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函谷关历史上有三座:秦关位于河南三门峡宝灵市函谷关镇王垛村;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距秦关150公里;魏关,遗址距秦关北5公里处,建三门峡大坝时被淹没。我们所到的是宝灵函谷关,该关西距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造最早的雄关要塞。</p><p class="ql-block"> 黄河作为天然屏障与函谷关构成“山关+河险”的双重防御体系,历代兵家在此演绎无数战争传奇,函谷关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军事重地战略要地。黄河的奔流不息与函谷关的雄奇险峻,共同衍生出深邃的思想光芒。老子西出函谷关时,顿悟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哲学精髓,写下《道德经》,函谷关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现古函谷关关城建筑无存,仅考证东西南三面城墙遗址。函谷关历史文化文化旅游区占地5000亩,以函谷关军事要塞遗址和老子《道德经》文化遗存为核心,是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老子圣像,手执《道德经》,通高33.3米,突出老子“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紫铜锻造贴金。圣像建成于2011年。</p> <p class="ql-block">传说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著书,老子便在此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为纪念此事,后人修筑了太初宫,史载其始建于西周。现存太初宫主殿建于唐以前,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大道院系仿秦汉建筑,2001年10月落成。此院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着重展示道家文化内涵特色。</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关楼,双门双楼三层悬山顶四阿式,呈“鼎”字形,再现函谷关定鼎中原的气势。关楼1992年开工建造,1994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长达365米、高达12米的道德天书镌刻《道德经》全文,单字一平方米,宛如长龙,气势恢宏,堪称世界之最。始建于2011年5月,11月建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