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4人好友相约,从2025.11.20-11.26共计七天,从都江堰市出发,先后依次到达预定目的地分别为:重庆市合川市钓鱼城景区、来滩古镇、重庆、湘南、贵州一脚踏三省的湖南茶桐古镇、龚滩古镇、乌江画廊、阿依河景区、蚩尤黎城景区、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葡花暗河景区、大足石刻景区、安岳圆觉洞、卧佛院、乐至陈毅故里景区、报国寺等著名景点。全部往返行程约2500公里。今天结束行程平安返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川渝旅行,一路前行,风景秀丽如画尽收眼底,再次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各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民族风情各放异彩,魄力无限。时光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很多回味无穷的美好画面,是很好的线路规划和令人陶醉!令人感动!令人留联忘返的7天旅行体验!</b></p> <p class="ql-block">车子刚停稳,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向那块刻着“鱼城烟雨”的石碑。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肩头,像是为这一刻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四个人挤在石碑前,笑得毫无顾忌。谁还记得上一秒还在为导航绕路抱怨?此刻,风是轻的,树是绿的,心也是松的。钓鱼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我们,已一头扎进了它的烟雨里。</p> <p class="ql-block">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城东北5千米、嘉陵江南岸的钓鱼山上,距重庆市主城区68千米。地理位置为东经106°17′32″~106°19′22″,北纬29°59′30″~30°1′15″。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津”。</p><p class="ql-block">1242年,南宋朝廷以淮东制置副使余玠升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主持全川防务。次年,命人筑城于合州城钓鱼山上,并迁合州治所、兴元(今陕西汉中)戎司于此,驻以重兵,以抗蒙军。此后数十年间,来自秦、陇、蜀地的数万南宋军民据险坚守钓鱼城,“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以守”,使这里成为拱卫南宋“西门”的坚强堡垒,并在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进兵灭宋的紧要关头,奋起抗击,扭转乾坤。</p><p class="ql-block">钓鱼城总面积2.5平方千米,整个山顶东西长1596米,南北宽960米,三山耸峙,三江汇流,山水相拥。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p><p class="ql-block">1961年,钓鱼城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钓鱼城古战场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合川钓鱼城当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18日,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p><p class="ql-block">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钓鱼山、护国门、护国寺、忠义祠、三圣岩、悬空卧佛等</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日的风轻轻掠过衣角,我们站在那块巨大的石头前,四周静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光影斑驳,时间仿佛被拉长,脚步也不自觉慢了下来。没有打卡的急迫,没有行程的催促,只有几个人裹着厚外套,在这片山林里静静站定。边城的气息不在口号里,而在脚下的石头、头顶的树影,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河流中。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旅行不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而是为了找回那种与大地同频呼吸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林间一片泥地,几处水洼像被打翻的天空碎片,静静躺在落叶之间。阳光洒下来,水面泛着淡淡的蓝,树影倒映其中,恍如梦境。我们蹲下身,谁也没说话。城市里的匆忙被远远甩在身后,只剩下眼前这份宁静,真实得让人想伸手触碰。原来最美的风景,有时并不在名胜古迹里,而在一段无人问津的小路上,静静等着你驻足。</p> <p class="ql-block">护国门前,她微微仰头,笑意藏不住。古老的石拱门沉默千年,如今却因几个游客的到来,重新有了温度。格子外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帽子遮不住眼里的光。这扇门曾守护过多少风雨?而今天,它只是静静地,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两位同伴站在护国门前,笑容坦荡。石墙斑驳,岁月在上面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而他们的身影,轻巧地融入了这份厚重。阳光洒满整个门洞,像是为这一刻点亮了舞台。没有解说,没有历史课,但我们都知道,有些记忆,注定会比石头更久。</p> <p class="ql-block">他独自站在拱门下,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护国门依旧沉默,石阶蜿蜒向上,通向未知的角落。几道人影从门内穿过,像从历史中走来。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马蹄声、号角声,还有守城将士的呐喊。而如今,只有风穿过门洞,轻轻拂过我们的衣袖。</p> <p class="ql-block">石阶蜿蜒,绿树成荫,一盏复古路灯静静立在一旁,像是守候了百年的老友。我们缓步而上,脚步轻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石板上,斑驳陆离,像一首无声的诗。没有人赶时间,也没有人说话,就这样走着,仿佛走进了一段被遗忘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钓鱼城”石碑前,背包随意放在脚边。石墙上刻着“公元1243—1279年”,数字冰冷,却压不住眼前这份沉甸甸的历史感。帽子遮住了半张脸,但笑意依旧清晰。那一刻,她不是游客,而是一个与千年往事对视的倾听者。</p> <p class="ql-block">男子站在石碑前,背影沉静。钓鱼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是藏着一段未说完的故事。阳光洒在石板路上,绿树环绕,仿佛连空气都在低语。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对那段烽火岁月的轻轻叩问。