克罗地亚王国棋盘纹,右侧为蓝底白堡的萨格勒布城徽,象征着城市与国家的荣耀。</p><p class="ql-block">可惜如今教堂正处修缮之中,虽未能尽览全貌,却更添一份期待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多拉茨集市被称为“萨格勒布之胃”。各种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水果便宜。西梅1.5欧元一公斤,我们买了一大袋跟朋友分享。很甜的优质水果。</p> <p class="ql-block">圣史蒂芬大教堂始建于1094年,历经鞑靼人焚毁、1880年大地震重创,屡毁屡建,终在20世纪初完成哥特式双塔重建。两座高约105米的尖塔直指苍穹,曾是萨格勒布天际线的至高点。然而2020年的一场地震再度使其严重受损,如今塔架林立,正在修复之中。尽管如此,它依旧以残缺之美,诉说着信仰的坚韧与城市的不屈。</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耸立着圣母玛利亚纪念柱,洁白石柱直指天空,四尊天使雕像环绕四周,姿态虔诚,羽翼轻扬。作为天主教信仰的庄严象征,它静静伫立于城市心脏,沐浴晨光暮色,守护着这座古老都城的灵魂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萨格勒布到处都有公园,是一座阳光充沛、鲜花盛开的花园城市。</p> <p class="ql-block"> 克罗地亚作为欧盟成员国,电车行业受益于欧洲绿色转型浪潮,正从边缘走向主流。</p> <p class="ql-block">克罗地亚的宁静与诗意,轻轻抚平了我们旅途中所有的疲惫。它不大,却足够深邃;它不繁闹,却足够动人。有些地方,去过一次,便永远住在了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