</p> <p class="ql-block">他双手高举,像要把整片天空拥入怀中。石碑庄严,树木葱茏,阳光洒落如金。那一刻,不是他在庆祝旅程,而是旅程在拥抱他。笑容灿烂得毫无保留,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瞬被洗净。</p> <p class="ql-block">双臂张开,他站在“钓鱼城”石碑前,像在向远方的来客致意。石墙刻着岁月,树木洒下光影,他的姿态自信而愉悦。这不是表演,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仿佛他本就属于这片山林,属于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的浮雕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他静静伫立,身影与古墙融为一体。钓鱼城的故事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站在这里,便已听见了回响。风穿过树梢,像是千年前的低语,而我们,正站在时间的缝隙里,静静聆听。</p> <p class="ql-block">涞滩镇,隶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地处合川区东北部的渠江西岸,东接双槐镇,东南连小沔镇,南邻官渡镇,西与钱塘镇、云门街道接壤,北与龙市镇毗邻,距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地32千米,</p><p class="ql-block">区域总面积64.8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涞滩镇境域始建涞滩场,属合州石照县;1993年12月,撤涞滩乡设涞滩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建筑前,两人笑意盈盈。红色的亭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石墙沉默,摩托车静静停在一旁,现代与古老在此刻奇妙交融。没有刻意的摆拍,只有真实的欢喜。旅行的意义,或许就是在这不经意的瞬间,被悄然点亮。</p> <p class="ql-block">城楼巍然,红灯笼高挂,夫妇俩站在石板路上,笑容温暖。阳光洒在古老的城门上,也洒在他们的肩头。这一刻,庄重与温情并存,历史与生活交织。他们不是在拍纪念照,而是在为一段共同的记忆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老树的根紧紧缠绕在石墙上,像岁月伸出的手,牢牢抓住过往。拱门透出柔和的光,飞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石狮子静立一旁,指示牌指向未知的远方。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时间缓缓流淌的痕迹。我们站在这里,仿佛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乌江画廊服务区”前,忽然摆出一个舞蹈动作,像在向天地致意。空地宽阔,山脉连绵,晴空如洗。交通锥和标线提醒着这里是现代公路,但她的姿态,却像是从山水画中走出的精灵。那一刻,服务区不再是中转站,而成了旅途中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男子站在黄线中央,双臂张开,背后是远山与建筑。晴空万里,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开阔。没有观众,也不需要掌声,他只是想拥抱这一刻的自由。七日自驾的快乐,就藏在这样的瞬间里——无拘无束,心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马路中央,两位旅伴并肩而立。黑白条纹毛衣与深色夹克在阳光下形成鲜明对比,背景是“乌江画廊服务区”的现代建筑。路灯、交通锥、远山,构成一幅奇特的画卷。我们笑着,仿佛在说:看,我们的旅途,从不拘一格。</p> <p class="ql-block">远处青山如黛,湖面平静如镜,几座小屋散落岸边,绿树环绕。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细碎的光。这像极了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而我们,正悄悄走入画中。七日旅程过半,心却越来越轻,像被这山水洗过一般。</p> <p class="ql-block">牌坊下,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木雕与石狮子静静守候。我们站在这里,仿佛穿越了时空。没有喧嚣,只有古朴的宁静在空气中流淌。这一刻,不是我们在看风景,而是风景在接纳我们。</p> <p class="ql-block">木质牌坊飞檐翘角,雕花精美,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夫妇俩站在下方,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石狮子守护一旁,游客悠然走过。这里不是景点,而是一个活着的文化现场,每一块木头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红色灯笼高挂,木雕精美,游客来来往往。我们站在建筑前,感受着这份热闹中的传统气息。不是所有的旅行都要安静肃穆,有时候,欢声笑语,才是对文化最好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一脚踏三省”的石碑前,两位女士并肩而立,笑容灿烂。蓝天、绿树、石碑,构成一幅庄重又生动的画面。她们不是在炫耀,而是在庆祝——庆祝自己走到了这片特殊的土地,庆祝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围着石碑,姿态各异,笑声不断。有人指向碑文,有人双手交叉,有人张开双臂。石碑高大,刻着“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而我们的快乐,也如这山野般开阔。三省交界,不只是地理的交汇,更是心情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四人站在石碑前,或张臂,或扶碑,或交叉站立,姿态自然。蓝天在上,树木环绕,石碑沉默。我们用笑声填满了这片空间,仿佛在说:看,我们来了,带着好奇,带着欢喜,带着对这片土地最真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男子站在“一脚踏三省”石碑前,阳光洒在红色字迹上。他静静站着,像在感受脚下的土地。三省交界,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奇妙的归属感——仿佛站在这里,就能听见三个方向的风声。</p> <p class="ql-block">拱门高悬,红灯笼随风轻晃,“湘西”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几人站在门前,做出欢迎的手势,笑容灿烂。街道延伸</p> <p class="ql-block">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景区,简称边城茶峒景区,是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境内的旅游景区,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洪安边城旅游区隔清水江相望。茶峒是苗语地名</p><p class="ql-block">,茶在苗语中意指汉人,峒在苗语中意为山中的小块平地,顾名思义,“茶峒”即为“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p><p class="ql-block">茶峒镇(今边城镇)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沈从文先生把茶峒古镇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俗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湘西特色吊脚楼、天河水街、翠翠岛、沈从文旅居地、刘邓大军渡江指挥所、古码头、官道、拉拉渡、游船、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旧址、边城美食街、三省观景台等。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景区被湖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茶峒古码头、边城镇龙家大院、药王洞遗址、花垣国立茶峒师范旧址、翠翠岛、刘邓大军渡江指挥所、拉拉渡、三省观景台、古镇城墙、协台衙门、练兵校场</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p><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门票免费,内部景点联票价格68元/人次</p> <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地处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三县接合部,距离酉阳县城70千米,彭水县城60千米,贵州省沿河县70千米(水路),龚滩古镇源自蜀汉,建置于唐,距今1800年的历史。古镇街道历代修葺,至2005年总长约3千米,皆以石板街、吊脚楼、坡屋面、小青瓦为风貌特征。</p><p class="ql-block">龚滩古镇景区主要包括龚滩古镇、乌江画廊、千年金丝楠木群等,是集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龚滩古镇现存有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吊脚楼、坡屋面、小青瓦为风貌特征。有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中国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2010年9月,龚滩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龚滩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18日,龚滩古镇荣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称号。</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31日,龚滩古镇被列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旅游扶贫·渝乡成就”精品线路。8</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龚滩古镇被列入重庆第二批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拟命名名单。</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西秦会馆、川祖庙、冉家院子、三抚庙等</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04省道。</p> <p class="ql-block">乌江画廊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陲,为重庆市与贵州省的界河,距贵州沿河县城9公里,距酉阳县城57公里,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该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涵盖重庆市酉阳县、涪陵区及贵州省沿河县的乌江干流段及两侧支流,自贵州省沿河县进入重庆酉阳县万木乡和龚滩镇,至重庆涪陵区汇入长江,形成了长约60公里的乌江百里画廊核心段。</p><p class="ql-block">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自沿河进入酉阳万木、龚滩,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酉阳段以“山似斧劈、水如碧玉”的峡谷景观著称,包含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等精品峡谷。2021年龚滩古镇引进新型游船打造水上旅游项目,2024年重庆市提出《关于迭代打造乌江画廊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的建议》,推进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集群发展。根据《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构建乌江文化线路和风景带,实施航道升级与交通网络建设,串联涪陵武陵山大裂谷、彭水阿依河、酉阳龚滩古镇等景区。2025年10月举办的“问道渝黔山水间·定义乌江新画廊”酉沿精华段首航仪式,启动重庆酉阳龚滩古镇至贵州沿河旅游码头的跨省航线,串联土坨峡、黎芝峡等核心景点,并签署两地文旅合作协议。</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市级</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渝东南、黔东北接合区域</p> <p class="ql-block">阿依河景区坐落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其名称源于苗家对善良聪慧女子的美称“娇阿依”。景区以山水交融的喀斯特地貌和浓郁苗族风情为核心,集峡谷观光、竹筏漂流、溶洞探秘于一体,2020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壮丽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阿依河以峡谷地貌为核心,形成多层次自然奇观:</p><p class="ql-block">青龙谷:高300米、长1600米的幽深峡谷,谷内“一线天”景观狭窄如线,瀑布群与溶洞交织,崖壁浮雕“双龙迎客”展现地质奇观。</p><p class="ql-block">七里塘峡谷:全长3.5千米的阶梯状岩层峡谷,翠竹环绕,溶洞钟乳石形态各异,常见猴群嬉戏,设有高台舞狮、水帘洞等景点。</p><p class="ql-block">青龙洞:全长1590米的溶洞,恒温16℃,洞内钟乳石密集,融合玻璃栈道与灯光特效,尽头有200米高的“洞天飞瀑”奇观。</p><p class="ql-block">丰富人文底蕴</p><p class="ql-block">景区深度融合苗族传统文化,形成独特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情书文化长廊:全球首条情书主题长廊,展示108封模范情书,结合苗族爱情历史与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古法造纸技艺:竹板桥村落保留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18户家庭沿用72道工序手工制纸,被誉为“大山里的蔡伦部落”。</p><p class="ql-block">苗族节庆与工艺:四月初八“踏青盘歌”对歌活动传承苗族婚恋习俗;传统刺绣、银饰制作技艺(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绍玉作品)体现“穿在身上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特色旅游体验</p><p class="ql-block">游客可参与多元互动项目,感受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魅力:</p><p class="ql-block">激情漂流与竹筏:全长21公里的漂流段分上下半程,上半程竹筏放歌平缓,下半程“浪遏飞舟”激流险滩;七里塘峡谷提供12公里专业漂流路线,配备三级安全防护。</p><p class="ql-block">户外探险设施:亚洲第一全户外观光电梯(青龙天梯)运行高度148.8米,可俯瞰峡谷全景;悬空栈道徒步路线覆盖3条难度等级,总长21公里。</p><p class="ql-block">生态与民俗融合:牛角寨苗寨提供吊脚楼住宿、苗族歌舞表演及“喝油茶”待客礼仪;阿依河社区发展休闲农业,游客可参与采笋、端午龙舟赛等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阿依河景区文艺表演视频</p> <p class="ql-block">蚩尤九黎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由标志门楼、九道门、九黎宫、九黎部落、北斗七星、苗王府、蚩尤大殿、禹王宫、善堂、盘瓠大殿、百苗长廊、九黎神柱、演武场、百戏楼、游客服务中心、美食一条街等40余处单体景观建筑构成,是展示、传承苗族文化的窗口和基地。来到蚩尤九黎城,不仅可以观赏九道门、九黎宫、九黎神柱3项创世界基尼斯纪录的有名建筑,还可以体验苗族传统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品苗家特色美食,体验韵味独特的长桌宴。</p> <p class="ql-block">风雨廊桥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横跨阿蓬江,全长658米,宽5米,由桥、塔、亭三部分组成,建有三层塔亭,主体采用榫卯工艺纯木结构。桥两侧设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内部摆放红漆长凳供游客休憩。2017年8月28日被中国廊桥协会授予“世界第一风雨廊桥”称号。讨论桥体分为蒲花飞龙、彩虹伏波、唐钟长韵、濯河怀远四段,融合传统卯榫工艺与现代胶合木、钢架技术,兼具中西建筑美学特征。廊桥两侧悬挂86副楹联,2017年获“中国楹联文化名桥”称号。</p><p class="ql-block">该桥始建于2010年10月,2013年11月因火灾损毁,2014年重建并于2015年重新开放。重建后桥体增设观景钟楼、曲面屋顶等创新设计,顶部采用平滑曲线形成刚柔并济的视觉效果。周边定期举办马拉松赛事及民族文化活动,成为渝湘高速沿线重要文旅地标。</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含多宝塔)、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市级有尖山子、千佛岩、峰山寺、圣水寺、陈家岩、普圣庙;区级有板昌沟等61处。造像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石窟造像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相齐名。</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讨论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4-6</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中文名:大足石刻</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区</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唐至清</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167 km2</p><p class="ql-block">保护级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年 09:00-18:00(最晚入园16:30)</p> <p class="ql-block">圆觉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云居山上,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躯,唐、五代、宋时期作品居多,以释迦、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为壮观。景区内有宋代理学大师陈抟墓,现存“图南仙迹”“希夷炼丹处”等遗迹,墓前嵌立陈抟自赞碑及明代重建刻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佛家所谓“圆觉”即不分你我、人人都可觉醒成佛。景区内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圣”石像采用分龛雕刻,为安岳石窟独特形制。讨论据《普州真相院石观音记》碑载,此处曾是佛、道合聚的大丛林。五代时期的“地藏菩萨”为我国南方最早遗存,"地狱变"龛属国内现存最早实例,凸显安岳石窟"古、多、精、美"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AAAA级</p> <p class="ql-block">陈毅故里景区</p><p class="ql-block">陈毅故里景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7.8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同时被列为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区核心景点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故居、国家二级博物馆陈毅纪念馆及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其中故居为清代木质穿榫结构四合院,存有邓小平题写匾额和珍贵文物展陈,陈氏宗祠于2022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2025年5月景区管委会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该景区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2021年获评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3年加入渝川黔博物馆红色旅游资源联盟。现占地面积约40公顷,建有御风台、陈毅诗艺苑等40余处景点,配套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设施,通过成安渝高速可直达。2025年启动真红巷文旅街区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并实现部分开街,预计2027年实现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2025年10月真红巷文旅街区正式亮相,国庆期间接待游客7万人次。景区作为成渝地区近现代名人故里旅游首发站,2024年推出红色研学路线,融合景点参观、沉浸体验等形式,吸引研学团队500余批次,接待游客240余万人次。通过整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非遗旅游资源,联动帅府粮仓等周边项目,形成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格局。</p>